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冬青+陳玉芳+趙鵬+劉春玲
摘要: 論文在對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進行SWOT分析的基礎上,通過AHP確定發展綠色物流的各個影響因素的權重,
關鍵詞: 綠色物流;SWOT分析;AHP;策略探討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33-0023-02
0 引言
滄州渤海新區成立于2007年7月,是河北省舉全省之力打造的重要沿海戰略增長極。目前,渤海新區正處于大規模的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煤炭物流、石化物流、房地產物流、人民生活需求的物流均在迅速增長,但經濟的高速增長又不能破壞環境,因此,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有很大必要性。本文在對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進行SWOT分析的基礎上,通過AHP確定發展綠色物流的各個影響因素的權重,進而幫助其選擇發展策略。
1 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SWOT分析
1.1 優勢(S)
①區位優勢。渤海新區地處環京津、環渤海中心地帶,是環渤海經濟圈和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節點,服務京津冀一體化的區位優勢獨特、戰略地位突出。渤海新區擁有廣闊和縱深的腹地,以黃驊港港口為龍頭,其腹地呈60角擴展,黃驊港腹地可延伸覆蓋到冀中南、魯西北、豫北、晉西南、陜西、寧夏、內蒙等廣大地區,面積近80萬平方公里。渤海新區土地面積廣闊,價格低廉。②產業優勢。渤海新區立足土地資源優勢,按照綠色、循環、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新區重點建設了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園區、港城產業園區、中捷石化產業園區、黃驊汽車產業園區、南大港生態產業區、羊二莊物流園區、中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排河海洋經濟產業區、黃驊港綜合保稅區等“九大功能園區”,已聚集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冶金裝備、商貿物流等主導產業為支撐,以新材料、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的現代臨港產業體系。③交通優勢。渤海新區的黃驊港地處渤海灣穹頂處,已建成20萬噸級深水航道和萬噸級以上泊位25個,是環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長性的深水億噸綜合大港,也是中西部和京津冀地區的重要出海口。公路和鐵路網規劃建設日漸完善,為現代物流的起步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1.2 劣勢(W)
①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觀念相對滯后。渤海新區成立至今只有七年的時間,新區領導的工作重心是招商引資,而九大功能園區的建設僅處于起步階段,新區開拓者們無暇顧及環保的問題,也沒有強烈的意識要發展綠色物流。②渤海新區政府缺少發展綠色物流的政策約束及引導。渤海新區成立時間短,加之我國物流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滯后,渤海新區缺乏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來有效地規范和監督企業的物流行為。③物流復合型人才匱乏。我國畢業于高校、具有專業物流理論知識的人員從事物流業的時間還相當短,因此具有綠色物流先進意識又富有實際經驗的復合型人才較少。而且渤海新區因剛剛建設,生活配套設施還不完善,也很難吸引高素質的物流復合人才。
1.3 機會(O)
①各級政府對渤海新區建設的支持。國家對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大力支持,為渤海新區的經濟發展創立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河北省“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構筑沿海經濟發展和新動力區”戰略成為渤海新區經濟騰飛的內在動力。經濟的快速增長為發展綠色物流的提供了良好的環境。②綠色物流是下一階段的發展趨勢。國際上的主流趨勢是發展綠色物流,綠色物流適應了世界社會發展的潮流,是全球一體化的需要。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通過系統化、一體化、信息化的物流監控平臺,可以更好的為發展循環經濟服務。③綠色物流可以從源頭抓起。渤海新區建立時間短,很多企業正處于建設之中,渤海新區可以利用一些政策、規定或優惠措施,要求并激勵企業從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按綠色標準規劃設計。
1.4 威脅(T)
①煤炭、化工產業比例過大。截止到2014年9月24日,黃驊港煤炭裝船累計突破10億噸。石化產業已具備了1000萬噸煉油、300萬噸重交瀝青、15萬噸TDI、63萬噸PVC和36萬噸燒堿的產業基礎。煤炭和化工都屬于高污染產業,如果對生產和物流環節處理不力,會造成極大的污染。②來自周邊港口的競爭壓力。黃驊港綜合大港的建成與周邊港口,如天津港、青島港等,在港口功能、經濟腹地、主要集疏運線路上將形成相互競爭的態勢。限于當前港口基礎設施較為薄弱,綜合服務能力較弱,黃驊港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在港口規模、吞吐能力等方面處于競爭劣勢的位置。
2 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各影響因素的權重
