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腹水是指惡性腫瘤病人發生腹腔積液,是各類癌癥晚期常見的臨床表現[1],多見于婦科惡性腫瘤、腸癌及胃癌[2]。中醫學認為癌性腹水的發生是病久正虛、氣血水液運行受阻,水積于腹而形成的[3]。大量腹水可引起腹脹、腹痛、活動受限及呼吸困難等,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積極治療腹水、減輕腹脹癥狀,對減少病人痛苦、改善生活質量、促進康復有著重要意義。選擇本科室2012年5月—2013年5月癌性腹水病人31例,給予皮硝外敷治療。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選擇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腫瘤科進行皮硝外敷治療的癌性腹水病人31例作為觀察對象。此31例病人長期使用利尿劑,治療效果不理想,加用皮硝外敷治療。在觀察期間,病人的病情均較為穩定,無急劇變化。男21例,女10例;年齡(66.13±8.72)歲。其中腸癌12例,胃癌11例,肝癌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例。癌性腹水診斷標準參照1988年福州全國腹水研討會的診斷建議,選擇腹水癌細胞陽性者或已確診的癌癥病人除外心肝腎等疾患所致良性腹水者,對腹水中能查到甲胎蛋白(AEP)或癌胚抗原(CEA)等免疫生化指標者有助于診斷。
1.2 方法
1.2.1 護理方法
1.2.1.1 敷料制備 將棉墊剪成20cm×15cm方塊,包裹皮硝,藥量250g左右。
1.2.1.2 操作方法 以溫水、松節油或乙醇棉球清潔臍部及周圍皮膚后,直接將棉墊貼于臍上,以膠布固定。每日1次,每次保留6h左右,14d為1個療程。告知病人勿搔抓腹部尤其臍周皮膚,清潔時避免用力擦拭,保持皮膚完整性。
1.2.2 觀察指標 使用自行設計的護理觀察記錄單對病人的情況進行詢問、觀察及記錄,每天同一時間段進行。記錄單的主要內容包括病人的腹脹情況、24h尿量、腹圍和體重的測量結果、B超檢查結果、有無局部皮膚不良反應的發生(瘙癢、發紅、皮疹、水皰等情況)。
1.2.3 療效判斷標準 參照 WHO(1981年)腹水B超療效判定標準[4]及《中醫內科疾病診療常規》制定療效評價標準。完全緩解(CR):B超示腹水消退,腹脹、腹痛癥狀消失,小便量恢復正常;部分緩解(PR):B超示腹水最大深度縮小50%,腹脹、腹痛癥狀減輕,小便量較前增多;穩定(SD):B超示腹水最大深度縮小<50%或腹水無變化,腹脹、腹痛癥狀無改善,小便量無改變;進展(PD):腹水較治療前增加,腹脹、腹痛癥狀加重,小便量減少。顯效=CR,有效=PR+SD,無效=PD。
1.2.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0.0軟件進行統計。皮硝外敷前后體重、尿量、腹圍比較采用t檢驗。
2.1 皮硝外敷對病人腹脹癥狀的影響(見表1)

表1 皮硝外敷對不同種類癌癥病人腹脹的改善情況 例
2.2 皮硝外敷前與外敷14d后病人體重、腹圍及尿量比較(見表2)

表2 病人敷臍前與敷臍14d后體重、腹圍和尿量比較(x±s)
2.3 綜合療效 顯效3例(9.7%),有效22例(71.0%),無效6例(19.3%)。皮硝外敷減輕癌性腹水最佳時間為8d~10d。
3.1 敷臍療法的應用 皮硝能夠吸收水分,見水即消。皮硝外敷時使病人局部形成高滲狀態,促使局部內在之水通過滲透壓而吸收于外,將皮硝外敷于臍部能使腹水吸收于外。皮硝敷臍對癌性腹水具有一定的療效,一方面是皮硝的功效,另一方面是運用臍部,也就是神闕穴的治療效果。神闕穴主治水腫、小便不利。《本草綱目》有記載“治大腹水腫,以赤根搗爛,入元寸貼臍心,以帛束定,得小便利,則腫消”。由此可見,利用此穴位治療,能夠使病人的尿量增加,從而減輕腹水。此次觀察的31例病人因使用利尿劑較為頻繁,效果有不同程度的減退,輔以皮硝外敷,通過刺激神闕穴來提高利尿劑的作用。通過敷臍治療14d后,病人的尿量增加,腹圍減小。此外,病人主訴敷藥后自覺腹部溫熱,因腹水而鼓脹的腹部有變軟的感覺,十分舒適。腹水病人因腹脹、食欲減退,中草藥煎劑口服較為困難,中藥敷臍療法可以克服此弊端[5]。中藥敷臍操作簡便,沒有危險性[6,7],經過醫護人員的指導,病人或家屬也能自行敷藥,這為病人出院后的繼續治療提供了可能。
