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泉州++張遠霞
摘要:對荊州市春色葉樹種的種類、生長狀況、配置方式、顏色表現等進行了調查與分析,結果表明:荊州市春色葉樹種資源較少,主要來源于9科(薔薇科、木犀科、樟科、苦木科、槭樹科、小檗科、石榴科、金縷梅科、無患子科)13屬(石楠屬、梅屬、李屬、女貞屬、木犀屬、槭樹屬、石榴屬、樟屬、南天竹屬、臭椿屬、欒樹屬、檵木屬、小檗屬)14種(桂花、石楠、香樟、臭椿、紫葉李、雞爪槭、石榴、紫葉桃、南天竺、金葉女貞、紅檵木、紫葉小檗、紅葉石楠、欒樹)。春色葉樹種的主流色系有紅、黃兩大類別,其中呈紅色系的樹種有紫葉李、雞爪槭等;呈黃色系的樹種有香樟、金葉女貞等。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了荊州市園林綠化在春色葉樹種資源開發與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善措施。該研究結果對充分利用春色葉樹木來提升荊州市園林植物景觀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荊州市;春色葉樹;資源調查
收稿日期:20131128
作者簡介:張泉州(1978—),男,湖北荊州人,工程師,主要從事風景園林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圖分類號:S7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1005404
1引言
春色葉樹種即春季新發枝葉的嫩葉呈現顯著紅、紫紅、黃等不同葉色的樹種。例如欒樹、桂花、石楠、臭椿、垂柳、樸樹、香樟等[1~11]。有些常綠樹的新葉不限于春季發生,一般稱為新葉有色類,但為方便起見,這些也通稱為春色葉樹種[2]。春色葉樹在園林綠化中,主要用于扮靚、點綴園林景觀,在花壇、花境、花池、草坪綠地、庭院、公園、風景區中,能夠創造出優美的色調。因此,園林工作者極為重視春色葉樹種的應用[3]。春色葉樹種的觀賞效果盡管較短,但為人所注意的歷史也比較長。如早在南北朝時期,古詩中就有“關樹抽紫葉,塞草發青芽”[12]田的詩句(南朝粱·沈約《有所思》),古詩中關于“鵝黃嫩綠”等的詩句更是代有所見,數量巨大[13]。春色葉樹種的合理選擇與應用,會為城市林業、生態城市建設增添有價值的植物素材,并且豐富人的視覺,體現以人為本的園林植物造景理念。
隨著季節的變化,植物在樹形、色彩、葉叢疏密和顏色等方面也會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在園林中可形成豐富的景觀效果,給游人在不同視覺,不同觀賞特性等方面增添游性。而在視覺藝術中,色彩往往給人留下第一印象,常常具有先聲奪人的魅力。人們觀察物體時,視覺神經對色彩的反應最快,其次是物體的形狀,最后才是物體表面的質感和細節。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色彩美的追求也越來越強烈,并成為現代生活中的一種時尚。運用色彩不僅是美術創作或制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種技能,而且是園林藝術創作中不可缺少的知識[14]。
春色葉片色彩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遺傳、生理、環境條件、栽培措施,甚至病蟲害,都可能造成植株葉色的改變。但只有葉片非綠色的變化穩定而有規律,才是形成彩葉的必要條件。遺傳多樣性是春色葉樹種葉片顯色的基礎,如紫葉李、紫葉小檗等,其葉片顏色受其基因的控制。樹木生長所處的環境條件與葉色中色素的合成有密切的關系,如氣溫下降、晝夜溫差加大、日照縮短、土壤干旱等生態條件的變化,會使葉片中葉綠素的合成受阻或中止。但是其他色素如胡蘿卜素、葉黃素、花青素、類胡蘿卜素會相對增多,這樣,葉片顏色就會發生相應變化[3~15]。如當花青素含量多時葉片呈現紅色,當葉黃素含量多時,葉片呈現黃色[3]。
