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LI Da;張龍ZHANG Long;邵明明SHAO Ming-ming
(山東黃金萊州三山島金礦有限公司,萊州 261400)
(Sanshandao Gold Mine Co.,Ltd.of Shandong Laizhou Gold Group,Laizhou 261400,China)
三山島金礦位于山東省萊州市北32km,北、西面臨渤海,東南面與陸地相連,是我國唯一的濱海地下金礦。礦床位于沂沭大斷裂東側次一級斷裂—三山島斷裂帶內,屬典型的破碎帶蝕變巖型巖漿熱液礦床。該礦不但具有復雜的區域地質背景,而且具有復雜的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條件。
目前三山島金礦一方面由于自身礦山采選規模的擴大,生產技術的提高,生產成本的降低,有能力對殘礦資源更加充分經濟合理的利用。另一方面由于-360m 中段以下探礦與采準工作滯后等原因,需要進行對老空區殘采采場邊緣區以及下盤小礦體進行“掃邊清尾”工作從而提供一定供礦能力,緩解深部探礦和采準工程壓力,使礦山的生產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360 中段以上殘礦體主要有:①下盤小礦體,黃鐵礦脈、石英脈、黃鐵石英脈;②近年礦山工業指標的降低,重新對Ⅰ號礦體、Ⅱ號礦體和Ⅴ號礦體(注)進行礦體圈定,分布于采空區上、下盤和走向延伸區域的礦體;③礦體北翼低品位采場,-240 中段以下勘探線1900 線以北。
1.1 下盤小礦體 三山島西山直屬礦區-360m 以上勘探線1220 線—2360 線礦床地質構造特征:受三山島斷裂控制,西山直屬礦體主要產于F1 斷裂(走向70°~85°,傾向SE,傾角35°~50°)下盤的黃鐵礦化娟英巖帶中。現礦區內工程控制長1500m(勘探線1180 線-2680 線)但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礦體分布在1220 線-2360 線之間,礦體北東走向,向南、北兩端逐漸變窄,主要受垂直于礦體的位于1740 線附近的導礦構造F3 斷裂帶(走向290°~320°,傾向NW 或反傾,傾角80°以上)影響,使其旁側礦化加強,品位較高。圍巖蝕變具對稱水平分帶現象,中間為黃鐵娟英巖帶,兩側(即上、下盤)依次為娟英巖、娟英巖化碎裂巖及絹云母化(硅化)碎裂狀二長花崗巖帶。
目前本區尚未見有力的資料證明F3 為導礦構造,但以F3 斷裂帶為中,兩側礦體的厚度最大、品位最高,且向兩翼延伸呈遞減趨勢。從本礦山的鉆孔資料和老空區采聯、探礦巷等揭露礦體的現場取樣結果上表明:越是厚度大,礦化程度越強的區域,其下盤越有可能形成具工業價值的小礦體。通過鉆孔資料對礦體真厚度大于15m,邊界品位2.50g/t,單工程塊段品位不低于3.00g/t 的礦體進行圈定。從而得出最容易形成小礦體的靶區為:
勘探線1240 線—1500 線的-120 中段至-240 中段;勘探線1500 線—1580 線的-120 中段至-360 中段;勘探線1580 線—1740 線的-30(地表)中段至-360 中段;勘探線1760 線—1900 線的-30(地表)中段至-360 中段;勘探線1900 線—2020 線的-30(地表)中段至-240 中段;勘探線2180 線—2360 線的-30(地表)中段至-360 中段。
礦石巖性特征:Ⅰ號礦體下盤小礦體靶區多為黃鐵礦脈或黃鐵石英脈群。Ⅱ礦體被多變線圈定的區域下盤小礦體多為黃鐵石英脈、石英脈;Ⅱ礦體下盤小礦體靶區多為黃鐵石英脈、石英脈;Ⅴ號礦體下盤小礦體靶區多有產狀無規律的煌斑巖脈群(煌斑巖脈學說不一)捕擄體,煌斑巖脈雖不含金,但是煌斑巖脈群的圍巖往往是富金硫化礦物主要為:浸染狀黃鐵礦、細-中-粗粒黃鐵礦、黃鐵石英脈、石英脈等。靶區以外的區域未發現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小礦脈群。
