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漫話步槍打飛機

2014-11-28 20:27:12楚水昂陳姝
現代兵器 2014年11期
關鍵詞:飛機

楚水昂+陳姝

話說漫溯整個軍事史,任何時期的戰爭,勝敗往往在絕對的實力和出奇的運氣之間徘徊。而且許多時候,沒有智謀,沒有實力,只有時代的局限性,就能改變戰爭。比如1812年爆發的英美之戰,戰爭爆發的原因是多年來英國一直扣押美國的商船,禁止美國和法國通商。美國經過多次外交努力,卻始終無法讓該死的英國人修改掉那令整個美國厭惡的皇家禁令。最終在1812年6月18日,美國向英國宣戰了,然后就“開片”,而且一打就是2年多。最有名的就是1815年的新奧爾良保衛戰,此戰創造了一個美國英雄杰克遜,而這個給英軍造成致命打擊的美國英雄后來成了美國總統。整個事件的神奇之處在于,戰爭爆發之前兩天,英國剛剛宣布廢除了這項法律,但是華盛頓卻直到幾個月之后才知道這件事。不鬼片,仗打到這份上也停不下來了,兩年過后,花了4個多月的時間,英國和美國達成了協議,而這個協議從歐洲到美國首都華盛頓則花了5個月的時間。雖然美國參院和總統只用了一天就批準了這個協議,結束了這場戰爭,但這一協議到達戰場同樣需要時間,而著名的新奧爾良保衛戰就發生在協議生效后大約2個禮拜。

之所以絮絮叨叨的說了這么個例子,是為了說明戰爭在許多時候,連創造奇跡的人都認為這是奇跡,而且這一奇跡即使后來能再次發生,我們也不能為此而降低為了創造奇跡而進行的不屈不撓的準備以及斗爭。話說,步槍打飛機,就屬于這樣一個話題。它不是正規軍事組織的一個標準戰法,即使是在民兵組織里,許多時候也只是配合其他防空力量或者成為補充。但有關它的話題卻總是不斷,原因很簡單,它創造了奇跡。不過,時間久了,奇跡一再被神化,就更不著邊際了!這就宛如平頭百姓總是相信包青天卻不相信實實在在的體制一樣,屬于過分相信精神原子彈的類型。筆者之所以在這里挑起這個話題,是試圖對這個問題做個系統的論述,權作拋磚引玉。

影視劇掀起討論熱潮

話說近些年影視作品中多有用步兵武器擊落敵機的極為震撼人心的畫面。對于影視作品來說,從視覺效果來說肯定相當的震撼,最新上映的當屬2013年盛夏發行的國產影片《同心》。該片講述的是紅軍三大主力會師于寧夏同心縣,并且幫助回族群眾組建了中國第一個回族自治縣的故事。在劇中便有紅軍使用步槍將敵軍飛機擊落的鏡頭(紅軍長征中真有用步槍擊落國軍飛機的戰例,而且不止一次,后面有詳述)。而在2012年美、韓合拍的史詩性影片《我的征程》中,同樣有步槍擊落敵機的鏡頭。影片中,被朝鮮籍士兵救出的中國抗聯女兵神槍手席拉,為了報朝鮮士兵救命之恩,在日機來襲時原地不動,直接用步槍瞄準迎面俯沖而來的日軍戰機,最終一槍將敵機飛行員斃命,飛機墜毀,而自己也被敵機擊中殞命。相對于《同心》,該片更有國際影響力,而影片中擊落敵機的士兵,居然是中國抗聯女兵,飾演者是中國女星范冰冰,應該說這代表著韓國電影追逐中國市場的雄心。

