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 放 魏董華
公務員遇“新限令”:吃喝住行都縮水
限令不僅改變“官場生態”,更凸顯“權力枷鎖”收緊
文/杜 放 魏董華
“做官吃喝越來越難”“當官的限制越來越多”“以前當官頻頻消費,如今當官處處受限”……
2014年,正成為公務員的“限令年”。盤點官員的吃喝住行,限房、限車、限辦公、限住宿,各類限令不斷推出。限令不僅改變“官場生態”,更凸顯“權力枷鎖”收緊。
與往年相比,中央及各地“三公”消費禁令呈現制度化、透明化的新態勢。一邊是公務開支因明確只減不增而下滑,一邊是“權力枷鎖”不斷收緊。
——“五星級”限制開會。《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針對“酒店議事”之風,明確會議分類審批,規定大部分會議在四星級以下(含四星)定點飯店召開。
——“占車霸房”要清退。在“住”方面,國土資源部表示,2016年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將全面實施。此前,多個省市已展開違規占用住房及辦公場所清退。
——機票禁“就高不就低”。會議費、差旅費新規實施后,財政部、中國民航局近日下發通知,加強公務機票購買管理事項,明確公務出行折扣,并要求公示折扣浮動。
——天價“煙酒”源頭設限。在上海知名的“白酒一條街”茅臺路,53度飛天茅臺目前標價近900元,較2300元高點下跌6成。
“從官好做,到官難當,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說明特權在受到限制,灰色空間越來越小。”復旦大學社科部教授肖巍說。調查發現,從“官好做”到“官難當”,實際折射的是為官路徑的轉變,更突顯制度變革帶來的“權力籬笆”威力。
不過,深層次的問題也隨之凸顯。住建部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玨林認為,“權力限令”亟待與常規機制結合。比如,很多地方仍在熱衷建設高端酒店,其中不乏政府定點、招待之用。更有甚者,以城市綜合體之名打包豪華酒店、會所整體出讓。
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員會參政議政部部長閆凌云說,權力監督機制化已是大勢所趨,從世界各國來看,公務員行業本應就是“高監督高風險”。“官員難當是一種正常現象,權力的背后就是責任,沒有無限制的權力。這一點可以說是現代政府的治理規律。”
中央黨校社科部教授青連斌認為,如果想憑公職身份另有所圖,那道道禁令自然“礙事”;如果想本本分分干事、清清白白為官,嚴格按照禁令、規定行事就行,其實應該更簡單,更理直氣壯、更神清氣爽。
限制海外資產轉移受限、“以租代購”等做法逐漸推廣,公務限令已成為大勢所趨。“關于公務員生存狀態的爭論實際表明,有些人還沒有把公務員的角色擺正,還想依靠權力追求特權,只有早些改變觀念,才能拿出責任感和積極性去干正經事。”青連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