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震
21世紀,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逐步表現為文化的競爭。企業文化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成為競爭力的基石和決定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因素。特別是對于我們煤炭企業來說,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我們在生產經營和企業管理上,與其他行業有著明顯的區別。那么,我們的企業文化又該如何建立和實施呢?以下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和建議。
在現實中,當提到企業文化建設時,往往有些員工會認為那是高層的事、領導的事,把企業文化僅僅局限于高層文化、形象文化,這是片面的。我們說,企業文化并非只是高層的一己之見,也并非只是形象文化,而是整個企業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只有得到大家參與和認同的企業文化,才是最有價值的企業文化。因此,我們的企業,在制定企業文化的時候,企業高層管理者應該創造各種機會讓全體員工參與進來,共同探討企業的文化,讓每個員工都清楚地知道公司的企業文化是什么,為什么要樹立這樣的文化,我們每個人又應如何改變觀念,使自己的工作與文化相結合等等。只有在思想上提高了認識,明確了目標,才能為下一步企業文化的制定和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企業的各項制度都規范著某方面工作或某些崗位的工作,這些制度交織起來使得企業里每名員工各司其職、每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以促成企業目標的實現。同樣的,沒有了制度,企業文化也只能是空中樓閣,難以創建。所以,煤炭企業在制定企業文化時,應該首先建立一個專門的企業文化部門,負責按照企業文化的精神,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規章制度包括對企業文化的具體實施進行一定的督導和監察。使廣大員工既有價值觀的導向,又有制度化的規范。對于我們煤炭企業來說,在制定企業文化的時侯,一定要著力從體制、機制上解決長期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注重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相結合,與管理人性化相結合,即以制度為準繩,通過人文管理來落實制度,實現制度與文化理念的對接,從而把企業精神、經營理念與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廣大員工的精神動力和自覺行動,滲透到管理的全過程之中,逐步建立起責任明確、科學規范、公平合理的考核機制,從精神文明、標準化上下崗、遵紀守法、職業道德、工作質量等各個方面加強內部管理,規范職工行為,優化管理體系,并本著全面、客觀、公正的原則,量化評分,逐日統計,按月匯總并將當月打分情況上墻公布,接受群眾監督,工作表現好,業績突出的員工,可根據單位實際情況進行工資的二次分配,獎優罰劣,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員工的潛能,幫助員工增強生存和發展能力,使員工真正感受到企業的關愛。
企業文化是一種動態文化,要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升華。當然,在企業新戰略的實施中,新戰略與企業文化之間可能會出現各種矛盾沖突。所以要適應企業發展戰略實施的需要,就應該階段性地對當前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果進行評估、總結和不斷地創新,使企業文化的形式更加多樣化,達到與企業發展戰略相匹配,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企業文化向著更高層次邁進,為企業的發展創造強大的競爭優勢。
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在于要讓文化經歷從理念到行動、從抽象到具體、從口頭到書面的過程,要得到員工的理解和認同,最終轉化為員工的日常工作行為。因此,企業文化的制定一定要注重它的可操作性,要得到全體員工的認同。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形成有效的人性化的激勵和約束機制,為員工提供良好的自我實現的工作氛圍和發展機會,使員工在企業中受到重視和尊重,其工作成績受到認可和贊賞,培養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并激發起創造性,引導員工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利潤和價值。
有一位企業家說過一句話:企業企業,沒有了人,就成了止業。這位企業家對企業中人的重要性的理解可謂精辟。人是企業的主宰和命運,同樣,企業文化也不能脫離人的因素而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作為煤炭企業,我們更要以真正維護廣大員工的根本利益的人本化管理理念為核心,牢固樹立以情感人、情感建家的思想,用人本的管理感召人,用優美的環境熏陶人,用和諧的氛圍凝聚人,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給員工提供一個健康、舒適、和諧、向上的工作環境,讓員工順心、舒心、安心,最終達到對企業忠心、熱心、關心的目的,最終為企業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