將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必要性作為AHP模型的總目標,將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作為決策層,各個影響因素作為方案層,通過對渤海新區政府人員、當地企業管理人員、物流專業人才等征詢意見掌握各個影響因素的重要性,然后通過AHP方法得出如表1所示結果。
3 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策略探討
通過表1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各影響因素的權重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①優勢組權重最高,說明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區位、產業、和交通優勢非常明顯。尤其是產業優勢占了非常高的權重,說明渤海新區“九大功能園區”的建設,尤其是物流園區的建設為實施綠色物流提供了最堅實的基礎。渤海新區政府應為物流園區引進實力雄厚的物流公司,為園區其他產業的發展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綠色的物流服務。②劣勢組權重位居第二,其中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觀念相對滯后是阻礙綠色物流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政府應從自身做起,重視綠色物流,把建設綠色、清潔的新區作為重要任務來抓。另外,綠色物流觀念的宣傳、監督、控制也是發展綠色物流的關鍵。③機會組權重最低,說明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機會并不是非常突出。但是,因為新區的很多企業都剛剛建立,政府應該通過制度和激勵并舉的方法要求企業把綠色物流規劃在企業的建設和發展中。④在威脅組,石化和煤炭對發展綠色物流是非常大的障礙,其權重在各個要素中排名第三。因此,渤海新區政府必須加大對石化和煤炭產業的監控力度,尤其是石化的生產物流、運輸物流以及煤炭的運輸、倉儲物流,必須進行實時監控,防患于未然。
4 結論
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優勢、劣勢并存,但只要政府部門增強綠色物流意識并加以宣傳,劣勢也可以轉化為優勢。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機會和威脅并存,如果政府加強對各個企業的監管力度,威脅也會消失。政府也應該加強政策傾斜并注重物流人才培養,為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王長瓊.綠色物流[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11-15.
[2]李琰,陳元.榆陽區發展綠色物流的SWOT分析及戰略選擇[J].科技管理研究,2012(6):41-44.
[3]尹新.基于綠色物流發展鐵路運輸的探討[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0(03).
摘要: 論文在對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進行SWOT分析的基礎上,通過AHP確定發展綠色物流的各個影響因素的權重,
關鍵詞: 綠色物流;SWOT分析;AHP;策略探討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33-0023-02
0 引言
滄州渤海新區成立于2007年7月,是河北省舉全省之力打造的重要沿海戰略增長極。目前,渤海新區正處于大規模的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煤炭物流、石化物流、房地產物流、人民生活需求的物流均在迅速增長,但經濟的高速增長又不能破壞環境,因此,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有很大必要性。本文在對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進行SWOT分析的基礎上,通過AHP確定發展綠色物流的各個影響因素的權重,進而幫助其選擇發展策略。
1 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SWOT分析
1.1 優勢(S)
①區位優勢。渤海新區地處環京津、環渤海中心地帶,是環渤海經濟圈和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節點,服務京津冀一體化的區位優勢獨特、戰略地位突出。渤海新區擁有廣闊和縱深的腹地,以黃驊港港口為龍頭,其腹地呈60角擴展,黃驊港腹地可延伸覆蓋到冀中南、魯西北、豫北、晉西南、陜西、寧夏、內蒙等廣大地區,面積近80萬平方公里。渤海新區土地面積廣闊,價格低廉。②產業優勢。渤海新區立足土地資源優勢,按照綠色、循環、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新區重點建設了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園區、港城產業園區、中捷石化產業園區、黃驊汽車產業園區、南大港生態產業區、羊二莊物流園區、中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排河海洋經濟產業區、黃驊港綜合保稅區等“九大功能園區”,已聚集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冶金裝備、商貿物流等主導產業為支撐,以新材料、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的現代臨港產業體系。③交通優勢。渤海新區的黃驊港地處渤海灣穹頂處,已建成20萬噸級深水航道和萬噸級以上泊位25個,是環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長性的深水億噸綜合大港,也是中西部和京津冀地區的重要出海口。公路和鐵路網規劃建設日漸完善,為現代物流的起步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1.2 劣勢(W)