作為一個優良的春色葉樹種,應具備下列基本條件:新發出的嫩葉絢麗奪目,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形態優美、葉色期長,有一定觀賞期;生長勢強,新發出的嫩葉生長健壯;適應性強、抗逆性強、易成活,在各種惡劣環境條件下均能生長[4、16]。例如,在所選的調查點中,應用較多的春色葉樹種有香樟、桂花、紅葉石楠等。隨著人類社會對生態環境建設的關注熱情不斷高漲,人們對園林綠地樹種的多樣性選擇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為了在綠化人居環境的基礎上進一步美化生活、豐富景觀,春色葉樹種的選擇與應用已成為當今國際范圍內風景園林建設中的時尚潮流。各國園林部門對春色葉樹木的造景加倍重視。
現在在國內許多城市已經開始重視春色葉樹種資源,同時針對這方面做了研究。但與國外應用現狀相比,我國春色葉樹種資源的開發和應用面臨的問題非常嚴峻。我國擁有豐富的園林植物資源,除了少數已被栽培之外,其他的一些重要的野生種尚未充分開發利用,如鹽膚木、衛矛、黃連木等。如果僅僅滿足于我國春色葉樹種資源豐富的表面優勢上,意識不到現存困難和危機,我們就只能擁有豐富的資源、輝煌的歷史,很多優良的春色葉樹種資源只能停留在未被利用狀態,而不能真正推廣應用和形成產業[14]。
春色葉樹種的恰當選擇與應用,在增強景觀效應的審美情趣中具有畫龍點睛的視覺功能。然而荊州在這方面尚沒有做過專門的研究。因此,本文通過對荊州市春色葉樹種資源進行調查與分析,摸清荊州市春色葉樹種資源現狀,對今后營造春季植物景觀的樹種選擇和配置提供參考,以滿足荊州市創建山水園林城市的需要,對與促進荊州城市園林綠化的發展,創造多樣景觀,保持可持續發展等有重要的價值。
2材料與方法
2.1調查地點
本次調查地點為荊州市文湖公園、中山公園、三國公園、長江大學(東校區、西校區、城中校區)、荊州職業技術學院、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沙市大學、湖北省國土資源學院、金鳳廣場,以及江津路、北京路等荊州城區的主干道。
2.2調查時間
2013年3月上旬至4月上旬對荊州市春色葉樹種資源進行調查。根據季節序列依次是:石楠、桂花、雞爪槭、香樟等。
2.3調查方法內容
調查內容包括春色葉樹種的種類、生長狀況、配置方式、顏色表現等,然后記錄并拍照,最后加以比較分析。在調查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荊州市春色葉樹種資源的利用狀況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看法。
3結果與分析
3.1荊州市校園春色葉樹種資源概況統計
據調查結果統計,荊州市春色葉樹種資源有9科13屬14種,其中喬木9種、灌木5種。其種植方式以片植、列植、叢植、基礎種植為主,少數樹種孤植。
荊州市春色葉樹種的主流色系有紅、黃兩大類別。荊州市春色葉中呈紅色系的樹種有香樟、紫葉李、雞爪槭等;呈黃色系的樹種有香樟、金葉女貞等。
3.1.1荊州市校園春色葉樹種資源概況統計
荊州市校園春色葉樹種有13種,其中喬木、灌木比例分別為61.5%、38.5%。其中喬木有桂花、石楠、香樟、臭椿、紫葉李、雞爪槭、石榴、紫葉桃;灌木有南天竺、紅葉石楠、紅檵木、紫葉小檗、金葉女貞(表1)。春色葉主要以紫紅色與紅色為主,黃色只占其中一小部分。樹種的整體生長狀況良好,種植方式以片植、叢植、基礎種植為主,孤植較少。而像香樟、桂花則多作為行道樹,豐
