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云 鄭 昕
陜南移民搬遷任重道遠
劉書云 鄭 昕
陜南移民搬遷工程進展雖然順利,但要將移民搬遷與小城鎮建設、城鄉統籌、產業園區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探索出一條在自然災害頻發地區實施移民搬遷與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結合的新路,可謂任重而道遠,需要各方支持,更需要強化自身的“造血”功能。
由于國家“十二五”規劃在前,陜南移民搬遷的規劃在后,導致十二五規劃、各專業性的規劃和省上正在實施的移民搬遷規劃對接不到位,如果調整,現有的中央管理體制不允許,這就出現有的村還在建公路、修基站,但大多村民都已搬走或即將搬走的現實問題。
顯而易見,盡管有的部門表示規劃可以整合,按照大的規劃“合并同類項”,但是可能性不代表能夠落實,畢竟國家沒有現成的政策肯定這種改變規劃項目的行為。如果“十三五”期間,陜南避災移民搬遷能夠被納入進去,就不再存在調整規劃的問題。
除了政策對接難題,產業支撐仍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陜南地區發展的瓶頸。由于長期沒有找到適合于自己的發展模式,導致陜南經濟基礎薄弱、產業支撐不足、吸納就業能力低。省統計局2014年初對2415戶移民搬遷安置戶進行調查,發現收入依靠外出務工的為82.3%,依然是收入結構的重中之重。依靠土地收入僅占9.4%,在新的搬遷地從事第二、三產業,只占到3.5%。
另外,依靠政府的強力推動,可以把人口較快集中起來,但“違背規律”是有限度的。最終決定倒逼的城鎮化路子能否走得通,不在于前期的“搬”,而在于后期的“業”,即產業發展和創造就業。如果大量的勞動力長期異地就業,費功夫建設的小城鎮和安置點就會沒有“人氣”,就繁榮不起來。
因此,對陜南的產業發展要進一步明確戰略性主導產業,出臺政策鼓勵當地民營資本更積極地參與到移民搬遷工程中,鼓勵當地政府積極開發以青山綠水為依托的旅游業和發展綠色農產品、林產品產業等,促使產業發展盡快跟上人口聚集的步伐。只有這樣,陜南移民搬遷這步棋才能走好,涉及陜南240萬群眾的民生工程才能辦好。
圖片新聞
省直機關舉辦第七屆職工運動會
4月22日上午,省直機關工委、省體育局聯合舉辦的省直機關第七屆職工運動會在西安舉行。本屆運動會作為四年一次的群眾性體育盛會,本著“務實簡樸、重在參與、健身強體、團結奮進”的宗旨,結合機關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特點和實際,設置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徑、中國象棋、拔河等共10個項目58個小項,共有94個單位、8000余名干部職工參賽,創下了省直機關參與最廣、規模最大的體育賽事新紀錄。 (工 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