①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觀念相對滯后。渤海新區成立至今只有七年的時間,新區領導的工作重心是招商引資,而九大功能園區的建設僅處于起步階段,新區開拓者們無暇顧及環保的問題,也沒有強烈的意識要發展綠色物流。②渤海新區政府缺少發展綠色物流的政策約束及引導。渤海新區成立時間短,加之我國物流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滯后,渤海新區缺乏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來有效地規范和監督企業的物流行為。③物流復合型人才匱乏。我國畢業于高校、具有專業物流理論知識的人員從事物流業的時間還相當短,因此具有綠色物流先進意識又富有實際經驗的復合型人才較少。而且渤海新區因剛剛建設,生活配套設施還不完善,也很難吸引高素質的物流復合人才。
1.3 機會(O)
①各級政府對渤海新區建設的支持。國家對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大力支持,為渤海新區的經濟發展創立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河北省“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構筑沿海經濟發展和新動力區”戰略成為渤海新區經濟騰飛的內在動力。經濟的快速增長為發展綠色物流的提供了良好的環境。②綠色物流是下一階段的發展趨勢。國際上的主流趨勢是發展綠色物流,綠色物流適應了世界社會發展的潮流,是全球一體化的需要。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通過系統化、一體化、信息化的物流監控平臺,可以更好的為發展循環經濟服務。③綠色物流可以從源頭抓起。渤海新區建立時間短,很多企業正處于建設之中,渤海新區可以利用一些政策、規定或優惠措施,要求并激勵企業從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按綠色標準規劃設計。
1.4 威脅(T)
①煤炭、化工產業比例過大。截止到2014年9月24日,黃驊港煤炭裝船累計突破10億噸。石化產業已具備了1000萬噸煉油、300萬噸重交瀝青、15萬噸TDI、63萬噸PVC和36萬噸燒堿的產業基礎。煤炭和化工都屬于高污染產業,如果對生產和物流環節處理不力,會造成極大的污染。②來自周邊港口的競爭壓力。黃驊港綜合大港的建成與周邊港口,如天津港、青島港等,在港口功能、經濟腹地、主要集疏運線路上將形成相互競爭的態勢。限于當前港口基礎設施較為薄弱,綜合服務能力較弱,黃驊港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在港口規模、吞吐能力等方面處于競爭劣勢的位置。
2 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各影響因素的權重
將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必要性作為AHP模型的總目標,將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作為決策層,各個影響因素作為方案層,通過對渤海新區政府人員、當地企業管理人員、物流專業人才等征詢意見掌握各個影響因素的重要性,然后通過AHP方法得出如表1所示結果。
3 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策略探討
通過表1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各影響因素的權重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①優勢組權重最高,說明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區位、產業、和交通優勢非常明顯。尤其是產業優勢占了非常高的權重,說明渤海新區“九大功能園區”的建設,尤其是物流園區的建設為實施綠色物流提供了最堅實的基礎。渤海新區政府應為物流園區引進實力雄厚的物流公司,為園區其他產業的發展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綠色的物流服務。②劣勢組權重位居第二,其中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觀念相對滯后是阻礙綠色物流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政府應從自身做起,重視綠色物流,把建設綠色、清潔的新區作為重要任務來抓。另外,綠色物流觀念的宣傳、監督、控制也是發展綠色物流的關鍵。③機會組權重最低,說明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機會并不是非常突出。但是,因為新區的很多企業都剛剛建立,政府應該通過制度和激勵并舉的方法要求企業把綠色物流規劃在企業的建設和發展中。④在威脅組,石化和煤炭對發展綠色物流是非常大的障礙,其權重在各個要素中排名第三。因此,渤海新區政府必須加大對石化和煤炭產業的監控力度,尤其是石化的生產物流、運輸物流以及煤炭的運輸、倉儲物流,必須進行實時監控,防患于未然。
4 結論
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優勢、劣勢并存,但只要政府部門增強綠色物流意識并加以宣傳,劣勢也可以轉化為優勢。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機會和威脅并存,如果政府加強對各個企業的監管力度,威脅也會消失。政府也應該加強政策傾斜并注重物流人才培養,為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王長瓊.綠色物流[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11-15.
