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王凡,中共四川省委黨校黨建教研部主任,教授,四川 成都 610072。
〔摘要〕成都市新都區在總結黨代表提案制的基礎上,創新實施黨員提案制,有效拓展基層黨員參與黨內事務、聯系服務群眾的渠道和途徑,充分保障黨員的表達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為黨內民主建設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關鍵詞〕黨員;提案制;探索;民主;黨的建設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8048-(2014)04-0061-03
2003年以來,成都市新都區以公推直選、黨務公開、黨代會常任制等為主要內容,全面推進基層黨內民主,在全國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2013年7月,新都區在總結推行黨代表提案制的基礎上,創新實施黨員提案制,進一步拓展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渠道,積極探索實現基層黨內民主的有效途徑和形式。
《黨章》規定,黨員有對黨的工作提出建議和倡議的權利。《黨員權利保障條例》也明確:黨員有權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黨組織、上級黨組織直至中央的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議和倡議。黨組織要支持和鼓勵黨員對黨的工作提出建議和倡議。對于黨員的建議和倡議,黨組織應當認真聽取、研究,合理的應當采納;對改進工作有重大幫助的,應對提出建議和倡議的黨員給予表揚或者獎勵。黨員提案制,是指基層黨組織借鑒人大議案和政協提案的做法,鼓勵和引導廣大基層黨員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建議,積極參與基層黨務、政務,并按要求對黨員所提事項認真受理和落實的一項制度。
一、黨員提案制的主要做法
搭建“三級”機構,健全黨員提案工作體系。成立區黨員提案工作領導小組,在區黨代表聯絡辦公室設立黨員提案工作室,負責全區黨員提案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日常事務。鎮(街道)及系統黨(工)委、村(社區)及基層單位黨(總)支部分別建立黨員提案工作室,負責本區域、本行業范圍內黨員提案的受理、交辦、回復等日常事務。按照“有場所辦公、有專人負責、有專柜管理、有專帳記錄、有制度上墻”的“五有”標準,有效利用黨員活動陣地,統一標識標牌及其他室內外布置,完善各項制度規定,建設規范化服務型黨員提案工作室。全區首批建立了25個規范化黨員提案工作室,為開展黨員提案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規范“四大”流程,提升黨員提案辦理質量。制發《新都區關于開展黨員提案制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新都區黨員提案制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規范提案受理、交辦、承辦、答復等流程環節,細化各環節的責任主體、職責要求和工作時限。各黨員提案工作室建立提案管理臺賬,對所受理的提案逐一登記造冊,全程監控、動態管理。黨員提案自受理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完成交辦,承辦單位自收件之日起30天內辦理完畢,最長不超過60天。制發《黨員提案單》、《黨員提案辦理征詢意見表》,健全黨員提案反饋評價機制。
配套“四項”制度,增強黨員提案保障能力。建立黨員聯系制度,村(社區)“兩委”5職干部每人分別聯系3名黨小組長,1名黨小組長聯系3名黨員,1名黨員聯系3名群眾。建立黨員列席村級“三會”制度,經黨員申請,村(社區)黨組織批準,黨員可列席村“兩委”會、村(居)民代表大會、村(居)民議事會。建立日常培訓制度,通過集中學習、網絡培訓、自學等方式定期對黨員進行輪訓,著力提高黨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提案的撰寫質量。建立評優激勵制度,結合黨員積分臺賬管理、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黨員民主評議等工作,把黨員的參與率、提案的撰寫率、提案的辦結率和滿意率等作為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進行日常考核的重要內容。組織開展“優秀黨員提案”、“先進黨員提案辦理單位”等評選表彰活動,激發黨員撰寫提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提案辦理單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通過黨員提案這一有效載體,成都市新都區拓寬了基層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渠道,激發了黨員參政議政熱情,提高了基層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水平,有效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推動了基層黨內民主的進一步發展。
二、推行黨員提案制的幾點思考
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推進黨內民主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實行黨員提案制,能夠充分保障黨員的表達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有效拓展基層黨員參與黨內事務、聯系服務群眾的渠道和途徑,從而健全黨內民主生活,為黨內民主建設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1.黨員提案制可以成為尊重黨員主體地位的重要載體
中國共產黨是由千百萬黨員組成的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黨,黨的基本性質決定了黨員是黨的主人,是黨的工作、事業及黨的建設的主體。黨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尊重黨員主體地位是發展黨內民主的理論基石和邏輯起點,無論是完善黨內民主制度,拓展黨內民主渠道,還是豐富黨內民主內容,提升黨內民主質量,都必須把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作為基本出發點和重要歸宿。但是,在黨內現實生活中往往只強調黨員無條件地貫徹黨的決策的義務,而忽視黨員以多種直接的或間接的方式參與黨的決策的權利,相當一部分黨員是很難感受到自己的主體地位的,也自然難以發揮黨員的主體作用。這就需要不斷建立和完善保障黨員主體地位的制度機制,積極探索發揮黨員主體作用的途徑,不斷拓展發揮黨員主體作用的渠道。通過黨員提案這一有效載體,從制度和機制上保障了黨員經常性參政議政的渠道,為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找到了一種較好的實現形式。