3.1.3荊州市小區春色葉樹種資源概況統計
荊州市小區春色葉樹種有9種,其中喬木22.2%、小喬木33.3%、灌木44.5%。春色葉主要以紫紅色與紅色為主。喬木的代表種有桂花、香樟;小喬木的代表種有紫葉李、雞爪槭;灌木的代表種有紅檵木、紅葉石楠等。樹種的整體生長狀況良好,種植方式以片植、基礎種植為主,少量列植、叢植。紅葉石楠、紅檵木、金葉女貞在草坪上做基礎種植(表3)。
表3荊州市小區春色葉樹種資源概況統計
編號樹種喬木或灌木顏色生長狀況配置方式周邊情況01桂花喬木紅色一般片植路旁02香樟喬木黃色、紅色良好列植路旁03紫葉李喬木紅色良好片植草坪04雞爪槭喬木紅色良好片植草坪05紫葉桃喬木鮮紅良好片植道路旁06紅葉石楠灌木紅色良好基礎種植花壇07紅檵木灌木紫紅色良好基礎種植花壇08紫葉小檗灌木紫紅色良好基礎種植花壇
3.1.4荊州市公園春色葉樹種資源概況統計
荊州市公園春色葉樹種有10種,其中喬木、灌木比例分別為60%、40%。其中喬木有桂花、香樟、紫葉李、雞爪槭、石榴、紫葉桃;灌木有紅葉石楠、紅檵木、紫葉小檗、金葉女貞。春色葉主要以紫紅色與紅色為主,黃色較少。樹種的整體生長狀況良好,種植方式有片植、列植、基礎種植。香樟、桂花則多作為行道樹。而紅葉石楠、紅檵木等作基礎種植與路邊、花壇或草坪。雞爪槭、紫葉李成片種植于草坪上(表4)。
3.1.5荊州市春色葉樹種資源應用頻率
由表5可以看出,紫葉李、紅葉石楠、桂花、金葉女貞、紫葉小檗、香樟、雞爪槭、紅檵木的應用頻率相當高,達到了70%以上;而紫葉桃、南天竺的應用頻率較高,達到了40%~50%;其余的石楠、石榴、臭椿、欒樹的應用頻率均在30%以下,應用頻率較小。
3.2荊州市春色葉樹種植物學分類
據調查結果顯示,荊州市春色葉樹種資源有9科(薔薇科、木犀科、樟科、苦木科、槭樹科、小檗科、石榴科、金縷梅科、無患子科)13屬(石楠屬、梅屬、李屬、女貞屬、木犀屬、槭樹屬、石榴屬、樟屬、南天竹屬、臭椿屬、欒樹屬、檵木屬、小檗屬)14種(桂花、石楠、香樟、臭椿、紫葉李、雞爪槭、石榴、紫葉桃、南天竺、金葉女貞、紅檵木、紫葉小檗、紅葉石楠、欒樹)(表6)。
3.3春色葉樹種的配置方式與應用狀況
荊州市春色葉樹種的配置方式主要有片植、列植、叢植、基礎種植以及孤植。其中以片植、列植、基礎種植為主,叢植與孤植相對較少。雞爪槭、紫葉李、紫葉桃、以片植為主,達到了成林的規模,營造出較有氣勢的景觀;香樟、桂花則多作為行道樹列植,在道路兩側形成兩道亮麗的風景線;少量香樟與臭椿孤植,作為景觀的中心點;南天竹的叢植既豐富了景觀色彩,又活躍了園林氣氛;金葉女貞、紫葉小檗、紅檵木、紅葉石楠以基礎種植為主,其株叢緊密且耐修剪。這些樹種的基礎種植與綠色基礎種植相互搭配構成美麗的鑲邊、字符、圖案等,特別是在綠色草坪背景下的基礎種植,往往將彩葉植物襯托得更加美麗。
2014年1月綠色科技第1期4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
春色葉樹種的選擇與應用是否科學合理將直接關系到整個春季植物景觀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整個景觀的生態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的有效發揮。因此,合理選擇春色葉樹種是春季植物景觀營造的重要部分。本文對荊州市春色葉樹種資源進行統計分析,為荊州市生態園林建設提供依據。荊州市自然條件優越,但春色葉樹種較少,根據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得知荊州市春色葉樹種資源情況,涉及9科13屬14種。還有很多優良的春色葉樹種資源還未被開發利用,如鹽膚木、黃連木等。春色葉樹種的主流色系有紅、黃兩大類別。荊州市春色葉中呈紅色系的樹種有香樟、紫葉李、雞爪槭等;呈黃色系的樹種有香樟、金葉女貞等。
