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瑾+殷曉松+許毅濤
摘 要:東京龍腦香(Dipterocarpus retusus Blume)又稱為越南龍腦香,大喬木,高約45m,具白色芳香樹脂,產云南東南部,西藏東南部,為東南亞熱帶雨林的標志樹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種。[1,2]該文通過對其種子進行采集,研究不同光照和土壤水分對其種子發芽率及出苗情況的影響,解決東京龍腦香在人工繁育方面存在的技術難題,旨在為今后東京龍的遷地保護、種群恢復及開發利用等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關鍵詞:東京龍腦香;人工育苗技術;研究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1-96-02
李仙江位于云南省南部,屬紅河水系,為其一級支流。流域位于北緯22°23′~24°55′、東經100°24′~102°22′之間。李仙江發源于云南省南澗縣寶華鄉石丫口山,在云南省境內河道長473km,天然落差1790m,流域面積19309km2。李仙江流域屬南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冬季溫暖,夏季濕潤多雨。2003年以前江兩岸有大片的以東京龍腦香(又叫越南龍腦香)為標識的熱帶雨林,故稱龍腦香熱帶雨林,李仙江的龍腦香熱帶雨林物種十分豐富,有很多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如標識種東京龍腦香、東京桐、桫欏、大葉木蘭、河內坡壘、滇南風吹楠等,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近年來,由于經濟快速發展、特別是隨著流域水電站的開發建設,原來人跡罕至的李仙江流域原始熱帶雨林修通了公路,大片熱帶雨林被砍伐種植橡膠、香蕉等經濟作物,熱帶雨林數量急劇減少,生存環境破壞,導致嚴重的水土流失和物種消失,致使區域生態平衡失調,社會經濟發展受阻。
本文通過對李仙江流域東京龍腦香樹種進行采集,并對其人工繁育技術進行研究,旨在通過人工育苗,修復建設水電站所破壞的熱帶雨林植被,并為今后東京龍的遷地保護、種群恢復及開發利用等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1 種子采集與運輸
在云南江城縣曲水鄉土卡河李仙江江岸的天然林中,選擇干形通直、粗壯,胸徑20cm以上,種子結實較好,無明顯病蟲害的東京龍腦香作為母樹,于2007年、2008年1月人工采集其中部和中下部位結實良好的種子,或收集母樹下散落不久、成熟、新鮮的種子。
龍腦香科樹種種子容易喪失發芽力,因此種子采下后用竹、藤編織的容器盛裝種子,并分層用不同濕度的苔蘚或河沙保存,迅速運回基地播種。
2 人工育苗
2.1 苗圃地概況 育苗租用江城縣加禾鄉農戶的土地進行,育苗地點距采種地點約100km,年平均氣溫20.4℃,最冷月平均氣溫14℃,最熱月平均氣溫28.5℃,極端最高氣溫39.2℃,年均相對濕度77%,年降雨量約1 700mm,日照時數1 820~1 960h。選擇開闊、向陽、通風和光照條件較好的地塊育苗。
2.2 育苗基質 苗床建于溫棚內,基質選用沙質壤土、腐殖土、珍珠巖和鋸木屑,比例為3∶3∶2∶1,基質配好后應加總重量0.5%的多菌靈可濕粉劑,充分混合均勻,并用3 000倍吡蟲啉噴淋防蟲。
2.3 田間試驗
2.3.1 不同光照對種子發芽率的影響 用不同規格的遮陽網對苗圃地的小苗床進行遮陰,遮光強度分別為80%、60%、40%和20%,制作出光照強度為20%(B1)、40%(B2)、60%(B3)和80%(B4)的苗床。種子運回后直接播在苗床上,每個小苗床播種500顆種子,設4個重復。播種后每天適時澆水,保證土壤含水率在60%左右,并保持苗床通風。
2.3.2 不同土壤水分對種子發芽率的影響 將苗圃地的土壤磨細,噴灑不同量的水,并用土壤水分監測儀對苗床的土壤水分進行檢測,保證各苗床的土壤含水率分別為20%(C1)、40%(C2)、60%(C3)和80%(C4)。種子運回后播在用同一規格遮陽網遮蓋土壤水分含量不同的苗床上,每個小苗床播種500顆種子,設4個重復。播種后每天各苗床適時適量澆水,保證各苗床土壤含水率不變,并保持苗床通風。
2.4 田間管理 幼苗出土后,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打開遮陽網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后,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幼苗長到10~15㎝高時就可以移栽。幼苗主根發達,側根須根較少,移植較困難,最好用營養杯或塑料袋育苗。移栽前先準備好營養袋及營養土,營養袋選寬高比為20cm∶25㎝為好,營養土選比較肥的壤土、中粗河沙及鋸末,以4∶1∶2的比例混合,加入適量有機肥拌勻裝袋,把種苗移栽于營養袋正中即可,移栽后澆透水并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當苗高達30~40cm時即可野外定植。
3 結果和分析
播種后一般在5d會有種子發芽,15d內發芽完成。因此調查不同光照和土壤水分對發芽率的影響可在15d后進行。在播種15個月后,隨機抽取各苗床100株苗木進行生長量的調查。
3.1 不同光照條件下種子的發芽情況 東京龍腦香種子在光照強度為20%、40%、60%和80%的條件下,發芽率分別為69%、67%、34%和9%,表明在光照強度為20%時發芽率最高,光照強度為80%時發芽率最低。
3.2 不同土壤水分下種子的發芽情況 東京龍腦香種子在土壤水分為20%、40%、60%和80%的條件下,發芽率分別為21%、46%、64%和12%,土壤含水率60%時發芽率最高為64%,土壤含水率80%時發芽率最低為12%。
3.3 苗木生長情況 在播種15個月后,苗木平均高度達58cm,地徑達0.98cm。
4 結果與討論
(1)東京龍腦香為龍腦香科植物,是熱帶雨林優勢樹種,東京龍腦香在光照強度為20%,土壤含水率60%的條件下,發芽率最高,發芽后生長良好,在播種15個月后,苗木高度可達58cm,地徑可達0.98cm。
(2)東京龍腦香樹種的種子屬于頑拗型種子[3,4],具有含水量高、壽命短、不耐脫水、不耐貯藏等特點。當種子含水量低于12%~31%時,就會失去發芽能力,這類樹種的種子應在采收后盡快播種或盡量縮短運輸時間,播種后應保證苗床遮蔭率達80%,土壤含水率在40%~60%之間,并保證良好的通風,才能達到較高的發芽率。
(3)人工繁育和栽培是促進東京龍腦香快速恢復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采用人工育苗,野外遷地栽培是保護物種、修復生態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8.
[2]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植物主題數據庫·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
[3]連輝明,曾令海,何波祥,等.龍腦香科樹種引種育苗技術研究[J].廣東林業科技,2005,21(2):35-37.
[4]Simmathiri Appanah,Jennifer M. Turnbull. A Review of Dipterocarps Taxonomy,ecology and silviculture. Indonesia:CIF or,1998.74. (責編:吳祚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