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四林
新學期伊始,有記者做了調查,有八成孩子明確表示,希望能當班干部,哪怕是一名組長或科代表也好。有家長說:“剛開學,我發現兒子回到家老是無精打采的,甚至有時連作業都不愿意做,細問之下,原來他被‘罷官了。” 為了讓孩子“當官”,有的家長不惜放下身段為孩子“跑官”,請客,送禮。
有人認為學生想當班干部會導致“名利心太重”“唯利是圖”“滋生權力欲”等不良傾向或行為。其實,這完全是以成人的心態和道德標準來評價孩子的選擇,把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和個人偏向誤以為是品德問題。學生想當班干部是其發展過程中的正當心理需求,也是其發展過程中的興趣展露與嘗試。班級之所以要選班干部,是要形成班級核心,以班干部的突出表現帶動其他同學,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孩子在做班干部過程中,既能鍛煉自己的能力,又能培養自己為集體服務的責任感。因此,孩子想當班干部,無可厚非。
然而,當前社會上個別家長和孩子卻以另一種心態來看待當班干部,認為當班干部有權力,有面子。為此,有些家長使出渾身解數,通過請客、送禮來為孩子“跑官”。從表面上看,家長似乎很有能量,能幫助孩子擺平關系,實現孩子“當官”的夢想。但是,這種運作對孩子的今后發展會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尤其是對孩子的心理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首先,損害孩子自尊和自信的健康發展。中小學階段是青少年自尊和自信建立與發展的重要時期。良好的自尊和自信應該建立在個人內在的品質和能力上,而不是外在的附屬物或關系上,比如家庭經濟狀況、父母聲望等。依賴于后者所形成的自尊和自信往往并不穩定,失去的可能性更大,所帶來的傷害或痛苦更大。家長可以鼓勵、支持孩子去積極競選班干部,因為當選也是一種有能力的表現,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自尊和自信。但是,家長如果為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和自信而不惜放下身段為孩子“跑官”,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孩子要么落選,怪家長不給力,情緒低落;孩子要么當選,但因為不是靠自己奮斗得來的,所以抬不起頭,同學也會排斥自己。與其這樣,家長還不如放手。
其次,誤導孩子對規則的認識和遵守。青少年是社會規則、道德和責任認識與接受的關鍵期。班干部的競選過程本身就蘊含著社會規則的遵守和責任的擔當,是一個規則教育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有助于孩子認同班集體,產生積極的班級歸屬感,從而塑造積極向上的班風,而且有助于孩子對更廣闊層面的社會道德和法律的認可與接納,從而順利融入社會。但是,家長的“跑官”打破了孩子對這種規則的正面認識和信任,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覺。他們會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家長擺不平的事情、走不通的關系,任何規則都是可以逾越的,結果對任何事或人沒有了敬畏心理。一個孩子如果帶著這種心態步入社會,那后果將是可怕的。
最后,剝奪孩子獲取成功的喜悅。孩子的成長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成功的喜悅是激勵孩子發展的重要源泉與動力。當然,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奮斗而獲得成功,才是最刻骨銘心的,才是最值得驕傲與自豪的。若干年以后,奮斗歷程仍然能夠與他人津津樂道地分享。家長為孩子“跑官”,省去了孩子的努力與拼搏,也讓孩子失去了對成功與榮譽的向往。若干年以后,當孩子回憶起此事時,他感到的可能是后悔,甚至對當年的行為感到羞愧。家長的越俎代庖,讓孩子難以品味到靠拼搏所帶來的那份欣喜之情。
家庭財富對孩子的成長是一把“雙刃劍”。過去,中國人經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就是指貧困對孩子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和鍛煉。時過境遷,當前中國大多數家庭都已經擺脫了貧困,一些家庭甚至已是富裕之家。然而,財富一方面為孩子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物質保障,另一方面也可能讓孩子喪失奮斗的意志與拼搏的目標。在貧困的家庭,父母更多是通過自身的艱苦奮斗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但是對于富裕的家庭來說,只有那些對財富的使用具備更高智慧與能力的家長,其家庭財富對孩子的發展才是一種有利的資源;而那些對財富的使用缺乏智慧的家長,其家庭財富對孩子的發展可能是一種桎梏。
可憐天下父母心。天下沒有哪個家長不愛自己的孩子,沒有哪個家長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優秀。家長此心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身為家長,他們也要與孩子一起成長,敢于放手讓孩子自我飛翔,而不是一切包辦代替。畢竟,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最終都需要依靠他自己的鍛煉和實踐。
引領孩子過好當班干部這一關,老師也有責任。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研究發現,老師對孩子的積極期望與關注能夠明顯提高孩子能力。因為孩子在感受到老師的積極期望之后,會形成一種激勵與動力,從而促使自己達到老師的期望水平。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在以班級為單位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在班級中選取各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作為班干部,并寄以積極期望與高度關注,既可以促進班干部向老師預期的方向與水平發展,又可以樹立表率,營造良好學風、班風,形成有組織、有核心的班集體。
老師通過組織全班同學進行班干部競選活動,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班級歸屬感、榮譽感和責任感。與此同時,老師也可以通過制定規則和組織活動來樹立自己的威望,為今后開展班級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如果老師容忍了家長們“跑官”,那么他在學生心目中就會留下不良的印象,教育工作就難以有效開展。
責任編輯/劉 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