4.1荊州市春色葉樹種在應用上存在的問題分析
近年來,荊州市城市綠化事業蒸蒸日上,城市和近郊的生態環境逐漸得到改善;但由于自然條件的制約,從美化角度衡量,與“園林化”要求尚有較大差距,作為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春色葉樹雖然得到了應用,但仍受到一定的限制,其在園林造景中的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荊州市春色葉樹種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品種單一,色彩單調。調查表明,荊州市大多數城市綠化美化中春色葉樹用得最多的是香樟、桂花、紅檵木,其嫩葉的顏色為紅色或紫紅色,品單一,色彩單調。
(2)植物配植上無特色,千篇一律,常規樹種過多,樹種單調。春色葉樹在植物種類配植中缺乏藝術性,無一定的色彩對比和層次變化,顯得呆板,更體現不出其獨特的效果。
(3)野生春色葉樹種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未受到重視。例如山麻桿、石楠等觀賞價值高的樹種基本上處于忽略狀態。
在選擇春色葉樹種時應注意:本地春色葉樹種的適應性較外地春色葉樹種強,連續分布或廣布春色葉樹種的適應性較間斷分布或窄域分布的春色葉樹種強;生態幅度廣的春色葉樹種的適應性較生態幅度窄的春色葉樹種強;在群落中的優勢春色葉樹種較非優勢春色葉樹種強。毫無疑問,應當特別注意選擇那些適應性較強的春色葉樹種。
荊州市春色葉植物多數種類種植較少,降低了樹種觀賞價值。因此積極開展現有綠化樹種,改造和引進一些適應荊州市自然環境條件且特點突出的新的春色葉樹種,已成為園林綠化有待解決的問題。
4.2改進措施
根據荊州地處華中南北過渡地帶,臨江而居的環境
3結果與分析
3.1荊州市校園春色葉樹種資源概況統計
據調查結果統計,荊州市春色葉樹種資源有9科13屬14種,其中喬木9種、灌木5種。其種植方式以片植、列植、叢植、基礎種植為主,少數樹種孤植。
荊州市春色葉樹種的主流色系有紅、黃兩大類別。荊州市春色葉中呈紅色系的樹種有香樟、紫葉李、雞爪槭等;呈黃色系的樹種有香樟、金葉女貞等。
3.1.1荊州市校園春色葉樹種資源概況統計
荊州市校園春色葉樹種有13種,其中喬木、灌木比例分別為61.5%、38.5%。其中喬木有桂花、石楠、香樟、臭椿、紫葉李、雞爪槭、石榴、紫葉桃;灌木有南天竺、紅葉石楠、紅檵木、紫葉小檗、金葉女貞(表1)。春色葉主要以紫紅色與紅色為主,黃色只占其中一小部分。樹種的整體生長狀況良好,種植方式以片植、叢植、基礎種植為主,孤植較少。而像香樟、桂花則多作為行道樹,豐
3.1.3荊州市小區春色葉樹種資源概況統計
荊州市小區春色葉樹種有9種,其中喬木22.2%、小喬木33.3%、灌木44.5%。春色葉主要以紫紅色與紅色為主。喬木的代表種有桂花、香樟;小喬木的代表種有紫葉李、雞爪槭;灌木的代表種有紅檵木、紅葉石楠等。樹種的整體生長狀況良好,種植方式以片植、基礎種植為主,少量列植、叢植。紅葉石楠、紅檵木、金葉女貞在草坪上做基礎種植(表3)。
表3荊州市小區春色葉樹種資源概況統計
編號樹種喬木或灌木顏色生長狀況配置方式周邊情況01桂花喬木紅色一般片植路旁02香樟喬木黃色、紅色良好列植路旁03紫葉李喬木紅色良好片植草坪04雞爪槭喬木紅色良好片植草坪05紫葉桃喬木鮮紅良好片植道路旁06紅葉石楠灌木紅色良好基礎種植花壇07紅檵木灌木紫紅色良好基礎種植花壇08紫葉小檗灌木紫紅色良好基礎種植花壇
3.1.4荊州市公園春色葉樹種資源概況統計
