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廷
滬港通終于出來了,然而A股市場見光死的魔咒一直沒有改變,周一成為了本周行情的轉折點,那些受益于滬港通的個股如醫藥,白酒等紛紛走出了高開低走的走勢,而過去兩周一直處于調整的創業板指數本周卻走出了連續收陽的走勢,市場變化之快,讓很多投資者措手不及。
但我們上周已經預先想到了,滬深股市天量后震蕩的情況一直存在,已經提醒了投資者,更多的關注新興產業個股。本周剛好有多個消息刺激,一個是核電項目的加速審批,另外一個是互聯網大會的召開,這些都給題材股帶來了刺激,雖然在操作上依舊比較難把握,但是未來的方向還是比較明確的,經濟結構需要轉型,投資者結構也在轉型,各路資金目前還處于入市的狀態,對于大的格局要把握后,震蕩不改長線趨勢。
從過去兩年大盤股和小盤股輪動的節奏看,我們認為目前是布局成長股較好的時機,特別是重組預期強烈的小市值公司。
之前很多轉型的小公司重組無法繼續推進的重要原因就是價格問題,市場對于殼公司的追捧導致股價短期大幅飆升,按照20日均價的九折進行轉讓,重組方無法接受,新的上市公司重組辦法下周一開始實施,可以按90日或者120日的均價作為基準進行增發收購,這樣拉長時間周期來看不少公司的股價漲幅其實不大,收購價進入了重組方可以接受的區間,所以下周開始有可能出現一批公司停盤重組的情況,無形中會提升市場對于小股票的風險偏好,從而使創業板迎來新的一輪反彈。在未來的行情操作中,對于行情節奏的把握比判斷指數的漲跌可能更為重要,畢竟在一輪牛市行情中,大小盤股輪流漲才是正常的。
最后我們來說說新三板,新三板一開始就是注冊制、低門檻、高包容,把組織交易的事情交給主辦券商,把價值判斷的事情交給市場,這符合納斯達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只是嚴格的退市制度還有待完善,自律監管還有待加強。
我們認為,新三板在前一兩年快速擴容后會進入規范發展期,進入門檻和維持門檻都會被市場化地抬高,有進有出將成為常態。目前新三板掛牌公司雖然總市值合計僅為1813.48 億元,但是掛牌數量已達到1193家位居各板之首。新三板信息技術類企業最多,達到455 家,占比38.1%。其次是工業和材料類,分別為349 家和161 家。接下來,就是要做好交易制度的設計,引進更多的投資者,使市場的成交更加活躍。受益于新三板高速發展的主要有兩類企業,一類是園區類企業,包括中關村、東湖高新、張江高科、蘇州高新、南京高科等,另一類是創投或者參股創投企業,如大眾公用、魯信創投、同方股份、海泰發展等。上述兩類企業都值得長期跟蹤,尋找投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