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光ZHANG Hua-guang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廣州 510540)
(Tianhe College,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40,China)
根據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和學科建設的需要,同時,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實踐教育中心的建設和管理,充分發揮其功能,特制定我院機電專業的應用型本科院?!疤旌訉W院賽特萊特機電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以下簡稱實踐教育中心)建設方案,具體如下:
1.1 以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和“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為基礎,加大創新力度,發展和完善實踐教育中心的實習方式,促進實踐教育中心的健康發展。
1.2 校企合作和管理中心負責實踐教育中心工作宏觀指導、檢查、評估及重大問題的處理。機電工程系具體負責各專業學生在實踐教育中心的組織管理和實施工作。
1.3 實踐教育中心建設原則
1.3.1 堅持“互惠互利、雙向受益”的原則。學校利用實踐教育中心安排學生進行實習,以此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而實踐中心主要是借助學校的科研及師資的力量進行生產、教學機人員等相關的培訓工作。
1.3.2 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實踐教育中心建設能夠將教學質量放在首位,能完成實習教學大綱的各項內容,使學生得到實際的鍛煉,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保證實習的教學質量。
1.3.3 堅持素質教育的原則。實踐教育中心應該有著良好的育人環境,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的培養,使學生在思想道德素質、業務素質以及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得到提高與完善。
2.1 實踐教育中心要簽有合作協議,其管理按實踐教育中心所在的單位相關的規定進行管理辦法的執行,這就需要能夠確保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制度。
2.2 要加強對實踐教育中心的指導與管理,定期檢查指導工作,協助企事業單位解決實踐教育中心建設和管理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并幫助實踐教育中心做好建設、發展和培訓等工作。
2.3 實踐教育中心人員,特別是實習指導教師要有相應的能力和專業的素養,以保證實習工作質量的不斷提高和實踐教育中心建設的不斷加強。
2.4 實踐教育中心的確定由機電工程系負責,機電工程系要成立實踐教育中心管理機構,并將實踐教育中心管理機構人員名單報校企合作和管理中心;同時要好實踐教育中心實習計劃和記錄的基礎工作。協議由學院分管院長簽定。協議內容按學院統一文本執行。協議正本存學院檔案室,各系保存復印件。
2.5 實踐教育中心的撤消,必須由機電工程系寫出報告,經分管院長批準,報學院備案。
在實踐教育中心的教學運行管理具體實施過程中,學院主要是由相關的專業派出實習指導教師,根據校外實踐教學計劃,明確規定在校外的具體任務和目的,確定好每次實習的指導教師和工程技術人員;還要提前一個月和企業溝通好,確保教學要求、條件和實施方法能夠得到具體的落實。指導教師要對學生實習的全過程進行全面的監督,要及時排除實習過程中的所有不利的因素,并根據學生在企業的具體表現給出相應的客觀評價;按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學生的實習內容,對實踐教學的情況進行總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辦法和建議。
4.1 嚴格紀律 我們只有通過嚴格的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勞動紀律和職責意識。在實踐教育中心實習的學生,首先要明確定位,作為實習生,既是學校派出的學生,同時又是實踐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員,學生要以正式的工作人員的身份進行實習。還要對學生進行入廠前的教育和培訓,使學生能夠真正意義上遵守廠紀廠規,嚴格遵守崗位職責。
4.2 全過程考核 為保證實習質量,必須對實習過程和實習結果進行嚴格考核監控及考核。將20 人分為四組,每組由一位專職的工程師帶領進入生產車間,講解安全要領,然后示范具體操作,學生邊做邊問,還做記錄。每天寫實習日記。三天后輪換去其他車間。實習結束后交實習報告。學生實習結束后,由校企雙方共同對每個學生的校外實習情況進行考核。在“天河學院機電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實習考核表和天河學院機電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實習成績匯總表”上簡述學生的實習工作情況,蓋上公章,學生以此作為自己企業工作經歷的憑證。
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育中心建立以后,必須有良好的運行機制,才能保持實踐教育中心的長期穩定運行,形成穩定的教學環境。
5.1 根據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聘請客座教授與實踐顧問。為了加強學院與企業的經常性聯系與緊密關系,彌補學院教師生產管理實踐經驗不足,滿足應用型本科對“雙師型”教師的基本需求,學院聘請企業中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級人才做客座教授與實踐顧問,并不定期舉辦學術講座。他們可以是學院與實習單位的聯系人,實習工作的組織管理者和教學實習的指導者,這樣會使實習效果明顯提高。
5.2 利用實踐教育中心,為教學與科研服務。由于學院與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協議,學院指導教師才能有機會經常參與到企業的生產管理過程中。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還能夠將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帶到課程進行解決,這樣既能充實課堂內容,又可以解決學生畢業后設計課題難找的現象,并且還能夠讓指導教師帶回結合實際的畢業設計課題,脫離理論與實踐不能相結合的問題。
5.3 定期召開實踐教育中心共建委員會,加強并保持校企雙方的密切聯系,以保證建立穩定的實踐教育中心。
5.4 加強校企文化交流。學校有學校文化,企業也有企業文化。兩種文化各有特點,校企合作雙方還可以定期舉辦文化交流活動,這樣可以使校企雙方的合作得到鞏固。同時,還要定期展開往屆畢業生的座談會,邀請以往的優秀畢業生回校參與座談,這樣能夠及時了解企業用人需求等信息,對學校教學、管理等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建議和協助吸收應屆畢業生等。
5.5 每兩年召開一次實踐教育中心聯誼會,請各實踐教育中心領導、代表來校交流共建實踐教育中心的經驗,共商實踐教育中心建設事宜。
實踐教育中心的建設,是學校與企業共同努力的結果。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下長期發展,經過不斷的探索與改進,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與特色。對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與企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1]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J],2007.
[2]顏延財.機電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1.
[3]馬建松.職業學校專業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以江蘇省張家港職業教育中心校機電專業為例[J].職教通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