1.2 對比老、新工業指標重新對礦體進行圈定 三山島金礦2004年前西山直屬礦區-330m 中段以上工業指標:邊界品位:1.50×10-6,單工程最低工業品位:1.80×10-6,塊段最低工業品位:2.00×10-6,最低可采水平厚度:3.00m,夾石剔除水平厚度:4.00m。目前西山直屬礦區-330m 中段以上工業指標為:邊界品位:1.00×10-6,單工程最低工業品位:1.20×10-6,塊段最低工業品位:1.50×10-6,最低可采水平厚度:3.00m,夾石剔除水平厚度:2.00m。[1]
通過新老工業指標的對比,在老空區的上下盤必然存在相對低品位但滿足當前工業指標的礦體。而這些殘礦分布基本和下盤小礦體的靶區區域吻合。在回采這些殘礦體時,采礦設計應當滿足探、采結合的要求:①工程間距少,布置在鉆孔勘探線上或附近。②采聯布置應對下盤小礦體區域起到探礦目的,特別是鉆孔不容易控制的下盤“盲區”區域。③安全條件下對空區上盤進行探采工作。
1.3 采礦辦法的選擇 目前三山島金礦西山直屬礦區-330m 以上殘礦采用多方案優化選擇采礦方法,最具有代表性的采礦方法有:①脈內采準中深孔落礦嗣后充填采礦法;②上向水平分層充填采礦法;③脈外采準點柱式分層充填充填采礦法;④高分層充填采礦法;⑤進路充填采礦法。三山島金礦做了系統研究這五種回采方案的評判指標。[2]下盤小礦體的規模一般很小多為脈型,采場的生產能力和采場功效低是定性指標,但品位很高且巖性穩定,開采安全性好,一般不用留礦柱從而礦石的損失率和貧化率有所降低,因此一般采用采礦直接成本低的實施性容易的高分層充填采礦法。老空區上下盤殘礦一般規模也不大,且開采安全性差,品位相對較好但并不穩定1.00g/t-5.00g/t,品均品位2.00g/t,因此品位在1.80g/t 以上的采場采用礦石損失率和貧化率低的安全性高的進路充填采礦法。品位在1.80g/t 以下的采場就需要考慮其安全經濟性、采場生產能力和工效指標,一般采用最低品位塊段留柱的點柱式分層充填接頂充填采礦法。-240m 以下勘探線1900 線-2200 線的低品位采場平均品位1.80g/t 以下甚至一些采場品位在1.50g/t 以下,礦體產狀穩定,緊貼F1 下盤巖石穩定性差,礦體規模較小,礦體水平厚度3m-15m,平均水平厚度7m,局部偶有品位較高的石英脈分布其中。此區域下盤一般不存在小礦體沒有探礦必要。
回采方法的選擇:首選3m*3m 進路回采礦體上盤,若礦體頂板穩定性差則充填再進路回采,若穩定性較好,局部片采局部充填,或是留低品位礦柱整體片采,在保證回采采場的礦體為工業礦體(>1.50g/t)基礎上,低成本回采。
在需要留取的礦柱時,礦柱必須是夾石或低于單工程品位1.20g/t。工作中要求地、測、采技術人員要配合好,及時向他人反饋自己的本職信息,進路回采低品位礦體上盤同時,也是一次探礦工作,測量人員及時收圖定點,地質人員及時的地質編錄、圈定夾石區或最低品位區,并將礦石、夾石邊界在圖紙上表明,為采礦設計提供正確的資料,采礦技術員及時的修改回采設計,優化采礦工藝。
現今國際黃金價格的繼續熊市,這種多元化采礦方法極具有靈活性,可以在安全的基礎上,盡可能放大生產的經濟效益。加之礦山深部采準工程的滯后急需要這些殘礦體為礦山提供一定的資源量來緩解供礦緊張。無論是下盤小礦體靶區劃定及勘探,老空區殘礦還是低品位礦體都要做到“清邊掃尾”,殘采的本身就意味著工程的浪費,而且殘采之后基本沒有再次回采的可能,因此一定要做到探明、采凈,減少資源浪費。
注:受主裂面F1 控制,由1220 線至斷裂帶F3 南側為Ⅰ號礦體、由F3 北側至2180 線為Ⅱ礦體、由2200 線至2360 線為Ⅴ號礦體.
[1]三山島金礦采掘技術管理部門.儲量計算管理規定[S].三山島金礦地質工作細則,2014,3.
[2]王成,胡國宏,劉志祥,李威.三山島金礦海底開采采礦方法優化選擇[J].黃金科學技術,2009,2.
[3]王福才,周占魁.低成本采礦方法的研究與應用[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展(上冊)[C].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