2006年英美合拍的大片《空戰英豪》中,男主更是在和德國飛行員平行飛行時手持左輪手槍打死德國飛行員,從而導致敵機墜毀(二戰中就有美軍飛行員用手槍打死日軍飛行員導致飛機墜毀的戰例)。在1988年上映的好萊塢大片《第一滴血3》中,更是有蘭博駕駛坦克用坦克機槍將蘇聯人的直升機打爆的火熱場面(二戰中,德國坦克駕駛員曾用坦克炮擊落過蘇聯攻擊機)。當然,在美國的文學乃至影視作品中,大量存在著戰機被步兵武器擊中而造成人員傷亡乃至戰機被擊落的范例,比如美國小說《迷茫的入侵者》中,主人公駕駛A-6攻擊機時,他的轟炸手就因為主人公在返航時采用低空飛行方式而被越南農民的步槍給擊中,造成頸部中彈,最后死去!在美國電影《捍衛入侵者》中也有類似鏡頭,1名越軍的士兵手持莫辛納甘步槍一槍擊中1架A-6攻擊機的駕駛員,當場導致該機墜落。以越戰為背景被越南步兵武器擊落的美軍戰機電影實在太多,恕不一一舉例。

近年來上映的反映步槍擊落飛機的電影,大約要數2007年上映的美國大片《狙擊生死線》了。劇中馬克·沃爾伯格扮演的狙擊手史瓦格利用狙擊步槍擊中了直升機的主螺旋槳,從而導致該機被摧毀。不過,如果說上述影片基本都是步槍或者狙擊步槍,那么美國經典的傳記電影《巴頓將軍》中,德軍幾架低空飛行的敵機用機槍掃射街道,而巴頓將軍當著英國將軍的面從陽臺上跳了下去,推開士兵的阻攔,直接站在街道上,而且是站在敵機射來的兩道彈雨之間,向敵機開槍。氣勢很壯觀,不過沒有擊中或者擊落敵機而已。

更為讓人“震撼”的“打飛機”電影,當屬朝鮮1953年拍攝的《對空射擊組》。該片中男主朝鮮人民軍戰士金萬植一人通過自己的機智、勇敢和創造性的戰斗行為,在一個月之內就使用步兵武器消滅了11架美帝國主義的飛機。而在6個月之內,朝鮮人民軍的對空射擊組就總共擊落了1155架敵機,“從而粉碎了敵人的空中優勢,揭穿了美帝國主義空中霸王的實質,給予敵人以沉重打擊。”

在中國的文學作品中,同樣有類似的橋段。在都梁小說《亮劍》中,講到中國臺灣空軍的4架FB-26“蚊”式戰斗轟炸機就因為大陸方面在兩岸對峙初期沒有任何防空力量,大搖大擺地進入大陸進行例行偵查轟炸。誰知道臺灣戰斗轟炸機遭遇的卻是“詭計多端”的解放軍S師的李云龍。李云龍利用地面的露天彈藥庫做誘餌,在附近布置了一個師的輕重火力組成的防空網。雖然只有沖鋒槍以及輕重機槍,但進行俯沖攻擊的“蚊”式轟炸機卻因為進入俯沖階段很難改變航線,所以在上萬支步兵武器的打擊下,最終擊落敵機1架,擊傷1架。

如上這些影視作品或者小說基本強調的是,這些被擊落的戰機都是被步兵武器擊落的。尤其是前面幾部影視作品上映后,在報紙以及網絡上掀起了步槍究竟能不能擊落飛機的討論熱潮。當然,為這件事起發酵效應的還有2011年《朝鮮日報》報道的韓國士兵向韓國亞洲航空公司1架載有119人的空客A320客機開槍射擊的報道:2011年6月17日,韓國亞洲航空公司1架載有119人的空客A320客機在從中國成都飛往韓國仁川,當客機下降距仁川國際機場幾十千米時,2名駐守在喬桐島的韓國海軍陸戰隊隊員誤以為該客機是入侵的朝鮮戰機,于是用自己的K2步槍射擊,10分鐘之內發射了99發子彈。最終該客機并未中彈,但卻掀起了步槍打飛機熱潮的新聞噱頭。不管是許多專家教授還是一般百姓,似乎對步槍打飛機都報以無限的嘲笑,而后面更多影視劇的加入,進一步深化了這一事件。畢竟韓國士兵的步槍并未對飛機造成任何傷害,而影視劇卻又神話了步槍打飛機,那么到底該相信誰呢?endprint

