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希望用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引導大家共同加入環保隊伍,我的主題是《我們要做環保志愿者》。
有夢想的人是幸福的,有夢想的中國是充滿希望的。每一個中國人都向著這個夢想努力奮斗,便是在締造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人在自然中生長,綠是自然的顏色。綠色是多么的寶貴啊!我們作為地球村的一員,草木蔥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我們的綠色環保夢。今天我們站在這里,站在國旗下。這個夢伴隨我們不斷成長。微風輕拂,陽光普照,我沉迷于夢中,和大家一起點亮綠色中國夢,從做一名環保志愿者開始。
有這樣一個環保志愿者,他一直在保護地球、保護環境的道路上志愿行走,他就是“中國民間環保第一人”—朱再保爺爺。1983年開始倡導環境教育,是岳陽市中小學環保教育首創者。熟悉朱爺爺的人,都有一個感覺,那就是—他很忙。他自己也說,他常年奔波在馬路上,夏天沒有在家吹過風扇,冬天沒有在家烤過火爐。他大部分退休工資及獲國內外獎項的獎金都用在環保事業上。8年來,分三批次先后在鐵山水庫畔協調40多戶農民退耕還林1250畝,組織環保志愿者植樹18萬株,并將此地命名為“生命源林”。“生命源林”每年吸收二氧化碳近3300噸,可獲得經濟價值至少1000萬元以上。為了傳播生態文明,為了孩子們的未來,為了我們的綠色環保夢,今年86歲高齡的朱爺爺用他的一生詮釋著一個合格的環保志愿者。
熱衷公益事業,默默奉獻余熱的古稀老人劉雄輝爺爺,也是一名環保志愿者。他告訴我們,一顆小小紐扣電池隨意棄入大自然,可以污染60萬升水,它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自1996年退休以后,他堅持收集廢舊電池、廢電板,并發動學生收集,自己出錢設獎勵資金開支近7000元,收集廢舊電池等近5000斤。18年如一日,劉爺爺天天穿行于岳陽城區的大街小巷,撿IC卡、收廢舊電池、鏟“牛皮癬”;深入福利院做義工,慰問孤寡老人;做文明勸導員,攙扶老弱病殘人過馬路、為外地游客帶路、講解古城歷史;擔任校外輔導員、給孩子們上環保課。劉爺爺用自己的志愿服務告訴我們環保就在身邊,你我都可以成為一名環保志愿者。
如今,身在洞庭湖的我也從一個懵懂的少年成長為一名光榮的環保志愿者。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我和我的父輩們,眼看她從“湖光秋月兩相宜,遙看洞庭山水翠”,變成“洪水一大片,枯水幾條線”,到而今“草豐魚美,萬鳥齊飛”。我與我的環保朋友們,伴洞庭一起成長,恰如一樂曲,又如一華章,跌宕起伏間,喜怒哀樂恰似一首歡樂頌。2012年成為岳陽市江豚保護協會的志愿者后,我開始了解這個“水中的大熊貓”,我還與志愿者朋友一起去到采桑湖參與“留住江豚的微笑—我們在行動”活動,走訪周邊的漁民,告訴他們不使用非法手段捕魚,以免誤傷江豚;減少生活污水排放,盡量少用洗滌用品。我們的志愿團隊通過網絡微博等渠道宣傳江豚保護的緊迫性,一起來做“江豚守望者”!
我們學校的環保活動也正蓬勃興起,成立了一支有著一個響亮名字的隊伍—“希望志愿隊”。從原來的二十四人不斷壯大,發展到一百余人。肩上佩標志,用行動展示,雖是小崗位,卻承擔著大責任!為了確保同學們安全,小志愿者們在課間、午休時間,帶著志愿者的袖章出現在督查崗上,約束和規范同學們的行為。慢步輕聲、文明右行、安全活動的行為多了。為資助貧困學生,希望志愿隊隊員們踴躍捐款,看望岳陽樓區光榮院孤寡老人,留下希望志愿隊員們的忙碌身影,清理社區白色垃圾,希望志愿隊隊員在不懈地堅持著。
保護環境,踐行我們的綠色環保夢。環保看似很難,但是,環保哪兒都能做,一件小事也能環保。倘若我們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那么全國每年可節電約20億千瓦,減排二氧化碳188萬噸;倘若全國每年有10%的紙巾使用手帕代替,那么就可減少紙張消耗2.2萬噸,節能2萬噸的標準煤。我們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粒糧食,都是對環保作出的貢獻。我們都是希望志愿隊的一名環保志愿者,我們把關懷帶給周圍的人同時,也傳遞了愛心,傳播了文明,這種“愛心”和“文明”從一個人身上傳到另一個人身上,最終會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社會暖流。回到家里,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環保志愿者,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使用節能型燈具;多用肥皂,少用洗滌劑;節省紙張,回收廢紙;少吃口香糖,回收廢電池。我們要做好一名環保志愿者,高度關注地球的環保情況,廣泛學習綠色環保知識,參與到志愿者服務隊伍中去。同時,我們也要做環保志愿者的宣傳者,讓環保志愿者的隊伍不斷壯大,讓我們共同努力創造綠色校園、綠色家園、綠色地球。
你看,因為我們的行動,地球媽媽在笑了;因為我們的行動,山變得更加青了;因為我們的行動,水變得更加清澈了。我們渴望干凈的地球,渴望健康的生命,渴望綠色的家園……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創造。讓我們這群環保志愿者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各自的使命,共創綠色地球。我們相信,總有那么一天,綠色將會在全國的每一個角落閃爍著耀眼的星光!
我們驕傲,我們都是環保志愿者!
【朱群,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望岳小學大隊輔導員兼團支部書記,小學一級教師】
責任編輯/齊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