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華WANG Xiao-hua
(西藏職業技術學院,拉薩 850000)
(Tibet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Lhasa 850000,China)
我國近些年伴隨經濟的全面高速發展和城市規模的迅猛擴張,建筑行業成為了當前甚至多數城市的支柱性產業。但它的發展同時也帶來的諸多能源的急速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以及破壞。綠色施工在當前全球能源消耗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與重視,使用該施工方法不僅可以讓能源消耗降低,而且可以大大緩解能源緊張的局面。
1.1 綠色施工的基本概念 根據我國2007 年頒布的《綠色施工導則》來看關于綠色施工的基本定義:綠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設中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和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四節一環保的要求。其中四節一環保是指:節材、節水、節能、節地和環境保護。
建筑全壽命的周期中,綠色施工是保障和延長其壽命的重要一環節及組成部分,是推動并實現建筑行業中資源節約和節能減排的及重要環節,是體現和符合現代社會中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對傳統建筑施工技術的延伸和新審視,是綠色施工思想在建筑工程技術中的全面推進和運用。
在建筑的綠色施工中應做到“四重一目標”,即,堅持施工中凈化綠色施工通道的基礎上,實現建造綠色建筑的目標,重實體建筑的建造和使用的“綠色化”;重選材的“綠色化”;重各項工程驗收的綠色化以及監督管理;重施工技術和方法的現代化。
1.2 綠色施工的基本內涵 在伴隨國家戰略調整、建筑綠色施工理論和經驗不斷積累以及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基礎上,綠色施工的內涵也隨之在不斷地得到補充、深化和完善。一方面,綠色施工不僅是在工程過程中的封閉性施工,減少甚至避免噪音、塵土污染,綠化周圍環境,還要重視協調處理好生態與環境、資源與能源、社會與發展等方面。而另一方面,還需正確理解和認識綠色施工這一新概念,它并不與傳統施工相對立,獨立于其體系之外,它只是對于傳統建筑施工體系在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理念上的創新、完善與提升,更加的符合自然和現代社會的發展與變化規律。
2.1 有關的規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活動常常缺乏有關的依據 當前,對于綠色施工這一概念和行為都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國家雖出臺過一些相關的規定,但并未建立一套符合現代社會建筑行業市場的法律法規體系,規范市場和企業,難以實現完全的有法可依。但同時一些政府部門的懈怠,也導致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此外,傳統的企業運營模式導致一些企業仍舊把自身的經濟利益放在首位,不惜、不在乎對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破壞以及社會的健康良性可持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許多高能耗的建筑綠色施工得到批準,因此在開展綠色施工就有一定的難度。
2.2 企業對綠色施工給企業未來發展帶來的積極作用認識不足 建筑施工企業并未真正認識到綠色施工在未來發展中的競爭優勢,以及給企業所樹立的良好形象和成功經驗的重要性。依舊對環保、資源、社會發展的協調性看做與己無關的事情,尚未認識到綠色施工在市場競爭中的作用,尚未把綠色施工作為一種新的競爭力看待,忽視了綠色施工在企業中的競爭優勢。
2.3 有的建筑企業對綠色施工的重視度不高 有的建筑施工企業往往為了經濟利益考慮,最大限度地對生產成本進行壓縮,因此忽視環境的保護和能耗的降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以此來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有的施工單位因此對綠色施工的重視度很低,因此在這方面的投資也很少,而這直接影響到綠色施工的順利開展。
2.4 管理模式利用他人的較多,創新的部分少 目前,歐美、北美、日本、韓國等國家在綠色施工管理方面的經驗較豐富,可以說形成了系統的管理理論和方法,其綠色施工管理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而我國的綠色施工管理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工作則處于起步的階段,因此正在探索之中,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比較低級。因此,我國的管理模式大多使用這些國家的,比如:管理模式和工程組織形式。
3.1 健全、完善系統科學的綠色施工體系和法律法規是關鍵 良好的建筑施工秩序技術規范離不開科學完善可操作性強的法律法規制度和行業體系作保障,因此,在市場、企業和社會的發展、認識思想尚未達到一定統一時,政府的指導、干預和參與等宏觀調控政策具有著積極地作用。制定科學、可操作性強、具有前瞻性的市場和法律規則,有助于企業和全社會的共同認同感與積極響應,推動和規范建筑行業綠色施工自上而下的良性發展。綠色施工的法規可以是環境保護法規的分支及施工現場管理的規定,它的制定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行業、多學科的協商。
3.2 行政管理部門加強干預 建筑綠色施工審批制度要不斷的進行完善,這樣綠色施工才會具有經濟性、社會性和環境效益。我們可以在招標文件中對有關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進行規定,讓承包商嚴格遵守,此外還可以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予以覆蓋。對承包商提出的要求還包括:建筑工程要通過ISO 14001 環保認證。行政部門要加強行政監管體系的建立和健全,綠色施工技術的標準也要不斷地進行完善。此外,還要制定綠色施工評估體系。行政部門的這些管路和引導,一定會促進建筑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3.3 增強綠色施工管理人員的素質 綠色施工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直接決定著建筑工程質量。努力提高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思想素養和業務素養,加強對員工的技能培訓,定期進行考核和激勵。同時,提升員工交流和進修的機會,多進行探討。只有培養出一批具有扎實專業知識,懂經濟、學法律、善管理,同時熟練運用計算機和外語的高素質綠色施工管理人才,綠色施工管理才會邁上新的臺階。
3.4 加強成本管理和質量控制 成本管理是建筑管理的核心,質量是建筑的生命,這二者是企業能否盈利的關鍵。因此,各企業要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的責任體系和運行機制。要樹立“低成本,高質量,高效益”的觀念。因此,要做好項目成本核算制度,努力做到每對每個項目單獨核算,做好成本預測,成本分析,將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總之,綠色施工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企業得以發展的必然選擇。作為系統化的工程,建筑行的綠色施工涉及到各個航與專業,需要與相關企業和政府的參與、協調和配合。因此,加強法律法規、行業體系、激勵政策、政府扶持和評價及監督體系,是促進并最終實現綠色施工的根本而必要性措施。
[1]段春偉.建筑項目綠色施工評價體系的建立與研究[J].建筑科學,2009,25(10).
[2]竹矚生.關于綠色施工幾個問題的探討[J].生態經濟:學術版,2008(1).
[3]周基.基于綠色施工技術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新途徑[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