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寧
摘要:從目前農村土地與水源的污染情況入手,指出了化肥和農藥是造成非點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了農村非點源污染的成因及造成的危害,結合農村生產生活實際,探討了具體的污染治理措施,以保證農村非點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達到保護農村環境、降低農村污染的目的。
關鍵詞:農村;非點源污染;有效治理
1引言
經過了解發現,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雖然糧食產量逐年提高,農村經濟總量持續攀升,但是農村土地和水源的污染也在逐年加劇,如果再不對農村土地和水源污染進行有效治理,農村的整個生態環境將受到較大的影響。從目前農村土地和水源污染來看,非點源污染成為了主要污染類型,要想有效解決農村非點源污染,就要對非點源污染的概念進行全面分析,并對農村非點源污染的形成過程有足夠的了解,同時從污染源和農田徑流這兩方面入手,有效治理農村非點源污染,以解決農村污染問題。
2農村非點源污染的形成
非點源污染是與點源污染相對而言的,自20世紀 70年代被提出和證實以來,水體污染所占比重隨著對點源污染的大力治理呈上升趨勢,而農業非點源污染又是非點源污染的最主要來源之一。農業非點源污染具有隨機性強、影響因子復雜,分布范圍廣、形成過程復雜、機理模糊,潛伏周期長、危害大等特點。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降雨集中,生態破壞致使水土流失嚴重,近年來農藥化肥等化學物質的用量不斷增加,加上使用技術上的不合理,造成農業非點源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目前成為影響水體質量的重要污染源。
農業非點源污染來源于非特定的、分散的地區,與土壤的侵蝕程度、化肥、農藥的施用量、農業耕作方式、地質地貌、區域降水過程等密切相關。非點源污染的本質是農業生態系統的嚴重失調。生態工程措施可以通過調控農業生態系統的物質平衡和物質流動途徑來控制污染物的流失,減少潛在運移的污染物數量,在運移途徑中通過滯留徑流、增加流動時間等減少進入水體的污染物量,是進行流域生態修復、強化物質循環的有效方法,進而從農業非點源污染的來源和徑流運移等方面控制污染。生態工程措施作為進行流域生態修復、強化物質循環的有效方法,也是目前較為實用的非點源污染控制方法。目前來看,農村非點源污染的形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非點源污染的污染物較多
從農村目前非點源污染來看,造成非點源污染的污染物較多,有些污染物為農藥、化肥等化學污染物,有些污染物為生物酶等。農村非點源污染的污染物種類較多,涵蓋的范圍也比較大,要想實現農村非點源污染的有效治理,就要從多方面入手,解決污染物較多的問題。
2.2非點源污染形成原因較復雜
目前農村非點源污染并不是短時期內形成的,而是經過長期的農藥和化肥及生物酶積累而形成的,形成原因難以在短時間內發現,由此造成了非點源污染治理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所以,應對農村非點源污染形成原因的復雜性有足夠的了解,認識到農村非點源污染的長期性和復雜性。
2.3非點源污染的范圍通常較大
從目前農村非點源污染的區域來看,農村非點源污染的范圍通常較大,非點源污染已經不是某個地點的污染,而是大面積區域的污染。所以,要認識到農村非點源污染的危害性和治理的緊迫性,應認真分析農村非點源污染的實際狀況,做好農村非點源污染治理工作。
3農村非點源污染的治理應做好污染源的控制
經過對農村非點源污染了解后發現,農村非點源污染的治理應從污染的源頭入手,重點做好污染源的控制工作。結合農村非點源污染的現狀,從以下兩方面入手,重點做好污染源的控制工作。
3.1農田生態系統措施
農村非點源污染的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應結合農田生態系統構建,制定具體的生態系統措施,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在農田生態系統構建中引入非點源污染治理理念。在目前農田基本建設中,生態系統構建成為了農田建設的重要發展方向,為了保證生態系統的有效構建,應在農田生態系統構建中引入非點源污染治理理念,注重非點源污染的治理,保證非點源污染治理取得積極效果,滿足農田生態系統構建要求。
(2)在農田生態系統構建中增加非點源污染治理措施。考慮到農村非點源污染治理的緊迫性,應在農田生態系統構建中增加非點源污染治理措施,例如減少農藥和化肥的用量,利用生物方法治理非點源污染,達到降低農村非點源污染危害的目的。所以,在農田生態系統構建中增加非點源污染治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3)將非點源污染與農田生態系統結合在一起考慮。在農村非點源污染治理過程中,非點源污染與農田生態系統構建應結合在一起,從農村非點源污染治理實際出發,將污染治理措施融入農田生態系統構建過程中,保證農村非點源污染治理取得積極效果,滿足非點源污染治理需要。
3.2 生態農業建設
