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道付,劉亦紅,王正林
(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安徽 馬鞍山 243061)
目前,冶金生產單位在年底生產淡季時,會對生產線進行產能或工藝的改造,以滿足下一年度生產產能和工藝的需要,而這些項目共同的特點是工期比較緊,大多數在一個月或一個半月工期,其中在軋線工藝改造過程中,液壓管道的安裝和沖洗時間需約20d,往往是制約技改工期進度的關鍵。按照目前施工的方法,會因為土建基礎和設備安裝不能同時進行,工期矛盾,而無法確保技改項目按期投產,影響了生產單位生產計劃的安排和下年度任務的安排,從而造成生產單位的經濟損失。為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施工單位在土建基礎完成后,在設備安裝階段投入大量的人員,加班加點組織施工,這樣雖然多數技改工程工期能趕上,但投入的勞動力資源超量,且加班加點會造成勞動人員工作效率低下,進而導致施工成本增加。
南鋼高線粗中軋機及減定徑機組改造工程于2009年12月5日停產至2010年1月5日恢復生產,共歷時工期30d。根據工藝配置要求,需將上料平臺和粗中精軋軋機基礎兩側高架工作平臺和部分沖渣溝連續墻進行拆除新建,上料平臺區域設備及粗中軋區域設備全部更新改造,其中軋機由原有1臺立軋和13臺平軋機布置的工藝,改造成平-立交替軋機布置生產工藝,共新建18臺軋機及其配套的液壓系統,新建軋機基礎混凝土工作量為18500m3,液壓管道配管1500m。

圖1 保護裝置設置示意圖

圖2 保護裝置設置3D示意圖

圖3 液壓管道敷設空間示意圖

圖4 腳手架及保護裝置設置示意圖
該工藝是在軋線液壓系統與軋機基礎同步實施時,提前安裝完畢液壓設備和策劃液壓管道敷設路徑,并根據液壓設備相關外觀尺寸,用型材做成保護裝置后,架設設備基礎模板腳手架,并合理預留出液壓管道敷設的路線上的管道施工作業空間,支撐完善基礎模板,在軋機基礎鋼筋綁扎期間和混凝土澆筑后養護期間同時進行液壓管道系統的安裝施工,從而解決了軋機基礎與液壓管道系統安裝不能同步施工的難題,為液壓管道沖洗提供了必要時間。

圖5 保護裝置C向放大3D圖

圖6 支撐腳手架搭設示意圖

圖7 液壓配管與基礎同步施工示意圖
按圖1、圖2:根據施工圖紙分別就位液壓油站和液壓閥臺,并結合液壓油站和液壓閥臺的外形尺寸,分別制造出保護裝置(一)和保護裝置(二)。

圖8 液壓配管與基礎同步施工3D示意圖

圖9 液壓配管與基礎同步施工示意圖
按圖3:根據就位的液壓油站和液壓閥臺再結合液壓管道最終接口的設備布置尺寸,設置液壓管道敷設時的路徑和液壓管道敷設時的縱橫向及標高的三維尺寸和所需施工的空間。
按圖4、圖5:分別根據被保護的液壓設備設置保護裝置(一)、(二)的保護面積,結合腳手架立桿的軋機基礎承重布置要求,設置保護裝置(一)、(二)的型鋼立柱的數量及型鋼橫梁的布置數量和間距并鋪設保護鋼板,完成保護裝置(一)、(二)的頂部覆蓋,確保被保護的液壓設備在軋機基礎施工時不受到損傷,保護裝置(一)、(二)的型鋼立柱與鋼橫梁采用連接螺栓(一)進行連接,保護鋼板與鋼橫梁通過連接螺栓(二)進行連接,采用螺栓連接主要是為保護裝置(一)、(二)更方便組合與拆卸,以及不需此裝置時型鋼材料的再利用,合理的進行材料資源使用。
按圖6:根據液壓設備的安裝就位位置及液壓管道敷設的路線,充分計算軋機基礎腳手架立柱和橫桿的受力要求,使腳手架立桿和橫桿在滿足液壓管道作業要求的前提下,分別設置腳手架立桿和橫桿的設置位置及間距,確保在腳手架支撐安全的前提下預留出液壓管道施工的有效空間。
按圖7、圖8、圖9:腳手架立桿和橫桿按要求搭設完畢后,液壓管道和液壓油站、液壓閥臺在軋機基礎的模板和鋼筋施工期間以及軋機混凝土澆筑后養護期間進行以上液壓系統的施工,在軋機設備就位后馬上就可以進行液壓管道的沖洗,為液壓管道系統沖洗和調試提供了充足的時間。
南鋼高線粗中軋機及減定徑機組改造工程中采用了本方法工藝。實際運用證明1500m液壓管道與軋機設備基礎同步施工,充分利用了土建混凝土基礎保養時間,使整個改造工期從58d減少到了30d,創造了原有軋線工程建設的記錄,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得到了業主單位和監理單位的高度贊揚。
[1]GB50231-2009,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9.
[2]GB50235-2010,工藝金屬管道工程施工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0.
[3]GB50387-2006,冶金機械液壓、潤滑管道和氣動設備工程安裝驗收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
[4]GB50205-2001,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1.
[5]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