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珊 舒清態 栗業
摘要:以香格里拉縣為例,利用ArcGIS軟件并以林業“二類”調查數據為基礎進行了林地分布制圖,最終形成了香格里拉縣林地分布圖,詳細探討了制圖過程及應注意的細節問題,實踐證明了ArcGIS軟件制圖功能強大,且操作方便易學,在林業制圖中有無可比擬的強大優勢。
關鍵詞:ArcGIS;二類調查;林業制圖
中圖分類號:S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1011603
1引言
自建國以來,我國林業制圖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①傳統手工描繪林業圖紙。建國初期,林業制圖主要通過人工實地調查,獲取相關林區資料,利用三角板、丁字尺、圓規等簡單工具手工繪制林區地形圖和專題圖。②50s航測技術應用于制圖,繪制了1∶10000國家地形圖,提高了制圖精度。[1]③計算機技術在我國普及以來,林業部門主要利用Auto CAD、CorelDraw、Photoshop等專業繪圖軟件制圖[2]。④近年來,林業制圖依托于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3S”技術,提高了制圖精度縮短了制圖時間,林業制圖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縱觀林業制圖發展的整個過程,人工制圖流程繁瑣、工序多,更新慢,易損壞,修改困難[1];Photoshop等軟件側重于圖像處理和平面設計,缺乏空間分析和數據處理功能,不是專業的林業制圖軟件;利用GIS的專業地理軟件,增強了可操作性和制圖的準確度,便于后續的增刪和修改,一次投入多次產出。在眾多的GIS軟件中,ESRI的ArcGIS以其出眾的地理制圖和空間分析功能獨占鰲頭。
ArcGIS是ESRI(Environment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ESRI)在全面整合了GIS與數據庫、軟件工程、人工智能、網絡技術及其他多方面的計算機主流技術之后,成功地推出了代表GIS最高技術水平的全系列GIS產品[3]。在地理制圖方面,ArcGIS提供了豐富的數據符號,多樣化的布局紙張設置,簡便的制圖范圍定義和系統的地圖標注。友好的界面和簡單易學的操作步驟使ArcGIS在林業制圖方面同樣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準備工作
2.1資料來源
云南省香格里拉縣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數據;香格里拉行政區劃圖。
2.2技術路線
使用掃描儀對行政區劃圖進行數字化及配準。對“二類”調查的小班數據在Arcgis10中進行數據處理。利用ArcGIS進行綜合制圖。
3制圖實驗步驟
3.1行政區劃圖預處理
將行政區劃圖用掃描儀輸入計算機,啟動ArcMap,打開ArcToolbox,在ArcToolbox中雙擊“數據管理工具”、“投影和變換”、“定義投影”,打開“定義投影”對話框,為掃描圖選擇“北京54”地理坐標系統和“Transverse_Mercator”投影坐標系統。
加載“地理配準”工具,添加8~10個控制點,檢查殘差,把殘差控制在1以內,選擇地理配準方法為“一次多項式(仿射)”,單擊“地理配準”“更新地理配準”,完成柵格圖像的配準(圖1)。
圖1香格里拉縣行政區劃圖及縣界
3.2“二調”小班數據處理
“二調”小班數據已完成了矢量化,在圖層中包含“土地所有權”、“地類”、“小班面積”、“優勢樹種”、“齡組”、“小班號”、“起源”等字段。為了完成香格里拉林地地類制圖,我們對“二調”數據進行以下處理。
3.2.1邊界裁剪
