






有生命必然有膜
“覆膜世界——趙露作品展”日前在北京新保利大廈6層保利藝術中心舉辦,此次展覽既是青年藝術家趙露近年創作的一次完整呈現,又是保利藝術中心成立以來的首次當代藝術展。趙露眼中的世界就是一個覆膜世界,只要有生命必然有膜的存在。趙露認為只有正視這一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距離與隔閡才是通往深層交流的必經之路。而他的藝術作品也正是在嘗試不斷地制造距離與隔膜中探索一種深層的平等交流。
一次內斂特殊的體驗
6月14日晚,小型實驗展“不曾在”在成都藝家國際畫廊開幕。這是1987年出生的策展人林追追的第一個策展作品,參展藝術家文豪、何利平、王藎、顏晴力也皆為80后生人,全80后團隊共同打造了一場內斂而特殊的感官體驗。包括油畫、裝置和行為藝術等多種形式在內的展覽,可謂新鮮直接又個性十足。
臺灣藝術家的“拾荒花園”
誠品畫廊于去年啟動“兩岸青年藝術家在誠品”計劃,2014年夏季將推出計劃第二年度的展覽,分別是由高森信男策劃的“拾荒花園”(臺北)與朱朱策畫的“自我的社會學”(北京)。“拾荒花園”展將于7月5日亮相,展出臺灣藝術家李若玫、林仁達、林書楷、陳伯義及葉偉立的作品。“拾荒花園”里講述的既是前人的故事,也是自我的歷史,更關乎人們當下的生存狀態。
法國攝影師鏡頭下的中國
“徘徊”法國攝影師雷米·勒絮爾攝影展近日登陸昆明TCG諾地卡畫廊。在這個名叫“徘徊”的展覽中,雷米·勒絮爾力圖呈現他在中國文化環境中的視角。這個展覽是他行走于中國時,對這里的人文和環境的一個反映。拍攝照片對他來說是捕捉,捕捉他意識到真實的瞬間。人的境況是他展示的作品中的一個完整的部分。
讓時光倒流
香港奧畫廊將于7月5日推出“時光倒流:從戰后到后現代——第二篇”,展出從戰后到后現代時期的多位國際知名藝術家的版畫、絲網印畫、銅版畫、雕塑、拼貼和油畫作品。此次展覽再次讓時光倒流,回到戰后藝術的黃金時期,一同欣賞多位影響深遠的國際著名藝術家的作品。
當代藝術“信仰·痛癢”著
由K11 ART FOUNDATION主辦,湖北美術學院動畫學院協辦的2014“聲體影力”全媒體藝術節之“信仰·痛癢”——藝術表演季暨當代藝術展,日前在武漢chi K11藝術空間展開為期兩個半月的藝術活動。本次藝術節包含有“藝術表演季”與“當代藝術展”兩個并行單元。在“藝術表演季”單元中,共有26位國內外藝術家帶來兩場藝術工作坊及九場不同形態的藝術表演。“當代藝術展”單元則展出了9位藝術家創作的10件多媒體裝置作品及兩件影像作品。
晶體星球
央美跨媒介女藝術家羅葦第一個大型個展近日在北京艾米李畫廊開幕, 著名藝術評論家劉禮賓擔任此次展覽的策展人。 展覽題目“ 當我們說藝術家的時候,我們在說什么”及相關話題的討論也同時展開。通過一系列的話題討論,引出中國藝術家自我主體建構的問題。此次展出的作品分為三部分結構—球狀結構、網狀結構、晶體結構。200多件作品創建了一個極具未來感的晶體星球。
當代藝術家的抽象探索
北京偏鋒新藝術空間日前開啟了年度展覽項目“抽象藝術”群展,在全球文化背景下討論和呈現中國抽象藝術一直是偏鋒新藝術空間主要關注和推動的學術方向。“2014’抽象藝術第七回展”是偏鋒新藝術空間第七次通過展覽的平臺,從“中國”出發,來理解中國當代藝術家的抽象探索。本次參展藝術家有胡勤武、金閃、康海濤、梁銓、馬樹青、蘇上舟、譚平、王川、王劍、張雪瑞、鐘照、Garcia Frankowski共12位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