步兵武器擊落敵機的記錄

如果說如上基本都是杜撰或者沒有實現的故事,那么在實際的戰爭中,用步兵武器擊落敵機的例子似乎并不少。比如在萊特兄弟的“飛行者”1號試飛成功11年后,1914年8月22日,英國飛行員瓦特福爾中尉駕駛的1架“阿芙洛”-504型轟炸機成為不幸第一架被步槍擊落的戰機。不過,考慮到那時候戰機的飛行速度以及材質,相信大家都認為這一點問題都沒有!而在1909年利比亞爆發的土意戰爭中,也有土軍士兵用步槍擊落敵機的記錄。

中國第一個使用步槍擊落飛機的記錄者出自中國工農紅軍一名叫做王文禮的戰士。1932年7月下旬,正在瑞金工農紅軍學校學習的王文禮看見3架國民政府的戰機對工農紅軍學校進行俯沖轟炸,一陣狂轟亂炸加掃射后,4名紅軍學員當場犧牲。怒不可遏的王文禮于是用1支法國產步槍,對準再次進行俯沖攻擊的國民黨戰機進行迎面射擊,第一次射擊沒有擊中,第二次則一槍命中飛機油箱。敵機瞬間冒出了濃濃黑煙,栽倒在地上,瞬間爆炸起火,機上3名乘員全部喪命。其他兩架敵機一看形勢不妙,立刻調頭逃跑。工農紅軍學校校長兼政委劉伯承在得知此事后,專門召開了表彰大會,授予王文禮“英雄對空射擊手”的稱號,并且在主席臺上親自為他戴上了一枚銀質獎章。在這枚獎章的背面,就刻有“英雄對空射擊手”的字樣。這枚獎章被王文禮的后人于1979年捐給了中國人民軍事革命博物館,至今保存在該館的土地革命博物館當中。

在長征途中,紅軍也曾用自己簡陋的武器擊落過6架國民黨部隊的飛機。長征中的紅軍自然不會擁有防空武器和重型武器,能擊落敵機的自然只會是步兵武器。1934年11月24日,紅一軍團更是在湖南道縣在與敵薛岳、何健、白崇禧部展開激戰時,將蔣介石從南昌中央空軍調來的第三中隊1架編號為709的敵機用步槍擊落,并俘獲了兩名飛行員謝廷藩、魏德。其中,謝廷藩是國民黨中央航空學校的高材生,同時還是黃埔六期生。另外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謝廷藩座機還是其他5架被擊落國民黨空軍的飛機,臺灣方面的史料均能證實。如謝廷藩的記錄是“江西云都人,出生于民國三年(1914年),于1934年11月再湖南寧遠偵(察)炸共軍(被擊傷)迫降被俘殉國”。

在中共密云縣黨史辦,有這樣一段記錄:1939年,由華北抗聯改編的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第10團團長白乙化于1942年2月在密云縣清白口東胡林一帶阻擊西路的4000余日軍。戰斗中,日寇派戰機前來轟炸,壓得八路軍戰士抬不起頭。白乙化于是率林戰士向敵機密集開火,最后,我軍步槍打中敵機油箱,敵機墜毀于我軍陣地前。由于當時白所在部和其他地方的八路軍一樣缺乏重型武器,所以士兵們還將飛機上的重機槍拆下來使用,而當地老百姓至今還流傳著白乙化用兵如神的傳說。

在中國抗戰史上,最有名的用步槍擊落敵機的戰例,大約要數1943年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八路軍戰士宋嶺春用“三八大蓋”擊落1架日軍戰機的故事了。1943年9月份的一天,在山東棲霞縣的一個小山村里駐扎著八路軍64團205連。當天早晨,正當戰士們準備吃飯時,村邊山頭的哨兵向村子里發出了緊急防空信號。當時年僅18周歲的八路軍戰士宋嶺春也和其他戰士一樣,迅速放下飯盆,拿起武器,立即向村邊的山坡疏散,因為那里多灌木和溝壑。由于該山村附近就是八路軍膠東軍區司令部,日軍經常來這一帶轟炸掃射,所以宋嶺春并非第一次遭遇日機。也許是由于過去總是只能躲而不能反擊的憋屈,這次宋嶺春并沒有采取過去那種趴著躲避敵機的姿勢,而是朝天躺著。按照宋嶺春的說法,即使死了,也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同時也便于觀察敵機采取措施。當宋嶺春看見4架日軍飛機大搖大擺地飛過來,而且速度很慢、很低時,他突然產生了能不能打下來敵機的想法。畢竟日機距離地面的高度才一兩百米,而宋嶺春手中的“三八大蓋”有效射程可達到800米。但是,區隊長曾下令不許使用單兵武器進行對空射擊,這樣做有可能暴露大部隊的行蹤。還有一個問題是如果不能擊中關鍵部位,比如油箱、發動機等,單兵武器對飛機的傷害可以忽略不計。