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使所有黨員都能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意見,關鍵在于用制度推動提案制走向常態化。從新都的實踐看,一是要建立健全黨員提案反饋評價機制,黨員提案辦結后,書面回復辦理結果,當面征詢提案人意見建議,一定要做到件件有回應、件件有著落;二是建立黨員議事提案目標考核、問詢督察、征詢反饋、獎懲激勵等一系列長效機制,確保此項工作逐步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三是建立日常培訓制度,通過集中學習、網絡培訓、自學等方式定期對黨員進行輪訓,著力提高黨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提案的撰寫質量。
2.黨員提案制可以成為黨代表提案制的重要基礎
實行黨代會代表提案制的直接目的,是為了讓黨代表在任期內有一個制度化的參政議政通道,從而更好地發揮其在各級黨代會中的重要作用。長期以來,黨代表有“三手代表”之說,即開會之前與領導握握手,開會時舉舉手,開完會揮揮手,代表職責就算履行完了,黨代表的參政機會和議政深度遠不如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盡管2004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就明確提出了“建立黨的代表大會代表提案制度”的要求,十八大又進一步強調,深化縣(市、區)黨代會常任制試點,實行黨代會代表提案制。但由于思想認識、體制機制等原因,黨代表提案制仍停留在一些地方的試點階段。
新都區黨員提案制的探索,打造了一個從提案提出、受理,到提案辦理、宣傳的立體平臺。一是提案主體多元化。提案的主體可以是黨員,也可以是黨小組;可以個人單獨提出,也可以多人聯名提出。二是提案辦理公開化。承辦單位由分管領導把關,涉及重大事項的提案由主要領導親自主抓。黨員提案工作室定期公開提案受理、辦理情況,對群眾關心、關注的重點提案全程公開,提升提案辦理的透明度。三是提案管理動態化。黨員提案工作室建立提案管理臺賬,與提案承辦單位和負責人建立雙向溝通聯系渠道,對所受理的提案逐一登記造冊,動態管理。四是提案宣傳聯動化。通過區委—基層黨(工)委—基層黨支部三級聯動大力宣傳黨員提案制工作,利用報紙、網絡、手機短信、宣傳欄等多種宣傳載體,提高黨員群眾知曉率。
黨員提案制借鑒黨代表提案制的做法,充分發揮黨員在黨內生活中的主體作用,從制度層面保障黨員權利,暢通黨員意愿表達渠道,是暢通黨員參政議事渠道,行使黨員民主權利的有效形式,為推進黨代表提案制打下了堅實基礎。
3.黨員提案制可以成為基層黨組織的組織生活的重要形式
黨內組織生活制度,是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監督的有效方式,也是黨內生活正常運轉、有序開展的根本保障。但目前黨內組織生活制度大多流于形式,普遍存在著不經常、不認真、不嚴肅的問題。這既有制度執行不嚴,落實不夠的原因;更有形式陳舊,方法簡單等問題。時代的發展、形勢的變化,要求不斷創新黨的組織生活的內容,找準開展組織活動的著力點,盡量貼近黨員、貼近實際、貼近工作,提高組織生活的針對性實效性。要求不斷創新黨的組織生活的形式,使活動形式更富有時代氣息,更好地為內容服務,提高組織生活的吸引力感染力。
從新都的實踐看,黨員對本地、本單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以及黨的建設的意見建議,均可通過黨員提案的形式向所在的黨(總)支部提出。并且黨員提案交辦工作實行分級負責,歸口管理。黨(總)支部黨員提案工作室受理提案的交辦,一般性事務由黨(總)支部批轉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辦理;涉及區域內的重大事項,提交村(社區)“兩委”會(支委會)、黨員大會或村(居)民議事會討論,提出辦理意見;超出黨(總)支部職權范圍的提案,可將提案轉交至上級黨(工)委黨員提案工作室。黨員提案制成為創新基層黨組織的黨內組織生活的重要形式,從而有效提高組織生活的針對性實效性。
4.黨員提案制可以成為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的突破口
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是黨的性質和宗旨所決定的,同時也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總要求、總目標。隨著形勢的變化,我們黨許多行之有效的群眾工作方法逐漸“失靈”,即所謂“老辦法不管用,軟辦法不頂用,硬辦法不能用”。面對新的形勢,群眾工作對象更加多樣化,群眾工作內容更加豐富,群眾工作環境越來越復雜。中央要求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堅決糾正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切實解決脫離群眾的問題、服務群眾不到位的問題、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下大力氣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聯系群眾、服務群眾,首先就是要貼近群眾、貼近基層、貼近一線。廣大黨員本來就生活在群眾中間,最了解群眾所急所需所盼。黨員提案的受理、交辦、承辦、答復過程,就是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過程。新都區開展黨員提案制一年多來,共收集各類黨員提案318件,涉及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規劃建設、教育、醫療、生態文明建設以及黨的建設等8大方面。參與提案撰寫的黨員1200余人,收到意見建議500余條,經審查立案185件,已辦結156件,辦結率84%,滿意率95%以上。只有打通這“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情況掌握在基層、問題解決在基層、矛盾化解在基層、工作推動在基層、感情融洽在基層,才能使黨的執政基礎更加堅實牢固。
【責任編輯:陳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