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菲SUN Fei;林向義LIN Xiang-yi;韋小兵WEI Xiao-bing;崔明新CUI Ming-xin;趙森ZHAO Sen;高翠娟GAO Cui-juan
(①東北石油大學石油經濟與管理研究所,大慶 163318;②大慶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物業管理一公司供熱指揮中心,大慶 163000)
(①Institute of Petroleum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Daqing 163318,China;②Heating Command Center of No.1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of the Service Department of Daqing Oilfield,Daqing 163000,China)
“協同創新”是指創新資源和要素有效匯聚,通過突破創新主體間的壁壘,充分釋放彼此間“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活力而實現深度合作[1]。高校與企業通過合作可以綜合雙方在技術、設備、人才、市場、信息等方面的優勢,通過互補,雙方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拓展出更強的生存和發展能力。因此高校校企協同創新將成為促進地方經濟迅速發展的又一動力,本文通過對黑龍江省高校和企業進行調查,探索構建適合黑龍江省高校的校企協同創新模式。
目前,黑龍江省高校按照我國高等院校分類標準共分為五個類別,分別為:985 院校,如哈爾濱工業大學;211 院校,如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中央部屬本科院校,如東北林業大學;省屬本科院校,如東北石油大學、哈爾師范大學等;高職(高專)院校,如齊齊哈爾高等師范??茖W校、大慶職業學院等。本文將根據按照各類別高校自身實際情況,探索構建黑龍江省高校與企業間的校企協同創新模式。
國際交流與合作協同創新,即面向各類高校開放,以高校為實施主體,積極吸納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地方政府以及國際創新力量參與,推動高校內部資源和外部創新力量的有機結合,建立起的協同創新模式,從而帶動和推進“211 工程”和“985 工程”成果的進一步發展。
就拿哈爾濱工業大學來說,可以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協同創新平臺,加強和國外的一些先進高校和機構各式各樣的合作,積極的開展一些國際合作,比如工程師跨國企業實習、聯合培養學位項目、國際化課程、國際交換生、短期游學項目等方面的國際合作,如此一來,高校不僅提高了自身工程教育的國際化水平,也能夠培養出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交往能力的工程創新人才[2]。
區域協同創新是結合區域發展的重大需求,高校與自身所在區域內的政府機構、重點企業、科研院所共建科學技術研究院、產業技術研究院、行業研發中心和研發基地,促進科技資源向行業企業和社會開放。構建多元化的成果轉化與輻射模式,帶動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新興產業發展,在此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創新實踐機會,促進高校學科交叉型、復合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形成[3]。
哈爾濱師范大學是黑龍江省省屬本科院校之一,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它通過面向區域發展、加強協同創新、促進科教結合,著力解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大大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服務能力,并且將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黑龍經省普通本科院校校企協同創新模式的創新之處就在于,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區域產業體系發展方向,加大校內學科、人才的協同,發揮多學科優勢,提高集成創新能力[3]。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是黑龍江省屬全日制普通高校,“十二五”以來,緊緊圍繞黑龍江的發展需要,著力實施校內學科、實驗平臺和人才的整合,努力實施“三步走”發展戰略,奮力向教學研究型大學邁進。第一步,基礎準備期。全面探索研究性教學等人才培養新模式;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規模1200 人以上;全校教師博士化率40%以上;年度科研經費力爭達1 億元。第二步,初步建成期。研究性教學成為主流人才培養模式;全日制研究生在校規模超過在校生總規模的10%;農學院、動物科技學院和工程學院建成教學研究型學院;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取得突破。第三步,全面建成期。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進入省屬院校前列;全部學院基本建成教學研究型學院;在國家和省重大項目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成為服務墾區和大慶市農業、農村發展的關鍵力量。在該?!笆濉睂I建設規劃中,確立了高校校企協同創新的發展需求,堅持了人才培養共建。
高校和機構開展合作協同創新模式就是高校依托一些與行業緊密結合的優勢學科,把行業的特色優勢和地域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針對一些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工程,組織所有優勢力量進行攻關,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實現服務產業升級轉型和結構調整,從而探索建立多學科融合、多團隊協同、多技術集成的重大研發與應用平臺,大力開展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協同創新。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當前高校要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實施為契機,著力構建學校與企業聯合培養工程創新人才新機制。
以哈爾濱商業大學德強商務學院為例,原哈爾濱德強專修學院與原黑龍江商學院(現哈爾濱商業大學)合作辦學,成立了黑龍江商學院哈爾濱商務學院(現哈爾濱商業大學德強商務學院),2004 年10 月,通過黑龍江省教育廳專家組評估,得到了“辦學理念清晰,辦學方向明確,機制合理,辦學條件完全達到國家所規定標準”的贊譽。同年,被國家教育部確認為本科獨立學院,是以本科教育為主,適度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基礎理論扎實、專業知識適用、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地方及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的教學型普通高等學校。
[1]李杰.秦皇島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現狀與對策研究[D].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碩士論文,2012:1.
[2]張水潮.地方高校協同創新系統及其旋進策略分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2(6):231-235.
[3]牟光慶.高校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輕工教育,2013(2):55-56.
[4]鄧衛.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獻[J].思想教育研究,2011(5):3-5.
[5]楊彩蓮,蔡慧孟.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兼職教師隊伍建設[J].職業教育研究,2008(10):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