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詳細論述了圖書館學五定律的基本內容,新時代影響下雖已發生變化,但其精神實質對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仍然是圖書館員們奉行的金科玉律。
[關鍵詞]阮岡納贊;圖書館學五定律;圖書館;讀者
1.引言
早在1931年,號稱“印度圖書館學之父”的圖書館界巨擘阮岡納贊,出版了著名的《圖書館學五定律》,一經面世便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后更被圖書館界尊為經典。圖書館學五定律指明了圖書館的基本準則,闡述了圖書館的性質和任務,總結了圖書館工作的基本規律。它被譽為“我們職業最簡明的表述”,后被譯成多國文字在世界各國圖書館學界廣為流傳。
阮岡納贊五定律自誕生至今已有80余年,隨著信息技術的滲透,或許我們今天更應該用“文獻”和“用戶”來分別取代五定律中的“圖書”和“讀者”概念,或許未來還需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對五定律作補充和完善。但正如美國著名圖書館學家蘭開斯特所指出的,這五定律從表面上看很通俗,但實際內容卻很深刻。它從根本上闡明了圖書館應該為之努力的目標,在今天仍像半個世紀前一樣適用。迄今為止,這五定律對圖書館的工作仍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指導意義,仍然是圖書館員們奉行的金科玉律,促進著我國圖書館工作和事業的發展。
2.圖書館學五定律
定律一:書是為了用的(Books are for use)
“書是為了用的”,是圖書館學的基本定律,是圖書館開展一切服務的前提,也是近代圖書館區別于古代藏書樓的重要標志。縱觀我國歷史,藏書樓的傳統思想源遠流長,藏書就是為了收藏,而利用則居其次。而第一定律則提出了圖書館的主要職能不是收藏、保存圖書,而是使圖書得到充分利用。它闡明了圖書館的性質和任務,指明了圖書館工作的出發點和目的。阮岡納贊認為,圖書館應該掃除讀者與藏書之間的種種障礙,使讀者能夠自由地、暢通無阻地使用藏書,只藏書而不用就不能顯示出它的社會價值和作用。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圖書的利用價值。作為信息服務部門和社會教育機構的圖書館,由“重藏輕用”轉變到“藏用并重”,如今又由“藏用并重”發展到“以文獻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為中心的以用為主”,這種觀念的轉變必將成為現代化圖書館的立館之本。目前,我館現從圖書的采購—編目—流通—目錄檢索等都實現了計算機網絡化管理。采購方面,我館專門在校園網上做了書刊薦購系統,供全校讀者選擇登記,以便圖書館采購的書更有針對性和可用性。編目方面,通過MARC數據的使用,每位讀者都能在局域網上查看圖書館的藏書和借閱等情況,登陸我的圖書館還可以自助續借,為讀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借閱方面,由于有計算機自動化的支撐,實現了全方位開架,同時提供自助借還系統,最大程度上滿足和方便了讀者借還書。因此,對圖書館來說,書的藏是為了用;對讀者來說,書的用是為了讀。這是圖書館一切事務的根本,對讀者亦然。
定律二:每個讀者有其書(Every reader has his book)
第二定律是由第一定律推導而來的,它表明圖書館應向一切人開放,改變書為特定少數人服務的概念。阮岡納贊提出,應一視同仁地向每個讀者提供圖書,不分性別、年齡、健康狀況、居住地區及其社會地位的所有人,強調人人都享有利用圖書館的平等權利。平等閱讀的原則是國際上共同遵循的重要原則,它實際上是圖書館開放性原則的延伸。
作為社會重要信息機構的圖書館,應該引進一切先進的手段和技術,實現文獻信息檢索和傳播手段的計算機網絡化,從而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實現每個讀者有其書的目標。書是供所有人用的,要求圖書館樹立“大讀者”意識,避免狹隘的區域服務觀念。如在我們圖書館,無論是文獻采購,還是文獻借閱,都要做到一視同仁,既要聽取老師的意見,也要廣泛征求學生的意見。
如果說第一定律打開了現有圖書館的大門,使之充滿了生氣,那么第二定律則使圖書館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并孕育出一批新的圖書館,開創了新型的圖書館文化,是一場更為深刻更為先進的革命。因此,圖書館應意識到讀者權力的重要性,從體制和機構設置上努力使圖書館成為讀者的心靈家園。