宋嶺春在猶豫,但日軍飛行員卻給自己制造了機會:一架日機的飛行員居然探出頭來尋找地面目標。打飛機什么部位有效果,沒有多少文化、也沒有飛機知識的宋嶺春自然不知曉,但只要把人擊中,飛機自然要墜落這點他還是明白的。這架日機偏偏為宋嶺春制造了這樣的機會,該機不但直直向他的方向飛來,而且飛行員再次探出了頭。早就持槍等著的宋嶺春沒有浪費自己的機會,直接一槍命中,該機失去控制墜毀在山坡上……宋嶺春原本以為他會得到處分,沒想到最后卻是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親自接見了他,而且獲得了“小英雄”的稱號。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依然有步兵武器擊落敵機的記錄。1951年3月初,志愿軍375團1連1排2班副班長兼機槍手關崇貴在陣地挖了一夜工事。天剛亮,關崇貴所部即遭遇英軍29旅一個營的猛烈攻擊。關所在一連戰士又困又餓,但仍英勇作戰,戰斗一直持續到下午,而英軍的攻擊不減反增。此時,美軍十幾架P-51也加入空中支援。由于過去幾乎沒有遭到過中國部隊的地面射擊,所以美軍的飛行高度也很低(P-51可以實施零高度攻擊,即10米高度時飛機的儀表顯示是高度為零,但仍能展開攻擊),幾乎能掀起中國士兵的帽子。P-51的對地攻擊對志愿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看著戰友們一個個在騰空而起的泥土中倒下,關崇貴端起了手中的機槍要向飛機開火,一旁的彈藥手試圖阻止了他的這一舉動。因為當時志愿軍中有這樣一條紀律,不準對空射擊飛機,因為輕武器對空射擊一方面很可能沒有戰果,而且會暴露地面部隊,可能會引來更多敵機的圍攻,招致更精確的轟炸。這是中國部隊在入朝參戰初期,在不具備地面防空火力的情況下,用無數士兵的鮮血換來的經驗教訓,所以紀律執行起來極為嚴格。但是,已經被硝煙包圍的關崇貴卻對他的彈藥手大喊一聲“大不了槍斃我”,隨即開槍,第一次射出的7發子彈沒有打中,一架美機見狀反而俯沖向關崇貴。關再次射出7發子彈,結果接下來的情形連他都看呆了,這架P-51自己翅膀抖了下,機尾冒著黑煙栽進了山溝,然后是劇烈的爆炸聲和一團沖天的火焰。美軍飛行員雖然立即跳傘,但由于高度太低,沒等到傘張開就被樹枝給戳死了!endprint

關崇貴本以為自己會得到嚴厲的處分,但逐級上報的打飛機事件最終得來的是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的嘉獎以及輕武器打飛機方法的認可!最終,關崇貴被授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并被記特等功。

抗戰中,國民黨194師前身獨37旅在“八一三”凇滬會戰中,在上海閔行地區和日軍作戰時就曾用步槍擊落1架向國軍陣地低飛的日機。而在“一二八事變”中,19路軍在上海抵抗日軍進攻時,蔡廷鍇將軍的衛兵連曾在蔡本人的指揮下,分小組輪番向低飛的日機射擊,最終也擊落1架日機。而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國軍傅仲芳第99軍也有過用步槍擊落日機1架的記錄。