[2]李琰,陳元.榆陽區發展綠色物流的SWOT分析及戰略選擇[J].科技管理研究,2012(6):41-44.
[3]尹新.基于綠色物流發展鐵路運輸的探討[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0(03).
摘要: 論文在對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進行SWOT分析的基礎上,通過AHP確定發展綠色物流的各個影響因素的權重,
關鍵詞: 綠色物流;SWOT分析;AHP;策略探討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33-0023-02
0 引言
滄州渤海新區成立于2007年7月,是河北省舉全省之力打造的重要沿海戰略增長極。目前,渤海新區正處于大規模的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煤炭物流、石化物流、房地產物流、人民生活需求的物流均在迅速增長,但經濟的高速增長又不能破壞環境,因此,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有很大必要性。本文在對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進行SWOT分析的基礎上,通過AHP確定發展綠色物流的各個影響因素的權重,進而幫助其選擇發展策略。
1 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SWOT分析
1.1 優勢(S)
①區位優勢。渤海新區地處環京津、環渤海中心地帶,是環渤海經濟圈和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節點,服務京津冀一體化的區位優勢獨特、戰略地位突出。渤海新區擁有廣闊和縱深的腹地,以黃驊港港口為龍頭,其腹地呈60角擴展,黃驊港腹地可延伸覆蓋到冀中南、魯西北、豫北、晉西南、陜西、寧夏、內蒙等廣大地區,面積近80萬平方公里。渤海新區土地面積廣闊,價格低廉。②產業優勢。渤海新區立足土地資源優勢,按照綠色、循環、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新區重點建設了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園區、港城產業園區、中捷石化產業園區、黃驊汽車產業園區、南大港生態產業區、羊二莊物流園區、中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排河海洋經濟產業區、黃驊港綜合保稅區等“九大功能園區”,已聚集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冶金裝備、商貿物流等主導產業為支撐,以新材料、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的現代臨港產業體系。③交通優勢。渤海新區的黃驊港地處渤海灣穹頂處,已建成20萬噸級深水航道和萬噸級以上泊位25個,是環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長性的深水億噸綜合大港,也是中西部和京津冀地區的重要出海口。公路和鐵路網規劃建設日漸完善,為現代物流的起步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1.2 劣勢(W)
①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觀念相對滯后。渤海新區成立至今只有七年的時間,新區領導的工作重心是招商引資,而九大功能園區的建設僅處于起步階段,新區開拓者們無暇顧及環保的問題,也沒有強烈的意識要發展綠色物流。②渤海新區政府缺少發展綠色物流的政策約束及引導。渤海新區成立時間短,加之我國物流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滯后,渤海新區缺乏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來有效地規范和監督企業的物流行為。③物流復合型人才匱乏。我國畢業于高校、具有專業物流理論知識的人員從事物流業的時間還相當短,因此具有綠色物流先進意識又富有實際經驗的復合型人才較少。而且渤海新區因剛剛建設,生活配套設施還不完善,也很難吸引高素質的物流復合人才。
1.3 機會(O)