荊州市公園春色葉樹種有10種,其中喬木、灌木比例分別為60%、40%。其中喬木有桂花、香樟、紫葉李、雞爪槭、石榴、紫葉桃;灌木有紅葉石楠、紅檵木、紫葉小檗、金葉女貞。春色葉主要以紫紅色與紅色為主,黃色較少。樹種的整體生長狀況良好,種植方式有片植、列植、基礎種植。香樟、桂花則多作為行道樹。而紅葉石楠、紅檵木等作基礎種植與路邊、花壇或草坪。雞爪槭、紫葉李成片種植于草坪上(表4)。
3.1.5荊州市春色葉樹種資源應用頻率
由表5可以看出,紫葉李、紅葉石楠、桂花、金葉女貞、紫葉小檗、香樟、雞爪槭、紅檵木的應用頻率相當高,達到了70%以上;而紫葉桃、南天竺的應用頻率較高,達到了40%~50%;其余的石楠、石榴、臭椿、欒樹的應用頻率均在30%以下,應用頻率較小。
3.2荊州市春色葉樹種植物學分類
據調查結果顯示,荊州市春色葉樹種資源有9科(薔薇科、木犀科、樟科、苦木科、槭樹科、小檗科、石榴科、金縷梅科、無患子科)13屬(石楠屬、梅屬、李屬、女貞屬、木犀屬、槭樹屬、石榴屬、樟屬、南天竹屬、臭椿屬、欒樹屬、檵木屬、小檗屬)14種(桂花、石楠、香樟、臭椿、紫葉李、雞爪槭、石榴、紫葉桃、南天竺、金葉女貞、紅檵木、紫葉小檗、紅葉石楠、欒樹)(表6)。
3.3春色葉樹種的配置方式與應用狀況
荊州市春色葉樹種的配置方式主要有片植、列植、叢植、基礎種植以及孤植。其中以片植、列植、基礎種植為主,叢植與孤植相對較少。雞爪槭、紫葉李、紫葉桃、以片植為主,達到了成林的規模,營造出較有氣勢的景觀;香樟、桂花則多作為行道樹列植,在道路兩側形成兩道亮麗的風景線;少量香樟與臭椿孤植,作為景觀的中心點;南天竹的叢植既豐富了景觀色彩,又活躍了園林氣氛;金葉女貞、紫葉小檗、紅檵木、紅葉石楠以基礎種植為主,其株叢緊密且耐修剪。這些樹種的基礎種植與綠色基礎種植相互搭配構成美麗的鑲邊、字符、圖案等,特別是在綠色草坪背景下的基礎種植,往往將彩葉植物襯托得更加美麗。
2014年1月綠色科技第1期4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
春色葉樹種的選擇與應用是否科學合理將直接關系到整個春季植物景觀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整個景觀的生態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的有效發揮。因此,合理選擇春色葉樹種是春季植物景觀營造的重要部分。本文對荊州市春色葉樹種資源進行統計分析,為荊州市生態園林建設提供依據。荊州市自然條件優越,但春色葉樹種較少,根據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得知荊州市春色葉樹種資源情況,涉及9科13屬14種。還有很多優良的春色葉樹種資源還未被開發利用,如鹽膚木、黃連木等。春色葉樹種的主流色系有紅、黃兩大類別。荊州市春色葉中呈紅色系的樹種有香樟、紫葉李、雞爪槭等;呈黃色系的樹種有香樟、金葉女貞等。
4.1荊州市春色葉樹種在應用上存在的問題分析
近年來,荊州市城市綠化事業蒸蒸日上,城市和近郊的生態環境逐漸得到改善;但由于自然條件的制約,從美化角度衡量,與“園林化”要求尚有較大差距,作為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春色葉樹雖然得到了應用,但仍受到一定的限制,其在園林造景中的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荊州市春色葉樹種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品種單一,色彩單調。調查表明,荊州市大多數城市綠化美化中春色葉樹用得最多的是香樟、桂花、紅檵木,其嫩葉的顏色為紅色或紫紅色,品單一,色彩單調。
