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美國:學生數據收集完全透明化
美國教育部近日發布了一項新的學校和地區指導方案,關于如何讓父母和學生更好地了解學校搜集了哪些學生數據,以及這些數據是如何使用的。
在美國教育部隱私技術服務中心頒布的指導方案中,要求學校和地區主動告知是如何使用學生數據的。美國教育部隱私技術服務中心是教育利益相關者了解和學生數據相關的數據隱私、保密和安全措施的一站式來源。新的指導方案建議學校和區域為家長提供以下信息:搜集哪些學生信息?為什么要搜集這些信息?這些信息是如何保護的?會向第三方分享任何個人信息嗎?如果有,向誰分享了?因為什么原因分享?家長如果對數據操作有問題,他們應該聯系誰? (中國教育報)
2美國:兒童“讀屏時間”過長或致識別情緒
能力下降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兒童接觸電子屏幕的時間越來越長,可能會導致識別情緒能力的下降。該項研究發表于期刊《計算機在人類行為研究中的應用》,證明了在五天里沒有接觸任何科技產品的六年級學生比一直使用手機和電腦的學生更容易讀懂人類情緒。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之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著名學者格林菲爾德表示,現在很多學校都急于將平板電腦引入學生的學習中,卻并沒有注意到其負面作用。希望這個研究能夠給這些學校敲響警鐘,避免學生失去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以及過度沉溺于手中的屏幕。(光明日報)
3北京:學生和家長可參評教師師德
近日,北京東城區宣布將每年9月確定為該區“師德師風建設月”,并劃出師德紅線,涵蓋思想、工作、行為三方面。該區還將實施全員師德培訓工程,按照規定,如果新教師未參加師德培訓或者培訓不合格將不能上崗,在職教師師德培訓不合格,年度績效考核將不合格。今后,如果教師行為失范,將在職稱評審、評優評先中被一票否決。如果一所學校一學年發生一起情節特別嚴重地違反師德行為或連續發生兩起違反師德行為的事件,該校在綜合評價評優評先中將被一票否決。該區教師還做出承諾,共同抵制收取學生、家長禮物等有違師德的行為。 (北京日報)
4青島:中考將實行分數制與等級制并行錄取
青島中考改革歷經一波三折后,終于有了定論。從2012級學生開始,青島中考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考試成績以分數和等級(分ABCDE五個等級)兩種形式呈現,思想品德、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3個科目以等級(分及格、不及格兩個等級)形式呈現。中考總分由原來的665分調至780分。普通高中學校統一招生實行按8個科目總分從高到低擇優錄取,總分相同的考生按學科等級組合擇優錄取。首先通過語文數學英語等級組合擇優錄取;如果語文數學英語等級相同,再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等級組合擇優錄取;如果物理化學生物等級也相同,最后通過歷史地理等級組合擇優錄取。 (齊魯晚報)
5上海:高考改革后高中將現大規模走班教學
國慶長假之后,部分上海的中學生領到了一把小鑰匙,用來管理學校為其新安裝的書包箱。每個書包箱都配有編號和鑰匙,與學生的學號一一對應,平時學生可以把書包及不用的書本放在箱子內,上課時攜帶該課所需書本即可。據悉,此舉是學校為應對未來“大走班”的局面而提前做的準備。在九月份公布的上海高考改革方案中,之前的文理分科和“3+1”模式被打破,學生可在語數外之外再選擇3門科目參與考試。根據這個方案,上海高中大規模走班教學勢在必行。(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