定律三:每本書有其讀者(Every book has its reader)
第三定律對第二定律作了進一步補充,其中心思想就是為每本書找到它們潛在的讀者,就像讀者找它們一樣,即“為書找人”。如果說第二定律強調圖書館工作要注重“可得性”,那么第三定律則強調圖書館工作還要注意“揭示性”,即要提高圖書館的潛在讀者,揭示館藏的能力。
在圖書館工作中,實現第三定律的主要手段是實行開架服務,從而提高藏書的利用率。開架制使得讀者在自由地瀏覽書架上的圖書時,即便是在心中并沒有選定的圖書,也可能隨時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圖書,得到“意外的收獲”。其他諸如排架、編制目錄、參考咨詢、宣傳和推廣等工作,也是實現第三定律的有效手段。新時代的圖書館,我們還可以利用網絡來發布館藏信息,使讀者通過網絡了解本館和他館的館藏信息,并通過網絡獲取文獻。網絡數字化的技術平臺為資源共建共享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有些圖書文獻在本館長期無人問津,但在別館讀者的眼里可能被視若至寶,通過計算機網絡,我們就能為每本書找到其潛在的讀者。通過書的高利用,可以促進圖書館加大圖書宣傳、流通利用的力度,提高藏書的開架率、流通率及參考咨詢率,這樣不但縮小了讀者與藏書之間的距離,還提高了藏書的利用率和讀者需要的滿足率。
定律四:節省讀者時間(Save the time of the reader)
在滿足前三條定律的情況下,阮岡納贊又引進了時間因素。魯迅先生也曾說過,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中外兩位智者在時間方面有著共識。阮岡納贊鄭重指出,在滿足讀者需求的前提下,還要節省讀者的寶貴時間。這就要求圖書館工作必須考慮讀者的時間和成本效益,強調讀者的利益高于一切?,F代圖書館已集成了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的優勢,對文獻、電子及虛擬信息資源進行了搜集、整序,實現了一體化存取,為信息用戶提供館內服務和不受時空限制的網絡服務,真正做到了“節省讀者時間”。
為遵守這一定律,現代圖書館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努力:首先,實行開架借閱??梢酝耆沤^在柜臺前等候和在繁雜的目錄中反復查找所造成的時間浪費;第二,目錄工作。除圖書目錄外,一般還提供期刊索引給讀者查閱。第三,參考咨詢工作。通過講座把圖書館各個部門服務項目介紹給讀者,指導讀者利用圖書館,幫助他們盡快獲取所需要的資料。第四,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該系統應用于流通部門是最有成效的,大大加快了圖書借還的速度。
隨著計算機網絡化的發展,要實現以上定律,我館還做到以下幾點:(1)做好新書宣傳推廣工作。定期每月將新書書目發布到圖書館網頁上推薦給讀者;(2)建立完善的書目數據庫。將能揭示主題的書目信息發布在網上,供讀者檢索查閱;(3)提供自助借閱系統,實行借閱一體化。在充分實現圖書開架的基礎上,打破藏書與閱覽區分離的狀況,方便讀者。(4)開展館際互借服務,用以彌補本館館藏圖書的缺失。
定律五: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The 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zation)
前四條定律,涉及了現代圖書館建設的觀念、結構、技術、管理等多領域的基本問題,指明了形成圖書館組織和管理特點的內在實質,為圖書館的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依據。第五定律則是闡明決定圖書館計劃和組織的基本原則,是對圖書館生長狀態以及發展規律的深刻揭示。它要我們注意這樣一個事實,“圖書館具有生長著的有機體的一切屬性,吐故納新,改變大小,形成新的形狀和結構”。這就要求圖書館必須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求,與時俱進,不斷調整自我,建立圖書館整體化和不斷發展的觀念,使圖書館的事業更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在圖書館這個有機體里,藏書、讀者和工作人員是其三大要素,三者之間相互聯系又相互矛盾,形成了一個矛盾統一體,成為圖書館發展的內在動力。