根據掃描配準完成的香格里拉行政區劃圖,對二調小班數據進行精確地邊界剪切,提取香格里拉縣縣界內的小班數據,形成香格里拉全縣基本面圖.shp。
3.2.2斑塊融合
根據“香格里拉全縣基本面圖.shp”可知,全縣共區劃林班3343個,平均林班面積341.5hm2,共區劃小班50771個,基本面雜亂破碎,成圖效果差。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行業標準[LY/T 1812-2009],將香格里拉的林地整合為以下7大類(表1)。
3.3地圖制圖
3.3.1符號化與樣式
根據調整過的13個地類,在ArcGIS中采用分類符號來表示不同的地類。將具有相同屬性值和不同屬性值的要素分開,屬性值相同的采用相同的符號,屬性值不同的采用不同的符號,利用不同的顏色來表達不同的要素。符號選擇的操作步驟如下:①在內容列表中選擇“香格里拉全縣基本面圖_Dissolve.shp”,右鍵選擇“屬性”,打開“圖層屬性”對話框,進入“符號系統”選項卡。②在“顯示”列表框中選擇“類別”,單擊“唯一值”——按照一個屬性值進行分類。③在“值字段”中選擇“分類”,即按照整合過的13個地類進行分類。④單擊“添加所有值”,將所有字段添加進來。⑤至此已對不同地類進行了分類,若對默認的符號樣式不滿意,可以雙擊“值”名稱前面的符號,打開“符號選擇器”對話框,可以選擇符號樣式、設置填充顏色和輪廓顏色等信息。⑥完成設置后返回“圖層屬性”對話框,單擊“確定”按鈕。符號化后的局部圖和整體如圖3。
圖3符號化后的局部圖與整體圖
3.3.2地圖編制
編制地圖時,需要考慮地圖的成圖及打印效果。同時,為了能夠制作出完美的地圖并把所有信息表達出來,需要考慮一些其他因素,如標題、圖例、指北針等如何放置、頁面的方向、比例尺如何表示等。
圖4香格里拉林地分布
地圖編制時在布局視圖中進行的,在ArcMap中單擊“視圖”“布局視圖”,單擊“自定義”“工具條”“布局”,打開“布局”工具條。具體的制圖步驟如下:①版面尺寸設置。在ArcMap主菜單中單擊“文件”“頁面和打印設置”,打開“頁面和打印設置”對話框,在“地圖頁面大小”區域中設置合適的版式,單擊“確定”。②添加制圖元素。將地圖在頁面中縮放至適宜大小并拖放到合適位置,在“插入”菜單下為地圖添加標題、指北針、比例尺。③添加圖例。在ArcMap主菜單中單擊“插入”“圖例”,打開“圖例向導”。在“地圖圖層”列表框中選擇“香格里拉全縣基本面圖_Dissolve”,將其添加到“圖例項”列表框中,設置“圖例中的列數”為2列,點擊“下一步”,更改圖例標題、顏色、大小,可以為圖裂添加邊框和背景并調整圖例各部分間的距離,還可以為圖例選擇合適的樣式。④添加經緯網。在內容列表中,雙擊“香格里拉全縣基本面圖_Dissolve”,打開“數據框屬性”對話框,切換到“格網”選項卡。單擊“新建網格”“經緯網”輸入格網名稱?!跋乱徊健薄胺胖媒浘€間隔”、“放置緯網間隔”均設為30′,生成網格(圖4)。
4結語
實踐證明,利用ArcGIS軟件對林業“二類”調查數據制圖,簡單方便易于操作,用戶可輕松的在可視化環境中進行地圖的精美設計,成圖效果好。同時,由于“二類”調查數據由人工實地勘測得到,制圖精確度也得到了保障。
隨著GIS技術在林業部門的推廣,必然會促進林業制圖及林業規劃的飛躍式發展。運用先進的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手段,對林業數據進行全新的采集和更新,進行綜合數據分析,提供豐富的空間和時間動態資源數據和豐富的圖文數表,并最終提出輔助決策方案,替代了傳統的調查、規劃和制圖手段,標志著林業技術邁上了現代化、信息化的新路程。
2014年1月綠色科技第1期參考文獻:
[1] 韋裕根.地理信息系統在廣西森林資源二類調查中的應用[J].吉林農業,2012(1):144.
[2] 涂瓊.基于ArcGIS的林業規劃3D分析與制圖[J].林業調查規劃,2012(6):19.
