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貴生
嚴格把握程序提升公文處理水平
文/黃貴生
公文處理工作是辦公室工作的重要內容。公文處理水平直接體現辦公室工作的服務態度、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更重要的是影響單位機關和領導干部的工作效率、作風、權威。在工作實踐中,桃源縣委辦嚴格把握工作程序,做好公文處理工作。
公文從起草到完成它的現實效用,最后立卷歸檔,都要經過若干必不可少的工序,在公文處理的過程中,這些工序組成一個先后有序、環環相扣、首尾相連的整體,這就是公文的處理程序。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主要從以下3個方面把握公文處理程序。
(一)撰寫準確,體現意圖。公文辦理準確是公文質量的基本要求,也是第一位的要求。如草擬和審核公文,從思想內容、篇章結構、遣詞造句到標點符號,都必須嚴格把關,杜絕差錯,任何一個細微的差錯都會產生不良影響,甚至可能導致工作上的失誤和政治上的被動。特別是在工作中,作為一名文秘人員,起草校核公文時,要緊貼領導思路,撰寫的公文要充分體現意圖,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執行領導的決策部署。
(二)辦理及時,傳遞政策。公文處理必須嚴格把握時效要求,任何一件公文的辦理都有一個期限,有的甚至有一個最佳辦理時機。公文處理工作要善于把握時機,抓住“火候”,既不能延時誤事,也不能盲目超前。近幾年來,我們積極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工作制度,形成了一套科學、便捷的公文處理流程圖,確保公文處理的每個環節緊密相連,及時、有效地傳遞了政策。
(三)管理嚴格,確保安全。要堅持嚴格管理,做到專人負責,對文件進行妥善保管,保證不丟失、不損壞。同時,遇到涉密文件,在公文處理的各個環節上都要嚴格執行保密規定,保證黨和國家的秘密不泄露。
作為一名合格的文秘工作人員,要嚴格把握審核程序,做到制發的公文精簡高效、依法依規、貼近民意。我們主要從以下3個方面把握公文審核關。
(一)前置把關,精簡公文。精簡公文,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進入辦文程序前,對來文單位擬制的文件初稿,把握好前置關口,做到制發的文件著力于解決實際問題,力戒形式主義。我們明確規定,沒有行文必要性和可行性的,不行文;貫徹上級文件精神,沒有新的具體措施,僅表態性的或照抄照搬的,不行文;已開會做了部署研究的,可電話或當面議定的事項,不行文;凡是部門的工作,部門自己能夠解決問題的,不以縣委或縣委辦行文。通過前置把關,今年以來,公文數量同比減少35%,提升了公文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二)法制審查,依法依規。黨的機關所制發的公文在思想內容上必須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符合國家法律法規,體現黨委的決策意圖。近年來,我們將縣委或縣委、縣政府聯合制發的各類規范性文件全部納入法制審查范圍,在送領導會簽前,一律先送縣政府法制辦和縣委法治辦把關,涉及重大法律政策方面的文件時,還要報送縣法律法規審查小組審查;在領導會簽完畢后,我們還及時將文件送市委辦和市委法治辦進行規范性文件備案,有效避免了本級黨委制發的文件與現行法律法規和上級的政策相沖突。
(三)內容核準,貼近民意。一名稱職的文秘人員,在文件內容校核時,一方面要考慮文件的文字語言貼近民意,不打官腔,符合群眾“口味”。另一方面,制定的政策、措施要充分尊重民意,符合基層實際情況。平時工作中,我們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決策和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要文件,堅持調查研究,充分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力爭各項決策符合實際情況、符合群眾意愿,做到科學、合理。
公文作為領導管理工作的工具,是領導實施決策的產物。在公文處理過程中,桃源縣委辦還加強公文的督辦,有效地實現政令暢通和工作落實,切實做到提質、提速、提效。具體做好以下3個方面:
(一)細化承辦催辦。近年來,桃源縣委辦在規范辦文方面,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對承辦催辦工作作了嚴格、明確的規定,確保公文辦理和操作的流程有章可循。通過細化文件的承辦催辦,確保文件處理及時。
(二)強化督辦通報。平時工作中,對涉及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和領導關注的重點問題等方面重要文件,聯合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室,對工作進展情況,組織開展專項督辦。今年來,圍繞實施縣委作風建設“百千萬”工程,對縣級領導領辦的160件實事項目,我們建立了項目進度臺賬,針對進度較慢的項目,及時進行了跟蹤督辦,確保了重要工作 “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對工作不到位、任務未完成的,我們及時以《縣委督查通報》的形式在全縣公開通報情況。
(三)新增回訪調研。今年以來,我們結合改進干部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系列規定,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重大決策事項等方面的重要文件,積極開展回訪調研。例如,我們制定的《中共桃源縣委桃源縣人民政府關于集聚發展要素進一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決定》文件,文件下發后,我們及時邀請縣住建局等單位有關人員圍繞文件執行效果,實地調查研究,掌握一線情況。通過開展回訪調研,形成調研成果,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依據,促進了工作有效落實。
(作者系中共桃源縣委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