從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建設來看,生態農業建設成為了農村農田建設的重要發展方向。基于這一分析,應將非點源污染治理融入到生態農業建設中,具體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在生態農業建設中注重非點源污染的治理。從非點源污染的現狀來看,非點源污染的治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綜合分析其污染原因和污染物,并與生態農業建設結合在一起,起到綜合多種有利因素提高污染治理的目的,保證非點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2)分析非點源污染的成因,在生態農業建設中予以避免。由于農村非點源污染成因較復雜,在生態農業建設中,為了達到提高生態農業建設質量,有效治理非點源污染的目的,應正確分析非點源污染成因,做到從原因出發,規避非點源污染危險。
(3)從非點源污染治理的角度出發,做好生態農業建設工作。在生態農業建設過程中,非點源污染治理既是單獨的一項工作,又對生態農業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為此,要認識到非點源污染治理的作用,積極做好非點源污染的治理工作,滿足生態農業建設需要。endprint
4農村非點源污染的治理應做好農田徑流治理工作
從上述分析可知,除了要做好污染源的控制之外,還要結合農田基本建設現狀,從農田徑流治理的角度出發,做好農村非點源污染的治理工作,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4.1在農田基本建設中增加植被過濾帶
考慮到目前農村非點源污染的成因主要為農藥和化肥的過量使用,在非點源污染治理過程中,應與農田基本建設結合在一起,通過增加植被過濾帶的方式實現對農藥和化肥的過濾,減少農村土地和水源的污染。在增加植被過濾帶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農田建設需求,增加植被過濾帶的數量,通過建設多層植被過濾帶,達到降低化肥和農藥污染的目的,使農村非點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滿足非點源污染治理需要。從這一角度出發,在農田基本建設中,應對農田基本建設中的非點源污染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將植被過濾帶建設與農田基本建設結合在一起考慮,滿足農村非點源污染治理需要。
4.2在農田建設中有效構建濕地系統
除了增加植被過濾帶之外,在農田建設中應有效構建濕地系統,通過完整的濕地循環系統實現對非點源污染的治理,保證非點源污染中的污染物能夠通過濕地系統得到過濾和凈化,減少土壤和水源中非點源污染物的殘留。目前來看,濕地系統的構建對解決非點源污染治理問題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對提高農村非點源污染治理質量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保證了農田建設能夠取得積極效果。為此,應認識到農田建設中構建濕地系統的重要性,應將濕地系統構建作為解決農村非點源污染的重要方式和辦法,既保證農田建設的整體質量,又能夠達到減少農村非點源污染的目的,使農村非點源污染治理取得積極效果。
4.3在農田建設中構建多水塘系統
通過了解發現,農村非點源污染的污染物都集聚在土地或者水塘中,要想達到降低非點源污染,提高非點源污染治理效果的目的,我們就要利用農田建設的契機構建多水塘系統,將集聚在土地和水塘中的污染物進行集中,并利用生物降解的方式實現對非點源污染物的治理,達到有效緩解農村非點源污染的目的。由此可見,在農田建設中,我們要積極構建多水塘系統,在多水塘系統中加入生物分解物,實現對非點源污染物的降解和治理,保證農村非點源污染治理取得積極效果。
5結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在目前農業生產中,農村非點源污染是困擾和影響農村經濟和環境的重要因素。為此,應從非點源污染的概念入手,分析非點源污染的概念以及成因,并從污染源治理和農村徑流治理等兩方面出發,提高農村非點源污染的治理效果,保證農村非點源污染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滿足農村環境保護需求,為農業生產和農村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 朱丹丹.大慶地區農業非點源污染負荷研究與綜合評價[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07.
[2] 黃秋嬋,韋友歡,韋方立,等.農業面源污染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其防治措施[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1(3).
[3] 李楊.黃栗樹水庫污染治理的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下半月刊),2011(12).
[4] 劉培云.尾礦庫水環境處理與應急措施研究[J].河南科學,2011(8).
[5] 王天培.國內外遙感技術在非點源污染模擬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1(21).
[6] 馬晉,彭海琴,王凡,等.農村地區非點源污染控制技術概述[J].安徽農學通報,20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