[3] 湯國安,楊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分析實驗教程(第二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endprint
摘要:以香格里拉縣為例,利用ArcGIS軟件并以林業“二類”調查數據為基礎進行了林地分布制圖,最終形成了香格里拉縣林地分布圖,詳細探討了制圖過程及應注意的細節問題,實踐證明了ArcGIS軟件制圖功能強大,且操作方便易學,在林業制圖中有無可比擬的強大優勢。
關鍵詞:ArcGIS;二類調查;林業制圖
中圖分類號:S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1011603
1引言
自建國以來,我國林業制圖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①傳統手工描繪林業圖紙。建國初期,林業制圖主要通過人工實地調查,獲取相關林區資料,利用三角板、丁字尺、圓規等簡單工具手工繪制林區地形圖和專題圖。②50s航測技術應用于制圖,繪制了1∶10000國家地形圖,提高了制圖精度。[1]③計算機技術在我國普及以來,林業部門主要利用Auto CAD、CorelDraw、Photoshop等專業繪圖軟件制圖[2]。④近年來,林業制圖依托于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3S”技術,提高了制圖精度縮短了制圖時間,林業制圖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縱觀林業制圖發展的整個過程,人工制圖流程繁瑣、工序多,更新慢,易損壞,修改困難[1];Photoshop等軟件側重于圖像處理和平面設計,缺乏空間分析和數據處理功能,不是專業的林業制圖軟件;利用GIS的專業地理軟件,增強了可操作性和制圖的準確度,便于后續的增刪和修改,一次投入多次產出。在眾多的GIS軟件中,ESRI的ArcGIS以其出眾的地理制圖和空間分析功能獨占鰲頭。
ArcGIS是ESRI(Environment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ESRI)在全面整合了GIS與數據庫、軟件工程、人工智能、網絡技術及其他多方面的計算機主流技術之后,成功地推出了代表GIS最高技術水平的全系列GIS產品[3]。在地理制圖方面,ArcGIS提供了豐富的數據符號,多樣化的布局紙張設置,簡便的制圖范圍定義和系統的地圖標注。友好的界面和簡單易學的操作步驟使ArcGIS在林業制圖方面同樣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準備工作
2.1資料來源
云南省香格里拉縣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數據;香格里拉行政區劃圖。
2.2技術路線
使用掃描儀對行政區劃圖進行數字化及配準。對“二類”調查的小班數據在Arcgis10中進行數據處理。利用ArcGIS進行綜合制圖。
3制圖實驗步驟
3.1行政區劃圖預處理
將行政區劃圖用掃描儀輸入計算機,啟動ArcMap,打開ArcToolbox,在ArcToolbox中雙擊“數據管理工具”、“投影和變換”、“定義投影”,打開“定義投影”對話框,為掃描圖選擇“北京54”地理坐標系統和“Transverse_Mercator”投影坐標系統。
加載“地理配準”工具,添加8~10個控制點,檢查殘差,把殘差控制在1以內,選擇地理配準方法為“一次多項式(仿射)”,單擊“地理配準”“更新地理配準”,完成柵格圖像的配準(圖1)。
圖1香格里拉縣行政區劃圖及縣界
3.2“二調”小班數據處理
“二調”小班數據已完成了矢量化,在圖層中包含“土地所有權”、“地類”、“小班面積”、“優勢樹種”、“齡組”、“小班號”、“起源”等字段。為了完成香格里拉林地地類制圖,我們對“二調”數據進行以下處理。