3.2 皮硝外敷對病人腹脹癥狀的影響 皮硝外敷通過直接吸收及增加尿量的作用,使病人的腹水減少,減輕了腹脹。中藥外敷是中醫護理基本操作之一,如何使藥物發揮最大效應,與操作方法、敷藥時間、藥物生物利用度密切相關,目前這方面研究資料尚缺,如果選擇不佳會影響治療的效果。皮硝外敷減輕癌性腹水病人腹脹的最佳時間為8d~10d。今后,可以通過調整換藥頻率及藥物保留的時間等尋求最佳的操作方案,盡可能地延長皮硝外敷減輕腹脹的最佳時間。
3.3 皮硝外敷減輕腹脹的效果與癌癥種類的關系 在此次觀察的31例癌癥病人中,包括腸癌、肝癌、胃癌及NHL,其中皮硝外敷減輕腹脹的效果以胃癌最不顯著。目前,尚無資料可證明皮硝外敷對癌癥病人腹水的影響與癌癥種類是否具有相關性,今后可擴大樣本量做進一步的觀察。
3.4 敷臍操作的注意事項 皮硝外敷時會吸出許多水分,裝皮硝的棉墊和衣被會有潮濕結晶的現象,敷藥前需向病人做好解釋。腹水病人腹部皮膚緊繃,敷臍操作可能會造成病人臍周皮膚的損傷,一旦皮膚發生破損,為避免感染應暫停治療。敷臍前清潔臍部及周圍皮膚時動作要輕柔。敷藥過程中指導病人半臥位或平臥位,注意藥物厚薄均勻平敷于腹部,藥物的厚薄適度,因太薄會影響療效,太厚會有壓迫感增加病人的不適。敷藥后要注意觀察局部皮膚有無紅疹、瘙癢、水皰等過敏現象的發生。皮硝能夠吸收水分,因此在儲存皮硝時要注意保持儲存環境的干燥。皮硝遇熱會氧化失效,在使用時不宜加溫,注意告知病人在敷臍時勿在腹部放置熱水袋。本組中31例病人在皮硝外敷期間臍周皮膚情況良好,無瘙癢、發紅、皮疹、水皰等不良反應發生,且無全身性的不良反應發生。
綜上所述,皮硝敷臍利用了皮硝吸水以及神闕穴利尿的雙重功效,治療癌性腹水有一定的療效,使病人的腹脹癥狀有所減輕,提高了癌癥病人的生活質量。因其操作簡單、無副反應,易被病人接受,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1] Ayantunde AA,Parsons SL.Pattern 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ascites:A retrospective study[J].Annals of Oncology,2007,18(5):945-949.
[2] Ringenberg QS,Doll DC,Loy TS,etal.Malignant ascites of unknown origin[J].Cancer,1989,64(3):753-755.
[3] 王旺勝.防己黃芪湯加味治療癌性腹水初探[J].四川中醫,2007,25(11):59.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政司.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療規范(第6分冊)[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9:1-28.
[5] 張雅麗,蔡俊萍,鄭霞.消脹散辨證敷臍治療肝硬化腹水的臨床研究[J].上海護理,2006,6(6):8-11.
[6] 耿志英,李廷閃,湯潔.中藥敷臍療法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便秘的臨床護理研究[J].全科護理,2012,10(1C):199-201.
[7] 唐燁,劉欣,占密.中藥敷臍在防治胸腰椎骨折后腹脹、便秘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0,24(2C):5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