在蘇聯衛國戰中,蘇軍士兵面對德國的空中優勢,也多有用步槍進行集火射擊的戰術,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事實上,更為傳奇的步兵武器擊落飛機的故事,大概要數二戰中緬甸戰場的美國飛行員歐文·博格特少尉的經歷了。1943年3月31日,在緬甸上空的美國B-24轟炸機副駕駛歐文·博格特少尉的座機被擊中。在跳傘逃生時,他先是假裝死亡,待到日機飛近想確認他的死亡時,用自己的配槍——M1911型手槍連開4槍,打死了日軍飛行員。如果說步槍打飛機帶有不可思議的意味,這個手槍打飛機除了當事人歐文·博格特,大約都會以為這是神話或者劇情故事。如果不限定步兵武器,飛機被地面武器打下來的奇跡事更多。比如淞滬會戰中,1937年11月初國軍從上海撤退時,國軍高炮第41團11連于26日在浙江金壇附近掩護撤退的國軍時,遭遇成“品”字形對地面攻擊的3架日機。正當第一架敵機打開彈倉欲投彈時,早已瞄準敵機的11連6門20毫米高射炮一齊開火,瞬間打爆第一架敵機,而敵機炸彈立刻爆炸又殃及兩側的僚機,最終3架日機瞬間齊毀。該連連長梅映波被顧祝同召見,并獎勵法幣3000元。

在遙遠非洲的貝寧,1988年曾發生一件更加神奇的事情,因為一架現代化的“幻影“戰機被高爾夫球給擊落了,擊落地點是該國首都波多若夫的空軍機場。事發時,機場臨時工馬蒂厄正在機場附近的球場練習打高爾夫球。與此同時,對面機場跑道上,空軍飛行員龍寧正駕駛一架戰斗機騰空而起。馬蒂厄的高爾夫球鬼使神差地擊中一只飛鳥,而飛鳥落下時剛好撞在馬上起飛的戰斗機的擋風玻璃上。龍寧嚇得一身冷汗,忙拉動駕駛桿,結果飛機脫離航向,一下子撞在了旁邊的一架戰斗機,而巨大的沖擊力又使得這架戰斗機撞向其他的戰斗機。最終,該國的6架戰斗機全部被摧毀。

為何質疑步槍打飛機

雖然筆者列舉了上述許多現實中的例子來證實步槍的確打下來過許多飛機,但時至今日,為何這一話題為何無論是在網絡還是在其他媒體中不斷發酵不斷爭議呢?其實問題并不復雜,只需要理清楚如下幾個問題即可:

第一,到底是步槍還是機槍打飛機。如上從影視作品和歷史記載兩個角度來陳述步兵武器對飛機的攻擊,但實例中,既有步槍對飛機的攻擊,也有輕機槍對飛機的攻擊,比如抗美援朝戰場中關崇貴用輕機槍打下來P-51。雖然都是步兵武器,但步槍和輕機槍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當然,這里還需要對所謂的步槍做更進一步的定義,或者說,大家所理解的步槍打飛機,一般而言指的是單發射擊的栓動步槍,即不能利用火藥燃氣能量實現再次裝彈入膛的步槍,或者最起碼也應該是半自動步槍,而不是現在一般士兵手持的最普及的突擊步槍。因為這牽涉一個問題,那就是概率的問題。如果射速夠高,理論上擊中目標的幾率就高,那么打下來的幾率就高,這也是為什么人們對輕機槍打飛機質疑較少的原因。換句話說,如果是一隊機槍對空射擊把敵機給打了下來,尤其是面對噴氣式以前的戰機,這沒有什么神奇的。蘇聯曾有數據顯示,被擊毀的德軍戰機有大約13%是被步兵武器擊落的。畢竟二戰中被地面武器擊落的敵機數不勝數,雖說有地面火炮的原因,但高射機槍擊落的數目從來不少。而且高射機槍無非是機槍的另一種用法而已,增大槍的口徑,讓機槍射界越大越好,最好360°,第三是盡可能采用多聯裝設計,而且有槍架打起來會比人工扶著機槍來的專業來的準確來得輕松。大家質疑步槍打飛機,其實更多的是質疑一發步槍子彈就能打下來敵機。

