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抗日根據地反腐倡廉歷史經驗研討會在滬召開
本刊訊11月14日下午,由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和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聯合主辦的上海市社聯第八屆學會學術活動月跨學會學術研討專場“華中抗日根據地反腐倡廉的歷史經驗及當代啟示”研討會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召開。
研討會由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劉蘇閩少將主持。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王振義院士,上海市廉政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趙增輝,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副會長周錦尉,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陳揮,《浦東開發》雜志原主編王建剛,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教授鄔思源在會上做了主題發言。來自上海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和學術團體的3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
會議主要圍繞“華中抗日根據地反腐倡廉的基本實踐”、“華中抗日根據地反腐倡廉的當代啟示”、“新時期反腐倡廉的基本態勢”展開深入探討,取得許多共識,學術成果十分豐富。正如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會長張云在點評中所指出的,此次研討做到了歷史性和現實性的結合、暴露性和建設性的結合、經驗性和啟發性的結合。此外,他還提出了三個建設性意見:一是要挖掘提升反腐倡廉的理論內涵,形成反腐倡廉的理論體系;二是既要注重歷史上反腐倡廉和當下反腐倡廉的共同點,又要注重其不同點;三是要把反腐倡廉置于整體國際背景下去認識。
(陳晨)
編輯 同志:
一口氣讀完了貴刊今年第十期發表的文章《堅持在潮汕地區抗戰的韓江縱隊》。在抗日戰爭艱難困苦的情況下,韓江縱隊克服困難,堅持在潮汕地區對日寇抗戰,不僅勇于戰斗,而且不斷壯大發展,創造了生存與發展的奇跡。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未能夠介紹該縱隊的最后去向,令人遺憾。希望貴刊今后在編輯 這一類紀實性文章時,能夠通過鏈接的方式介紹原文未表述的部分內容,以增強文章的全面性與可讀性。
江蘇東臺梁垛鎮人大辦公室朱霆朱霆讀者:
來信希望介紹韓江縱隊的最后去向,現將我們了解的情況轉述如下:
抗日戰爭勝利后,廣東國民黨當局把韓江縱隊作為“土匪”予以“圍剿”。韓江縱隊被迫反擊,在自衛反擊中遭受較大損失,于1945年11月上旬撤至豐順縣戲仔潭。在形勢發生急劇變化的情況下,為了顧全大局和保存革命力量,韓江縱隊根據上級的指示,整編隊伍,將3個支隊編為3個大隊,共400余人。后來為貫徹《雙十協定》,選出48名軍事骨干隨東江縱隊主力一起北撤山東解放區,其余大部分人員轉入地方工作,或疏散到各地隱蔽,等待時機;同時,以10余人組成潮汕特委直屬武裝隊,繼續堅持斗爭,準備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來。韓江縱隊番號至此撤銷。
十分感謝你對本刊的關心和支持。
本刊編輯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