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楚馨XU Chu-xin
(上海電力安裝第一工程公司,上海 200090)
(Shanghai Power Erection No.1 Company,Shanghai 200090,China)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市場競爭體制下的軟實力,近年來已經越來越為各級領導所重視。結合多年黨務工作的經驗,筆者對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如何培育企業精神、構建企業文化以及現代社會企業文化的特點作一定的探索。
培育企業精神,建設企業文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由于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企業在建設和發展中所形成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的總和。同時,它又要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和制約,因而它具有鮮明的社會性。
而分析當前社會,我國企業職工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科學技術和管理知識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也有較大的差距。職工大多是“體力型”勞動者,領導大多是“技術型”的管理者,這在相當程度上制約了企業文化的發展:列寧曾經說過:“在一個文盲充斥的國家,是不能建成社會主義的”。由此可以得出,在一個職工思想文化素質低下的企業里,是根本無法建成優秀的企業文化的,更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時代,技藝的不斷發展與更新,更需要勞動者在掌握專長的基礎上,掌握同本專業相關的其他專業知識,甚至與本專業毫不相關的其它一些知識。所以培育先進的企業文化勢在必行。
2.1 培育企業精神,建設企業文化要與推行職業道德建設,塑造企業形象相結合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員工的職業道德水平不僅關系到一個人的思想素質水平,更關系到整個企業的品牌、形象和經濟效益,甚至關系到企業生死存亡。企業的主體是職工,企業管理的基本目的就是充分發揮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因此,在構建企業文化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提高職工職業道德和思想政治覺悟、文化水平、倫理道德、價值觀念等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產生和傳播優秀的企業文化,進而在整體上提高和強化企業素質。
企業精神是一種看不到卻感覺得到的“經營資源”,它能在無形中熔鑄企業的價值觀,有助于企業目標、企業道德、企業經營觀等精華的觀念形成,是企業文化總和的高度濃縮和集中反映。因此,只有企業員工通過自身努力和職業規范的約束和職業道德修養,才能使企業員工的職業道德升華成一種企業廣大員工對共同事業的理解和追求,才能形成共同的信念和價值觀,進而形成一種企業精神并被員工所廣泛接受,使企業精神能夠激發和充分調動企業所有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企業產生勃勃生機和無限的發展動力。因此,職業道德建設是培育企業精神,建設企業文化的基礎。
2.2 培育企業精神,建設企業文化要從實際出發與企業中的人本管理相結合 企業員工是企業文化生成的第一要素。作為企業,首先確立人在管理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圍繞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去展開一切管理活動,以最少的消耗獲取盡可能多的產出的實踐,通過競爭性的生產經營活動不斷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使人獲得超越于生存需要的更為全面的自由發展。同時,企業文化建設要突出個性。在構建企業文化的同時,要重視個性價值、不忽視、不抹殺、不壓抑本企業的特點,不怕有與眾不同的文化性格風貌。要揚己之長,避己之短,發揮本企業及文化素質的某種優勢,逐步培養出獨特的文化特質。
2.3 培育企業精神,建設企業文化要與確立現代化經營觀念相結合 要建設企業文化,必須確立現代經營的時空觀念,包括空效觀念,即從空間的擴展中獲取經濟效益的觀念。時效觀念,即從時間的約束中獲取經驗效益的觀念。常言道,“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睂ζ髽I而言,時間與效率不僅僅是金錢,它本質上涉及到企業的成敗興衰。沒有空效觀念,必然被市場淘汰。同時,重視人才觀念是構筑現代經營觀念的關鍵?,F代經營觀念包涵了人才觀念。而人才觀念,即具備一定質量和數量的人才,是時空準備觀念和時效觀念存在、實施的基礎。企業在實際運作過程中,要科學用人、用其所常;要善于待人,給人提供創造發展和提高的機會。
3.1 建設企業文化要具有可塑性,符合時代發展步伐 一種企業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對穩定的特點。但文化不是不可改變的。企業文化的形成,不僅要依靠久遠的文化傳統、歷史經驗,還要依靠當時人們的能力創造。后者比前者在企業文化的發展實踐中顯得更為重要。而且,當一個企業的文化出現危機時,企業應該加以改鑄、重塑。
筆者所在單位上海電力安裝第一工程公司,是一家國有火電安裝企業,該公司曾經有過輝煌的過去,歷史上安裝過中國第一臺投產的國產30 萬千瓦汽輪發電機組、第一臺引進35 萬千瓦亞臨界汽輪發電機組、第一臺引進的60 萬千瓦超臨界汽輪發電機組、國際上第一臺燃燒高爐煤氣的14.48 萬千瓦燃汽輪發電機組等。經歷過曾經的輝煌,也走過步入90 年代后期逐步沒落必須迎合市場,向改革要活路的階段,無論哪個階段,他們“為電拼搏,爭創一流”的精神在員工當中是根深蒂固的,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含義,也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大改鑄與重塑。
3.2 建設企業文化,只有與時俱進,才能彰顯企業活力 無論社會主義文化還是企業文化,只有隨著時代發展步伐,吸取歷史文化的精華,積累文化沉淀,并不斷注入新的思想內涵和活力,與時俱進,才能保持一種奮發向上,形成激勵人的意志的文化氣息,從而推動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上海電力安裝第一工程公司就是一個例子。該公司為了站穩市場競爭腳跟,對原有“為電拼搏,爭創一流”的企業精神,發動廣大職工進行了重新提煉和培育,目的是完善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企業文化。而“承諾、服務”作為該公司新的企業精神,無論從內涵和外延上都注入擴大了新的思想內涵,使每個職工懂得了所處崗位應該向社會“承諾”什么,“服務”什么,如:楊樹浦電廠擴建項目領導提出:“把一臺真正優質的機組交給業主”;熱機專業分公司提出:“項目有困難找熱機”;電氣專業分公司提出:“關鍵設備到現場,安裝就位不過夜”;租賃中心提出:“隨叫隨到,全力做好配合工作”。在“承諾、服務”企業精神的激勵下,目前,該公司對外形象日益改善,業主對公司的評價越來越高,公司的形象越來越好。公司員工的精神面貌和企業形象發生了深刻的變化?,F在,該公司為了適應新形勢,在轉型突破走外向型安裝和管理中,又在培育企業精神建設企業文化方面賦予更多的思想內涵,即:企業精神:“承諾、服務”。企業之魂:永爭第一、敢爭第一、善爭第一;企業價值觀:人才和市場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兩個基本點,以最少的投入獲取最大的效益;企業信條:成功依托于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正確的市場定位;企業遠景目標:進入到國際先進管理水平的電力建設隊伍行列;企業經營哲學:質量+服務+信譽=市場;企業形象目標:質量好、信譽高、服務好,社會公認,業主贊譽;員工形象目標:兢業、盡職、求真、求實。這樣使企業文化建設日臻完善,因此,只有與時俱進,方能常顯企業活力。
[1]宋剛.試論企業文化培育與企業精神形成的關系[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1(02).
[2]楊蘭榮.淺談企業精神的培育[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9(07).
[3]張洪.淺析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J].價值工程,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