第二,打的是什么飛機。我們從步槍打下飛機的時間看,無論中外,基本都是在一二戰以前,為何?當時的主流是螺旋槳飛機,不是噴氣式飛機,其飛行速度慢、高度低。而且一戰時的戰機根本就沒有防護裝置,包括對飛行員、油箱、發動機的防護,基本都是在二戰開始后各國陸陸續續搞起來的。即以在大陸戰場抗戰后期參加戰斗較多的中島Ki-43“隼”式戰斗機,美軍眼中的“奧斯卡”式來說,該機雖然1941年以后才投入戰場(這時,中國空軍的戰斗機幾乎已經損失殆盡,雖然到1941年年底“飛虎隊”投入了戰斗,但畢竟制空權一直在日本人的手里),最高速度能達到515千米/時,但就和現在的戰斗力不可能一直開加力去飛行一樣,不可能一直處于最大速度狀態,因為這意味著燃油會飛速燃燒殆盡,很快就得結束戰斗返航,不然只能掉下來。更何況,在戰場上步兵能擊落的,一般都是偵察機或者俯沖轟炸機等機型(戰斗機也不是不能轟炸,即使是“零”式戰斗機也能掛2枚60千克炸彈,問題是那是捎帶的功能,就和現在你不能指望“飛豹”成為中國空軍奪取制空權主力機型一樣,那不是它的主業),其速度往往是在較慢的狀態。即以山東戰場宋嶺春當時擊斃的日機飛行員來說,如果其飛機速度達到500千米/時以上,該飛行員的頭伸出駕駛艙外會是什么感覺?中國高鐵一般時速就是300千米,如果有人站在鐵路旁邊,感覺人都能被吸走,那么從時速500千米的飛機上伸出頭……所以,宋嶺春擊落的敵機,其當時的速度大致應該在80~150千米/時或者更慢。此時,如果是射擊水準高的戰士,自然擊中目標的幾率很高。除了速度,高度同樣重要。二戰時期的水平轟炸機或者戰斗機,其一般飛行高度都在3000米以上,早就超出了步槍的最大射程,所以要擊落戰機,戰機的飛行高度只能要求在500米以下了。這牽涉到兩個問題,第一,射擊手要看得清,第二,要有射擊準確度的保證。

以日本“零”式、“隼”式以及97式轟炸機(中島Ki-21)等來說,二戰前期都沒有自封油箱以及對發動機引擎和飛行員的防護,所以一旦擊中這幾個部位,都有可能造成致命的傷害。比如“隼”式,盟軍飛行員的評價是很難被瞄準,但一旦被擊中,哪怕只是一顆12.7毫米子彈,也會將它擊碎或者使它著火。試想,如果一群中國士兵采取設伏等辦法,等日機低飛時在其必經之地突然一大堆步槍齊射,那么飛機被擊落的可能性有多大?這比飛機被鳥撞后才成事故的可能性不知道大了多少倍。endprint

第三,射擊方法以及射手的水準。對飛機的射擊,顯然和其他目標不一樣,所以無論是步槍還是機槍,要射擊飛機,都要考慮如下幾個問題。飛機的運動速度以及估計運動方向,如果方向不變,自然容易估算出提前量,而不是射擊在飛機的后面。由于戰爭中不可能指望飛機勻速飛行,而一旦飛機要俯沖,速度自然會更快,所以必須要判斷飛機高度以及加速度后的飛行位置。同時,進行射擊的士兵站位也很重要,應該選在飛機俯沖的方向射擊并一直持續到飛機離開射擊距離。而在射擊方法上,即使沒有重武器,對于空中的飛機最好采取集火射擊來增加擊中的概率。而集火射擊,就會面臨戰功是誰的問題,如上擊落敵機的戰例,雖然許多都強調是某人直接擊落,但是這里面顯然存在一個和二戰中王牌飛行員擊落敵機時相同的問題。如果大家同時開火,敵機被擊落,該戰績算誰的。所以飛機被擊落,雖然戰功算在某戰士頭上,其實很可能存在大家都開火的問題。另一個問題就是射手了,這么多記錄,查下這些射手,基本都是神槍手級別。不然,這種稍縱即逝的機會是很難把握的。