(1)藏書
對于一個不斷發展的社會體系中的圖書館,最具生長力的就是藏書。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藏書建設已突破了傳統的館藏資源,發展為現實館藏和虛擬館藏兩大部分,使圖書館能夠提供的信息資源更加豐富多彩,以滿足用戶的多種需求。但無論圖書館這個有機體怎樣生長,現實館藏仍然是必不可少的館藏資源。一個不斷發展中的圖書館,其藏書的數量、質量和介質都應不斷增長,書庫、書架及其他設備的配備都要跟上,館藏圖書不斷更新除舊,才能保持館藏圖書的活力。
(2)讀者
讀者的信息需求是圖書館存在的基礎,而讀者作為圖書館這個有機體最活躍的部分,是圖書館工作的核心。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的圖書館,都應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服務理念,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的宗旨不能變。 第一,要關愛、尊重和依靠讀者。 圖書館要提供安靜、舒適的環境,尊重讀者,鼓勵讀者參與圖書館管理,及時采納讀者合理的意見和建議。第二,針對讀者的需求,提供相對應的服務方式和服務內容。由于讀者需求呈現多樣化,單一的圖書借閱服務無法滿足讀者要求,圖書館應開展參考咨詢、科技查新等多功能、深層次的服務。第三,與讀者建立密切聯系,形成互助、互求、互需的關系紐帶。多與讀者溝通,提高讀者對圖書館的注意力和興趣,讓讀者了解圖書館,信賴圖書館,從而充分利用圖書館,最終贏得雙重的滿意。
(3)館員
圖書館員是執行為讀者服務的主體,是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的實踐者。其職責是樹立服務質量意識,愿意并有能力按照標準為讀者提供服務。在圖書館由傳統到網絡化的發展過程中,圖書館員這個生長著的有機體不僅表現在數量上的增長,更主要地表現在工作水平的提高。其職責、任務及角色等方面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再是單純的圖書保管員,而是擔當著知識導航、網絡向導等多重角色。那么相應地對館員的綜合素質就會要求更高,除了要有一顆“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的心,還要有圖書館學知識、一定的外語水平和良好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總之,圖書館員素質的提高、網絡化環境的健全、信息資源的豐富,是保證圖書館這個有機體能夠不斷生長的內在動力和生命源泉。
3.總結
《圖書館學五定律》總結了圖書館工作的基本規律,指明了圖書館工作的重要原則規范,為圖書館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阮岡納贊偉大的圖書館學思想,仍然是指導圖書館工作的思想準則,是全世界圖書館工作者共同的財富,新時代賦予了它新的含義,未來它將一直是圖書館人信奉的行動指南。
參考文獻:
[1]阮岡納贊.圖書館學五定律[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2]張婉.阮岡納贊圖書館學五定律與現代圖書館[J].情報探索,2006(6):88-90.
[3]王宇.阮岡納贊的圖書館學五定律及其現實意義[J].沈陽師范學院學報,1999,(11):91-94.
[4]徐恩元,徐建華.《圖書館學五定律及其給我們的啟示》[J].四川圖書館學報,2005,(5):8-13.
[5]王群,王中霞.重讀《圖書館學五定律》有感[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9,(4):3-4.
[6]劉淑芬.圖書館學五定律的思考和實踐[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96-97.
作者簡介:金歲慶,女,1981年8月生,2003年畢業于西北大學,館員,現工作于西北大學圖書館,從事信息咨詢、數字化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