(2)植物配植上無特色,千篇一律,常規樹種過多,樹種單調。春色葉樹在植物種類配植中缺乏藝術性,無一定的色彩對比和層次變化,顯得呆板,更體現不出其獨特的效果。
(3)野生春色葉樹種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未受到重視。例如山麻桿、石楠等觀賞價值高的樹種基本上處于忽略狀態。
在選擇春色葉樹種時應注意:本地春色葉樹種的適應性較外地春色葉樹種強,連續分布或廣布春色葉樹種的適應性較間斷分布或窄域分布的春色葉樹種強;生態幅度廣的春色葉樹種的適應性較生態幅度窄的春色葉樹種強;在群落中的優勢春色葉樹種較非優勢春色葉樹種強。毫無疑問,應當特別注意選擇那些適應性較強的春色葉樹種。
荊州市春色葉植物多數種類種植較少,降低了樹種觀賞價值。因此積極開展現有綠化樹種,改造和引進一些適應荊州市自然環境條件且特點突出的新的春色葉樹種,已成為園林綠化有待解決的問題。
4.2改進措施
根據荊州地處華中南北過渡地帶,臨江而居的環境
3結果與分析
3.1荊州市校園春色葉樹種資源概況統計
據調查結果統計,荊州市春色葉樹種資源有9科13屬14種,其中喬木9種、灌木5種。其種植方式以片植、列植、叢植、基礎種植為主,少數樹種孤植。
荊州市春色葉樹種的主流色系有紅、黃兩大類別。荊州市春色葉中呈紅色系的樹種有香樟、紫葉李、雞爪槭等;呈黃色系的樹種有香樟、金葉女貞等。
3.1.1荊州市校園春色葉樹種資源概況統計
荊州市校園春色葉樹種有13種,其中喬木、灌木比例分別為61.5%、38.5%。其中喬木有桂花、石楠、香樟、臭椿、紫葉李、雞爪槭、石榴、紫葉桃;灌木有南天竺、紅葉石楠、紅檵木、紫葉小檗、金葉女貞(表1)。春色葉主要以紫紅色與紅色為主,黃色只占其中一小部分。樹種的整體生長狀況良好,種植方式以片植、叢植、基礎種植為主,孤植較少。而像香樟、桂花則多作為行道樹,豐
3.1.3荊州市小區春色葉樹種資源概況統計
荊州市小區春色葉樹種有9種,其中喬木22.2%、小喬木33.3%、灌木44.5%。春色葉主要以紫紅色與紅色為主。喬木的代表種有桂花、香樟;小喬木的代表種有紫葉李、雞爪槭;灌木的代表種有紅檵木、紅葉石楠等。樹種的整體生長狀況良好,種植方式以片植、基礎種植為主,少量列植、叢植。紅葉石楠、紅檵木、金葉女貞在草坪上做基礎種植(表3)。
表3荊州市小區春色葉樹種資源概況統計
編號樹種喬木或灌木顏色生長狀況配置方式周邊情況01桂花喬木紅色一般片植路旁02香樟喬木黃色、紅色良好列植路旁03紫葉李喬木紅色良好片植草坪04雞爪槭喬木紅色良好片植草坪05紫葉桃喬木鮮紅良好片植道路旁06紅葉石楠灌木紅色良好基礎種植花壇07紅檵木灌木紫紅色良好基礎種植花壇08紫葉小檗灌木紫紅色良好基礎種植花壇
3.1.4荊州市公園春色葉樹種資源概況統計
荊州市公園春色葉樹種有10種,其中喬木、灌木比例分別為60%、40%。其中喬木有桂花、香樟、紫葉李、雞爪槭、石榴、紫葉桃;灌木有紅葉石楠、紅檵木、紫葉小檗、金葉女貞。春色葉主要以紫紅色與紅色為主,黃色較少。樹種的整體生長狀況良好,種植方式有片植、列植、基礎種植。香樟、桂花則多作為行道樹。而紅葉石楠、紅檵木等作基礎種植與路邊、花壇或草坪。雞爪槭、紫葉李成片種植于草坪上(表4)。
3.1.5荊州市春色葉樹種資源應用頻率
由表5可以看出,紫葉李、紅葉石楠、桂花、金葉女貞、紫葉小檗、香樟、雞爪槭、紅檵木的應用頻率相當高,達到了70%以上;而紫葉桃、南天竺的應用頻率較高,達到了40%~50%;其余的石楠、石榴、臭椿、欒樹的應用頻率均在30%以下,應用頻率較小。
3.2荊州市春色葉樹種植物學分類
據調查結果顯示,荊州市春色葉樹種資源有9科(薔薇科、木犀科、樟科、苦木科、槭樹科、小檗科、石榴科、金縷梅科、無患子科)13屬(石楠屬、梅屬、李屬、女貞屬、木犀屬、槭樹屬、石榴屬、樟屬、南天竹屬、臭椿屬、欒樹屬、檵木屬、小檗屬)14種(桂花、石楠、香樟、臭椿、紫葉李、雞爪槭、石榴、紫葉桃、南天竺、金葉女貞、紅檵木、紫葉小檗、紅葉石楠、欒樹)(表6)。