第四,射手的武器。為何過去實際發生的戰例,許多人不信,但是許多電影,比如《狙擊生死線》里面射手用狙擊步槍擊落直升機大家反而本能的相信。原因很簡單,因為射手手里的狙擊步槍有很高的射擊精度,只要把握住機會,自然能做到“百步穿楊”。同樣,宋嶺春之所以能一槍擊斃敵飛行員,也是因為他手拿的是精準度極高的三八式步槍。按照許多讀者的想法,步槍即使擊中敵機,也很難對敵機造成什么危害?這其實都是站在現在的觀點看問題。舉個很現實的例子,抗戰爆發后乃至二戰初期,包括日本在內的許多國家的戰機其武器配備往往是2挺威力非常弱的機槍,比如在抗戰初期日軍的Ki-27,即著名的九七式戰機,其配備武器是2挺日制八九式7.7毫米機槍,備彈500發。如果按照現在的理解,這款飛機只能打醬油了,因為就是步槍的口徑啊,能打下來敵機?但二戰中日本陸航的擊墜之王穴吹智其最初擊落的幾架P-40,正是靠九七式戰機的2挺7.7毫米機槍打下來的。上面提到的“隼”式戰斗機,其最初的武器和九七式戰機一模一樣,只是隨著戰爭的發展發現武器威力太弱,才逐步由2挺7.7毫米換成7.7毫米機槍和12.7機槍各1挺。到了一型的丙型,換成了2挺12.7毫米機槍,而到三型時,已經是2門20毫米機炮了。因為戰爭后期美軍皮糙肉厚的B-29都出來了,即使是2挺12.7毫米機槍,對其也往往無能為力,除非一槍打死了飛行員。即使是壓日本九七式一頭的美國P-40E之類的戰機,其武器配備也往往是2挺12.7毫米機槍加1~2挺7.62毫米機槍。當然,戰斗機擊落敵機,也不光是武器,相對于地面人員,其最大的優勢在于速度,即能追著敵機打!但由于雙方都快,所以打起來也不容易。只要對比一下一戰和二戰飛行員平均擊落敵機的架次就能看出來,如果再加上現代戰爭,這種效果更加明顯。

步槍打飛機的現實意義

現在網上流行很多版本的我國建國后的講述步槍如何打飛機的教材,基本被嗤以無稽之談,這實在是有些站著說話不腰疼。首先,網上流行的廣州軍區于1965年2月15日編寫的教材《怎樣打飛機》,被許多人嗤之以鼻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空軍的發展已經進入噴氣時代,戰斗機早已經實現了超音速飛行。這種教民兵用步槍和沖鋒槍(其實應該稱之為突擊步槍,我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對突擊步槍和沖鋒槍不做區分,其實兩者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沖鋒槍一般使用手槍彈,有效射程非常有限,100米之外已經沒有任何保證,即使用來打螺旋槳時代的戰機,也是不可能的)來打擊敵人戰機的方法,顯得很“沒有水平”。我國建國后,雖然防空力量依然薄弱,但也創下了許多世界級的記錄。比如1959年我國防空導彈部隊創造了世界防空史上的奇跡,擊落RB-7D高空偵察機1架,首創用地空導彈擊落敵機的先河。3年后的9月9日,我國防空部隊又擊落一架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U-2高空偵察機。而這之后,我國的防空部隊多次利用地空導彈創造擊落不可能擊落之任務的奇跡。至今,在北京中國軍事革命博物館陳列的美國U-2高空偵察機殘骸,無時不在訴說著中國防空部隊的輝煌。那么這樣一個創造了防空奇跡的國家,為何還要采取這種被很多人嗤之以鼻的用步兵武器打擊敵機的方法而且大力宣傳呢?

這里忽視了一點,這些教授民兵打擊敵機的方法,并非是這些步兵單獨去完成的。步兵用步槍等射擊敵機,是步兵打擊敵機的防御陣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即敵機來了,部隊和民兵利用一切可能的武器對敵展開攻擊,如果這被人嗤之以鼻,那么實現了中段導彈攔截技術的中國是不是就不用采用末端攔截技術了?又或者有了“紅旗”-9是不是就不需要“天燕”-90了?有了“天燕”-90就不需要730高炮了?層層防御能將敵方導彈的威脅降到最低乃至于徹底排除。同樣,和民兵的高射機槍配合進行防空,也是一個意思。