①各級政府對渤海新區建設的支持。國家對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大力支持,為渤海新區的經濟發展創立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河北省“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構筑沿海經濟發展和新動力區”戰略成為渤海新區經濟騰飛的內在動力。經濟的快速增長為發展綠色物流的提供了良好的環境。②綠色物流是下一階段的發展趨勢。國際上的主流趨勢是發展綠色物流,綠色物流適應了世界社會發展的潮流,是全球一體化的需要。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通過系統化、一體化、信息化的物流監控平臺,可以更好的為發展循環經濟服務。③綠色物流可以從源頭抓起。渤海新區建立時間短,很多企業正處于建設之中,渤海新區可以利用一些政策、規定或優惠措施,要求并激勵企業從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按綠色標準規劃設計。
1.4 威脅(T)
①煤炭、化工產業比例過大。截止到2014年9月24日,黃驊港煤炭裝船累計突破10億噸。石化產業已具備了1000萬噸煉油、300萬噸重交瀝青、15萬噸TDI、63萬噸PVC和36萬噸燒堿的產業基礎。煤炭和化工都屬于高污染產業,如果對生產和物流環節處理不力,會造成極大的污染。②來自周邊港口的競爭壓力。黃驊港綜合大港的建成與周邊港口,如天津港、青島港等,在港口功能、經濟腹地、主要集疏運線路上將形成相互競爭的態勢。限于當前港口基礎設施較為薄弱,綜合服務能力較弱,黃驊港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在港口規模、吞吐能力等方面處于競爭劣勢的位置。
2 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各影響因素的權重
將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必要性作為AHP模型的總目標,將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作為決策層,各個影響因素作為方案層,通過對渤海新區政府人員、當地企業管理人員、物流專業人才等征詢意見掌握各個影響因素的重要性,然后通過AHP方法得出如表1所示結果。
3 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策略探討
通過表1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各影響因素的權重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①優勢組權重最高,說明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區位、產業、和交通優勢非常明顯。尤其是產業優勢占了非常高的權重,說明渤海新區“九大功能園區”的建設,尤其是物流園區的建設為實施綠色物流提供了最堅實的基礎。渤海新區政府應為物流園區引進實力雄厚的物流公司,為園區其他產業的發展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綠色的物流服務。②劣勢組權重位居第二,其中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觀念相對滯后是阻礙綠色物流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政府應從自身做起,重視綠色物流,把建設綠色、清潔的新區作為重要任務來抓。另外,綠色物流觀念的宣傳、監督、控制也是發展綠色物流的關鍵。③機會組權重最低,說明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的機會并不是非常突出。但是,因為新區的很多企業都剛剛建立,政府應該通過制度和激勵并舉的方法要求企業把綠色物流規劃在企業的建設和發展中。④在威脅組,石化和煤炭對發展綠色物流是非常大的障礙,其權重在各個要素中排名第三。因此,渤海新區政府必須加大對石化和煤炭產業的監控力度,尤其是石化的生產物流、運輸物流以及煤炭的運輸、倉儲物流,必須進行實時監控,防患于未然。
4 結論
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優勢、劣勢并存,但只要政府部門增強綠色物流意識并加以宣傳,劣勢也可以轉化為優勢。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機會和威脅并存,如果政府加強對各個企業的監管力度,威脅也會消失。政府也應該加強政策傾斜并注重物流人才培養,為渤海新區發展綠色物流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王長瓊.綠色物流[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11-15.
[2]李琰,陳元.榆陽區發展綠色物流的SWOT分析及戰略選擇[J].科技管理研究,2012(6):41-44.
[3]尹新.基于綠色物流發展鐵路運輸的探討[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