3.2.1邊界裁剪
根據掃描配準完成的香格里拉行政區劃圖,對二調小班數據進行精確地邊界剪切,提取香格里拉縣縣界內的小班數據,形成香格里拉全縣基本面圖.shp。
3.2.2斑塊融合
根據“香格里拉全縣基本面圖.shp”可知,全縣共區劃林班3343個,平均林班面積341.5hm2,共區劃小班50771個,基本面雜亂破碎,成圖效果差。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行業標準[LY/T 1812-2009],將香格里拉的林地整合為以下7大類(表1)。
3.3地圖制圖
3.3.1符號化與樣式
根據調整過的13個地類,在ArcGIS中采用分類符號來表示不同的地類。將具有相同屬性值和不同屬性值的要素分開,屬性值相同的采用相同的符號,屬性值不同的采用不同的符號,利用不同的顏色來表達不同的要素。符號選擇的操作步驟如下:①在內容列表中選擇“香格里拉全縣基本面圖_Dissolve.shp”,右鍵選擇“屬性”,打開“圖層屬性”對話框,進入“符號系統”選項卡。②在“顯示”列表框中選擇“類別”,單擊“唯一值”——按照一個屬性值進行分類。③在“值字段”中選擇“分類”,即按照整合過的13個地類進行分類。④單擊“添加所有值”,將所有字段添加進來。⑤至此已對不同地類進行了分類,若對默認的符號樣式不滿意,可以雙擊“值”名稱前面的符號,打開“符號選擇器”對話框,可以選擇符號樣式、設置填充顏色和輪廓顏色等信息。⑥完成設置后返回“圖層屬性”對話框,單擊“確定”按鈕。符號化后的局部圖和整體如圖3。
圖3符號化后的局部圖與整體圖
3.3.2地圖編制
編制地圖時,需要考慮地圖的成圖及打印效果。同時,為了能夠制作出完美的地圖并把所有信息表達出來,需要考慮一些其他因素,如標題、圖例、指北針等如何放置、頁面的方向、比例尺如何表示等。
圖4香格里拉林地分布
地圖編制時在布局視圖中進行的,在ArcMap中單擊“視圖”“布局視圖”,單擊“自定義”“工具條”“布局”,打開“布局”工具條。具體的制圖步驟如下:①版面尺寸設置。在ArcMap主菜單中單擊“文件”“頁面和打印設置”,打開“頁面和打印設置”對話框,在“地圖頁面大小”區域中設置合適的版式,單擊“確定”。②添加制圖元素。將地圖在頁面中縮放至適宜大小并拖放到合適位置,在“插入”菜單下為地圖添加標題、指北針、比例尺。③添加圖例。在ArcMap主菜單中單擊“插入”“圖例”,打開“圖例向導”。在“地圖圖層”列表框中選擇“香格里拉全縣基本面圖_Dissolve”,將其添加到“圖例項”列表框中,設置“圖例中的列數”為2列,點擊“下一步”,更改圖例標題、顏色、大小,可以為圖裂添加邊框和背景并調整圖例各部分間的距離,還可以為圖例選擇合適的樣式。④添加經緯網。在內容列表中,雙擊“香格里拉全縣基本面圖_Dissolve”,打開“數據框屬性”對話框,切換到“格網”選項卡。單擊“新建網格”“經緯網”輸入格網名稱?!跋乱徊健薄胺胖媒浘€間隔”、“放置緯網間隔”均設為30′,生成網格(圖4)。
4結語
實踐證明,利用ArcGIS軟件對林業“二類”調查數據制圖,簡單方便易于操作,用戶可輕松的在可視化環境中進行地圖的精美設計,成圖效果好。同時,由于“二類”調查數據由人工實地勘測得到,制圖精確度也得到了保障。
隨著GIS技術在林業部門的推廣,必然會促進林業制圖及林業規劃的飛躍式發展。運用先進的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手段,對林業數據進行全新的采集和更新,進行綜合數據分析,提供豐富的空間和時間動態資源數據和豐富的圖文數表,并最終提出輔助決策方案,替代了傳統的調查、規劃和制圖手段,標志著林業技術邁上了現代化、信息化的新路程。
2014年1月綠色科技第1期參考文獻:
[1] 韋裕根.地理信息系統在廣西森林資源二類調查中的應用[J].吉林農業,2012(1):144.
[2] 涂瓊.基于ArcGIS的林業規劃3D分析與制圖[J].林業調查規劃,2012(6):19.