其次,即使步槍乃至高射機槍不能擊落敵機,最起碼可以實施驅離戰術,保護要地或者重要目標不被敵方摧毀。或者說由于步兵防御武器的存在,減小了重要戰役或者戰術目標被摧毀的幾率。再次,相對于飛機到來時的慌亂,奪路而跑,進行有組織的對空射擊戰術,也是一種穩定軍心的戰術。

最后,不得不承認的是,步兵武器打飛機是中國部隊武器長期以來積貧積弱的一個重要外在表現。如果當年的中國軍隊具有今天的防空力量,誰會只單單強調精神原子彈?在那樣一個實力孱弱的年代,唯有把自己武裝成一個刺猬,才會使得任何一個敵人都為之膽寒。

如上戰術似乎又忽略了另一層問題,這也是該戰術被嗤之以鼻的一個重要原因,那便是噴氣時代的戰機會不會飛到能被步兵武器擊落的高度。如果單純從技術角度來講,機會已經很少,即使是美國A-10攻擊機,雖然能在300米高空對敵攻擊,問題是別說高射機槍,即使是機炮,對其攻擊只要不是致命部位,都很難有效果。因為其裝甲防護特別厚實,能抵擋23毫米口徑穿甲彈的打擊。但是這同樣忽視了另外一個問題,這些教材出版的時間是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當時美國的戰機,比如OV-10、A-1等螺旋槳戰機仍然大量存在。而OV-10更是一直服役到1995年,海灣戰爭都已經過去4年了。當然,這又有另外一個問題了,那就是OV-10會不會到中國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先是和美國關系很僵,后來和蘇聯關系也很僵,直到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才改善,不用面臨兩面受敵,而兩面之敵都無比強悍的境地。故當時的戰爭口號是“備糧,備荒,為人民”,以及“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并且要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徹底革命精神,全力以赴,務殲入侵之敵。而一旦真的美國或者蘇聯入侵,誰敢說這些螺旋槳飛機不存在進入中國的可能?即使是今天,美國仍在討論采用輕型攻擊機OV-10,還是巴西的A-29B等機型來應對新的反恐局面。那么,誰又能說中國當時采取這種看似極其落后的戰術毫無用武之地呢?當然,雖然有現實意義,但畢竟從海灣戰爭開始,我們已經進入了實實在在的現代戰爭。如果今天誰還以這個來討論當下的戰爭,只能被歸入腦殘的行列。

作為航空器的一個特殊種類,今天的直升機依然具有過去老式螺旋槳飛機所具有的缺點,速度慢、防護差。而今天的步兵武器已經大大更新,那便是擁有了肩扛式防空導彈。和過去的老三打三防一樣,步兵武器打“飛機”,在今天似乎可以開拓出一個新的主題,那便是打直升機。況且阿富汗戰爭中蘇聯直升機頻頻面臨阿富汗游擊隊手中“毒刺”導彈的打擊就是最好的例證。

(編輯/一翔)endprint

猜你喜歡
飛機
讓小飛機飛得又直又遠
鷹醬想要“小飛機”
飛機失蹤
環球時報(2022-05-30)2022-05-30 15:16:57
飛機退役后去向何處
國航引進第二架ARJ21飛機
飛機是怎樣飛行的
“拼座飛機”迎風飛揚
當代陜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28
減速吧!飛機
飛機都要飛得很高嗎?
乘坐飛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亚洲午夜片| 99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67194成是人免费无码|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激情第一区| 中文字幕色站| 午夜欧美在线| 欧美区日韩区| 国产本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亚洲综合色吧|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日韩高清成人|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综合色天天| 久久婷婷六月|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爱做久久久久久|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婷婷激情亚洲|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国产午夜看片|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国产精品部在线观看| 国产一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叼嘿视频免费看|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AⅤ在线观看播放| 丁香婷婷激情综合激情| 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 2018日日摸夜夜添狠狠躁| 欧洲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久久网综合| 久久久噜噜噜|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天天综合网色| 国产特级毛片|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国产导航在线|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色色中文字幕|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91精品国产丝袜|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免费aa毛片| 欧美性久久久久|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色婷婷在线影院| 国产你懂得| 老司机精品久久|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 91视频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久久青草免费91线频观看不卡|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欧美高清三区| 67194成是人免费无码| www.91中文字幕|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日韩久草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