3.3春色葉樹種的配置方式與應用狀況
荊州市春色葉樹種的配置方式主要有片植、列植、叢植、基礎種植以及孤植。其中以片植、列植、基礎種植為主,叢植與孤植相對較少。雞爪槭、紫葉李、紫葉桃、以片植為主,達到了成林的規模,營造出較有氣勢的景觀;香樟、桂花則多作為行道樹列植,在道路兩側形成兩道亮麗的風景線;少量香樟與臭椿孤植,作為景觀的中心點;南天竹的叢植既豐富了景觀色彩,又活躍了園林氣氛;金葉女貞、紫葉小檗、紅檵木、紅葉石楠以基礎種植為主,其株叢緊密且耐修剪。這些樹種的基礎種植與綠色基礎種植相互搭配構成美麗的鑲邊、字符、圖案等,特別是在綠色草坪背景下的基礎種植,往往將彩葉植物襯托得更加美麗。
2014年1月綠色科技第1期4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
春色葉樹種的選擇與應用是否科學合理將直接關系到整個春季植物景觀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整個景觀的生態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的有效發揮。因此,合理選擇春色葉樹種是春季植物景觀營造的重要部分。本文對荊州市春色葉樹種資源進行統計分析,為荊州市生態園林建設提供依據。荊州市自然條件優越,但春色葉樹種較少,根據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得知荊州市春色葉樹種資源情況,涉及9科13屬14種。還有很多優良的春色葉樹種資源還未被開發利用,如鹽膚木、黃連木等。春色葉樹種的主流色系有紅、黃兩大類別。荊州市春色葉中呈紅色系的樹種有香樟、紫葉李、雞爪槭等;呈黃色系的樹種有香樟、金葉女貞等。
4.1荊州市春色葉樹種在應用上存在的問題分析
近年來,荊州市城市綠化事業蒸蒸日上,城市和近郊的生態環境逐漸得到改善;但由于自然條件的制約,從美化角度衡量,與“園林化”要求尚有較大差距,作為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春色葉樹雖然得到了應用,但仍受到一定的限制,其在園林造景中的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荊州市春色葉樹種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品種單一,色彩單調。調查表明,荊州市大多數城市綠化美化中春色葉樹用得最多的是香樟、桂花、紅檵木,其嫩葉的顏色為紅色或紫紅色,品單一,色彩單調。
(2)植物配植上無特色,千篇一律,常規樹種過多,樹種單調。春色葉樹在植物種類配植中缺乏藝術性,無一定的色彩對比和層次變化,顯得呆板,更體現不出其獨特的效果。
(3)野生春色葉樹種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未受到重視。例如山麻桿、石楠等觀賞價值高的樹種基本上處于忽略狀態。
在選擇春色葉樹種時應注意:本地春色葉樹種的適應性較外地春色葉樹種強,連續分布或廣布春色葉樹種的適應性較間斷分布或窄域分布的春色葉樹種強;生態幅度廣的春色葉樹種的適應性較生態幅度窄的春色葉樹種強;在群落中的優勢春色葉樹種較非優勢春色葉樹種強。毫無疑問,應當特別注意選擇那些適應性較強的春色葉樹種。
荊州市春色葉植物多數種類種植較少,降低了樹種觀賞價值。因此積極開展現有綠化樹種,改造和引進一些適應荊州市自然環境條件且特點突出的新的春色葉樹種,已成為園林綠化有待解決的問題。
4.2改進措施
根據荊州地處華中南北過渡地帶,臨江而居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