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散文詩天馬獎頒獎會暨中國當代散文詩的西部元素研討會在伊犁舉行
2014年6月13日上午,由中外散文詩學會新疆分會和伊犁晚報社共同舉辦的2013年度(第七屆)中國散文詩天馬獎頒獎典禮在伊寧市舉行。中外散文詩學會新疆分會主席王亞楠主持了頒獎典禮。
評委會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本著鼓勵文學創作優秀人才的評獎宗旨,從《伊犁晚報?天馬散文詩專頁》2013年第1期至12期刊登的作品中評選出三色堇、亞男、盧靜、周根紅、李俊功5位作者的作品獲獎。獲獎者紛紛表示,獲得中國散文詩天馬獎,是一種光榮,更是一種鞭策。
本屆評委北京大學教授、著名詩評家謝冕激動地說,在祖國西部的邊陲,中國散文詩天馬獎已聲名遠播。為了一個獎項、一個刊物、一個地方,來自全國各地的30余位作家、詩人齊聚一堂,可見,《伊犁晚報》的一個小小文學副刊創造了中國文學的一個大大奇跡。
頒獎儀式之后,謝冕、《星星·散文詩》名譽主編周慶榮、《星星·散文詩》執行主編龔學敏、《散文詩世界》主編宓月、湖州師范學院中國散文詩研究中心主任簫風等作家、詩人與伊犁本土散文詩寫作者作了散文詩創作方面的互動交流。
6月13日下午,北京大學教授、著名詩評家謝冕,《星星·散文詩》名譽主編周慶榮,《星星·散文詩》執行主編龔學敏,湖州師范學院中國散文詩研究中心主任簫風,青年詩人胡弦、干海兵,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員北塔,《大河詩刊》主編高旭旺,《散文詩世界》主編宓月,《草原》主編任建,《西部》主編沈葦,《綠風》主編曲近等來自全國的30余位作家、詩人出席了“中國當代散文詩中的西部元素暨新疆散文詩創作現狀與發展座談會”,并作了發言。
古往今來,西部元素對中國詩歌產生了很大影響,也產生了很重要的文本如章德益、昌耀的散文詩。對散文詩而言,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人們認為是小花小草,淺吟低唱,但西部元素的注入,在題材、格局上對散文詩有很大的修正。“我不能忘記新疆!我怎么能夠忘記新疆呢?”謝冕從對新疆的感情說到散文詩和伊犁的關系,從散文詩尋根尋到了魯迅的《野草》。他認為,散文詩與中國新詩是一起誕生的。
新疆的散文詩逐漸成為中國當代散文詩中的西部高地和版圖上的亮點。說到散文詩的走向,簫風說,用散文的寫法和技法來寫詩,散文詩需要傳承,特別是對魯迅《野草》的傳承,同時,借鑒西方現代詩歌的歷史,發揚中國散文詩的中國氣派。第三次來伊犁的宓月說,在西部的土地上,作者會更加尊重自己內心的感受。周慶榮作會議總結時說,土地是沒有方向的,寫作者不能只停留在事物表面,要從事物中體悟人性的溫度。寫作者要努力成為有理想的人,有遠方的人,有了遠方的人,會戰勝眼前的沮喪和內心的陰霾。
(《伊犁晚報》記者王新鑫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