[3] 湯國安,楊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分析實驗教程(第二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endprint
摘要:以香格里拉縣為例,利用ArcGIS軟件并以林業“二類”調查數據為基礎進行了林地分布制圖,最終形成了香格里拉縣林地分布圖,詳細探討了制圖過程及應注意的細節問題,實踐證明了ArcGIS軟件制圖功能強大,且操作方便易學,在林業制圖中有無可比擬的強大優勢。
關鍵詞:ArcGIS;二類調查;林業制圖
中圖分類號:S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1011603
1引言
自建國以來,我國林業制圖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①傳統手工描繪林業圖紙。建國初期,林業制圖主要通過人工實地調查,獲取相關林區資料,利用三角板、丁字尺、圓規等簡單工具手工繪制林區地形圖和專題圖。②50s航測技術應用于制圖,繪制了1∶10000國家地形圖,提高了制圖精度。[1]③計算機技術在我國普及以來,林業部門主要利用Auto CAD、CorelDraw、Photoshop等專業繪圖軟件制圖[2]。④近年來,林業制圖依托于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3S”技術,提高了制圖精度縮短了制圖時間,林業制圖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縱觀林業制圖發展的整個過程,人工制圖流程繁瑣、工序多,更新慢,易損壞,修改困難[1];Photoshop等軟件側重于圖像處理和平面設計,缺乏空間分析和數據處理功能,不是專業的林業制圖軟件;利用GIS的專業地理軟件,增強了可操作性和制圖的準確度,便于后續的增刪和修改,一次投入多次產出。在眾多的GIS軟件中,ESRI的ArcGIS以其出眾的地理制圖和空間分析功能獨占鰲頭。
ArcGIS是ESRI(Environment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ESRI)在全面整合了GIS與數據庫、軟件工程、人工智能、網絡技術及其他多方面的計算機主流技術之后,成功地推出了代表GIS最高技術水平的全系列GIS產品[3]。在地理制圖方面,ArcGIS提供了豐富的數據符號,多樣化的布局紙張設置,簡便的制圖范圍定義和系統的地圖標注。友好的界面和簡單易學的操作步驟使ArcGIS在林業制圖方面同樣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準備工作
2.1資料來源
云南省香格里拉縣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數據;香格里拉行政區劃圖。
2.2技術路線
使用掃描儀對行政區劃圖進行數字化及配準。對“二類”調查的小班數據在Arcgis10中進行數據處理。利用ArcGIS進行綜合制圖。
3制圖實驗步驟
3.1行政區劃圖預處理
將行政區劃圖用掃描儀輸入計算機,啟動ArcMap,打開ArcToolbox,在ArcToolbox中雙擊“數據管理工具”、“投影和變換”、“定義投影”,打開“定義投影”對話框,為掃描圖選擇“北京54”地理坐標系統和“Transverse_Mercator”投影坐標系統。
加載“地理配準”工具,添加8~10個控制點,檢查殘差,把殘差控制在1以內,選擇地理配準方法為“一次多項式(仿射)”,單擊“地理配準”“更新地理配準”,完成柵格圖像的配準(圖1)。
圖1香格里拉縣行政區劃圖及縣界
3.2“二調”小班數據處理
“二調”小班數據已完成了矢量化,在圖層中包含“土地所有權”、“地類”、“小班面積”、“優勢樹種”、“齡組”、“小班號”、“起源”等字段。為了完成香格里拉林地地類制圖,我們對“二調”數據進行以下處理。
3.2.1邊界裁剪
