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方麗 穆震 孫穎 喬錳 張超
·病例報告·
葡行性回狀紅斑伴周圍神經病及胃癌一例
韋方麗 穆震 孫穎 喬錳 張超
作者單位:271000山東泰安,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
患者男,62歲,因雙側掌躊麻木、疼痛3個月,雙下肢環狀紅斑14 d,于2013年7月26日就診。3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手足麻木、受外界刺激后刺痛,未予診治,14 d前左側膝關節外側起米粒大小紅色丘疹,逐漸向外擴大呈環形,無痛癢,于當地診所給予維生素C、西咪替丁、葡萄糖酸鈣、病毒唑、地塞米松等藥物治療,皮疹有所消退,雙側掌躊麻木、疼痛感無改善,并伴雙手握拳困難,入院5 d前,雙下肢皮疹明顯增多、融合,并累及腹部。患者無發熱,無口腔及生殖器潰瘍。既往體健,家族中無類似病史患者。
體檢:一般情況好,各系統檢查未見異常。皮膚科檢查:雙下肢可見大小不一呈環形及多環形紅色斑,邊界清,邊緣略高起,部分皮疹連接呈木紋狀外觀。雙側手掌見不同程度肌萎縮(圖1)。實驗室及輔助檢查:血、尿常規,肝功、腎功、血糖、血電解質均正常。腫瘤標志物癌胚抗原7.17 ng/ml,全腹部CT平掃+增強:賁門占位,肝左外葉低密度灶,胸部CT:右肺多發結節灶。胃鏡:賁門腫物,組織病理:中低分化腺癌。診斷:賁門腺癌、匍行性回狀紅斑、周圍神經病。轉腫瘤科化療。
討論 匍行性回狀紅斑又稱Gammel's disease,紅斑呈同心圓狀、水紋狀、圖案狀向外擴展,累及軀干和四肢,皮疹有劇烈瘙癢,為副腫瘤性皮膚病。多數患者合并內臟惡性腫瘤,最多見于支氣管肺癌。匍行性回狀紅斑常伴發惡性腫瘤[1],亦可先于腫瘤出現匍行性回狀紅斑癥狀,也有部分匍行性回狀紅斑患者追蹤未發現惡性腫瘤[2]。未見惡性腫瘤同時伴有周圍神經病及皮膚匍行性回狀紅斑表現的報道。皮膚匍行性回狀紅斑伴有周圍神經情況要高度警惕是否存在惡性腫瘤。

圖1 患者下肢可見大小不一呈環形及多環形紅色斑,邊界清,邊緣略高起,部分皮疹連接呈木紋狀外觀
[1]許敏鴻,蔡小丹,許良杰,等.匍行性回狀紅斑一例[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5,38(7):418.
[2]許凌暉,郭燕妮,顧軍.匍行性回狀紅斑一例[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6,39(11):671.
2013-08-26)
(本文編輯:吳曉初)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4.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