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瑞清HAN Rui-qing;陳淑媛CHEN Shu-yuan
(唐山市人民醫院,唐山 063001)
(Tangshan People's Hospital,Tangshan 063001,China)
在醫療服務質量形成過程中,基礎設施的作用舉足輕重,很多質量特性的達成都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支持。基礎設施是保證醫院正常運用的基礎,它不僅保證了醫院正常醫療活動的進行,也給病人和相關職工提供了生活服務保障,并且還可以得到不錯的經濟效益[1],醫院出于對自身和病人負責任的態度按PDCA 循環對各類基礎設施進行了管理,按ISO9000 標準把基礎設施分成:[2]①建筑物、醫療場所和相關的設施,如建筑物、辦公場所、醫療布局等。②過程設備(硬件和軟件)。③支持性服務(包括運輸、儲存、動力等)。
基礎設施管理涉及的內容包括:
針對現階段醫療服務和醫療服務戰略發展的需要,醫院應該從各個角度出發,首先明確對各個基礎設施的要求,比如醫療儀器達到什么標準、內部空間如何安排等,然后以此為前提,把對設施的管理要求和改善計劃明確下來。
在制定基礎設施的管理要求時,考慮了以下方面:
2.1 對基礎設施的管理可按PDCA 循環的模式進行,包括:①把基礎設施中對醫療服務符合性造成影響的因素和環節全面的識別出來,同時明確其如何對醫療服務符合性造成影響的。②制定出對基礎設施的管理要求并實施。③對醫療服務符合性受基礎設施影響的程度以及管理、控制情況進行評價。一旦發現基礎設施中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應及時地采取必要的改進措施予以修正。
2.2 不同類型的基礎設施,在規定管理要求時,應充分考慮其運行特點及對醫療服務符合性產生影響的方式不同:
2.2.1 由于一旦建成建筑物、醫療場所及相關設施等就會立即對醫療服務的符合程度造成影響。所以,在整個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中都必須對可能影響醫療服務符合性的環節和因素進行控制。此外,一旦相關的基礎設施投入運行或使用,除了日常的維護必不可少外,還必須考慮到在發生一些對醫療服務符合性影響較大的活動時,這些改變對相關基礎設施的影響和要求,必要時需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在任何情況下,醫院都應該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這種服務是全年無休的。對于患者來說,不間斷的清潔水源和電力是其最基本的要求。所以,醫院必須定期地檢測應急用水和電力系統,保證其正常運行,同時保證即使在水或電力系統出現故障的情況下,醫院也有相應的應急措施來保障患者和職工的安全。
對于病人、家屬、職工等來說,醫院的設施系統及其它關鍵系統的高效運行是最基本的一個要求,因為任何系統的癱瘓都會給醫療服務打折扣,應盡量避免氧氣管的不安全存放、臨床實驗室的通風不足等現象的出現。為了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弊端,給病人、家屬、職工等帶來危險,醫院應該定期檢查和維護這些系統,尤其是那些系統的關鍵部件。在模擬實際負荷要求的環境下,測試應急情況和后備電力來源。必要時采取改進措施。
水的質量可能由于多種原因而發生變化,特別是慢性腎透析這樣的臨床醫療過程中,水的質量是一個關鍵因素。醫院建立常規監測水質的措施,監測的頻率,部分依據水質問題的既往經驗,監測人員能勝任監測工作,確保監測工作按要求完成。
2.2.2 對于設備設施,要結合設備設施的使用壽命周期,在不同階段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
大型醫用設備,管理大型醫用設備主要是指管理列入國家衛計委管理品目或省衛計委行政部門管理品目的醫用設備。甲類大型醫用設備必須獲得國家衛計委行政部門核發的《大型醫用設備許可證》,乙類大型醫用設備必須獲得省衛計委行政部門核發的《大型醫用設備許可證》。所有與大型醫用設備相關的上崗人員都必須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對于擅自購置大型醫用設備的機構和個人,不僅要給予行政處罰,還要給予嚴厲的經濟處罰。
狀態檢測設備,X 線機、CT 機、醫用激光源、醫用超生源等都不屬于計量器具,因此并不在國家強檢范圍。但是每年必須接受1 次應用質量的狀態檢測,保證這些設備的各項指標都符合相關的規定。相關部門在實施狀態檢測的過程中,應向醫院出具檢測報告。如果發現報告里有不符合規定的檢測項,應馬上修復相關設備,直到符合規范要求才能投入使用。
計量強檢設備,只要是可以直接或間接測出量值的裝置、儀器儀表、量具等應該自覺主動地接受年度檢測。相關部門在檢測各項設備時,應保證每一項檢測都向醫院出具檢定證書。上下兩次檢定證書上標明的時間,要相互銜接。發現檢定結果不合適的現象,及時地采取必要的改正措施,直到檢定結果完全合格才能投入使用。①設備的前期管理階段:設備采購申請:使用科室想添置新設備或者設備更新時,應先提出設備申請,并在申請中標注好所需設備型號的各項技術數據。設備的選型采購:新設備最好具備技術先進、能耗低的優點。設備的驗收與調試:由設備的使用部門和管理部門負責完成。②設備的使用與保養:設備的使用者必須受過相應的培訓,具備過硬的專業能力。設備的保養由設備的使用者和有關維修人員共同負責,明確落實到個人。一旦發現異常情況,馬上采取必要的改正措施進行修正。③設備的檢修管理:設備要想保證能夠長時間、高效、安全、穩定的運行,不僅要注重設備的保養,也要重視設備的檢修,堅持雙管齊下的原則,保證各項設備一直處于符合相關規范標準的狀態。④設備的報廢:有的設備已經達到使用壽命或者不能滿足相關醫療服務時需要對其進行報廢處理,所以應建立相關的制度,規范設備的報廢過程。
2.2.3 建立能夠確保醫療服務符合要求的信息系統,通常該系統是由管理信息系統和決策支持信息系統組成的,只有對該系統進行科學全面的管理,才能不斷地提高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
2.3 基礎設施的監測可以幫助醫院預防問題,并提供有關系統改進、計劃升級或更換設施等決策的必要信息,監測資料要有書面記錄。所制定的基礎設施的管理要求的細致、嚴格程度,與管理對象對醫療服務符合性的影響程度相一致。
唐山市人民醫院通過采用ISO9000 標準進行質量管理,已經過了四個周期的復評,不僅嚴格遵守了相關規定,也加入了該院的一些實際情況,逐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論。在管理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基礎設施的適應性,也應該重視病人的心理、生理、行為和情感等因素,規范管理使用醫院的各項基礎設施。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有效利用資源,減少資源浪費,還能夠提高醫院的整體效益,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1]田兆樹.醫院后勤設備管理[J].現代醫院,2008,8(8):138-139.
[2]質量管理體系要求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 (ISO 9001:2008,IDT) [M].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
[3]劉建平.醫院基本設施建設與管理[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