根據掃描配準完成的香格里拉行政區劃圖,對二調小班數據進行精確地邊界剪切,提取香格里拉縣縣界內的小班數據,形成香格里拉全縣基本面圖.shp。
3.2.2斑塊融合
根據“香格里拉全縣基本面圖.shp”可知,全縣共區劃林班3343個,平均林班面積341.5hm2,共區劃小班50771個,基本面雜亂破碎,成圖效果差。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行業標準[LY/T 1812-2009],將香格里拉的林地整合為以下7大類(表1)。
3.3地圖制圖
3.3.1符號化與樣式
根據調整過的13個地類,在ArcGIS中采用分類符號來表示不同的地類。將具有相同屬性值和不同屬性值的要素分開,屬性值相同的采用相同的符號,屬性值不同的采用不同的符號,利用不同的顏色來表達不同的要素。符號選擇的操作步驟如下:①在內容列表中選擇“香格里拉全縣基本面圖_Dissolve.shp”,右鍵選擇“屬性”,打開“圖層屬性”對話框,進入“符號系統”選項卡。②在“顯示”列表框中選擇“類別”,單擊“唯一值”——按照一個屬性值進行分類。③在“值字段”中選擇“分類”,即按照整合過的13個地類進行分類。④單擊“添加所有值”,將所有字段添加進來。⑤至此已對不同地類進行了分類,若對默認的符號樣式不滿意,可以雙擊“值”名稱前面的符號,打開“符號選擇器”對話框,可以選擇符號樣式、設置填充顏色和輪廓顏色等信息。⑥完成設置后返回“圖層屬性”對話框,單擊“確定”按鈕。符號化后的局部圖和整體如圖3。
圖3符號化后的局部圖與整體圖
3.3.2地圖編制
編制地圖時,需要考慮地圖的成圖及打印效果。同時,為了能夠制作出完美的地圖并把所有信息表達出來,需要考慮一些其他因素,如標題、圖例、指北針等如何放置、頁面的方向、比例尺如何表示等。
圖4香格里拉林地分布
地圖編制時在布局視圖中進行的,在ArcMap中單擊“視圖”“布局視圖”,單擊“自定義”“工具條”“布局”,打開“布局”工具條。具體的制圖步驟如下:①版面尺寸設置。在ArcMap主菜單中單擊“文件”“頁面和打印設置”,打開“頁面和打印設置”對話框,在“地圖頁面大小”區域中設置合適的版式,單擊“確定”。②添加制圖元素。將地圖在頁面中縮放至適宜大小并拖放到合適位置,在“插入”菜單下為地圖添加標題、指北針、比例尺。③添加圖例。在ArcMap主菜單中單擊“插入”“圖例”,打開“圖例向導”。在“地圖圖層”列表框中選擇“香格里拉全縣基本面圖_Dissolve”,將其添加到“圖例項”列表框中,設置“圖例中的列數”為2列,點擊“下一步”,更改圖例標題、顏色、大小,可以為圖裂添加邊框和背景并調整圖例各部分間的距離,還可以為圖例選擇合適的樣式。④添加經緯網。在內容列表中,雙擊“香格里拉全縣基本面圖_Dissolve”,打開“數據框屬性”對話框,切換到“格網”選項卡。單擊“新建網格”“經緯網”輸入格網名稱。“下一步”“放置經線間隔”、“放置緯網間隔”均設為30′,生成網格(圖4)。
4結語
實踐證明,利用ArcGIS軟件對林業“二類”調查數據制圖,簡單方便易于操作,用戶可輕松的在可視化環境中進行地圖的精美設計,成圖效果好。同時,由于“二類”調查數據由人工實地勘測得到,制圖精確度也得到了保障。
隨著GIS技術在林業部門的推廣,必然會促進林業制圖及林業規劃的飛躍式發展。運用先進的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手段,對林業數據進行全新的采集和更新,進行綜合數據分析,提供豐富的空間和時間動態資源數據和豐富的圖文數表,并最終提出輔助決策方案,替代了傳統的調查、規劃和制圖手段,標志著林業技術邁上了現代化、信息化的新路程。
2014年1月綠色科技第1期參考文獻:
[1] 韋裕根.地理信息系統在廣西森林資源二類調查中的應用[J].吉林農業,2012(1):144.
[2] 涂瓊.基于ArcGIS的林業規劃3D分析與制圖[J].林業調查規劃,2012(6):19.
[3] 湯國安,楊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分析實驗教程(第二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