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馮潔 實習生/陳越
堅果炒貨里的電商“經”
本刊記者/馮潔 實習生/陳越
臨安以農村電子商務為起點,依托農特產品,走出了一條以堅果炒貨為特色的“電商換市”的新路徑
山核桃、竹筍……這些久富盛名的臨安特產,如今已成為淘寶“特色中國·臨安館”的鎮館之寶。電子商務,正為這座歷史古城帶來全新的發展“血液”。2012年起,隨著“電商換市”的腳步深入全省各個縣市,臨安以農村電子商務為起點,依托農特產品,走出了一條以堅果炒貨為特色的“電商換市”的新路徑,成為省內為數不多的“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百佳縣”之一。
“過去通過線下傳統模式進行銷售,我們的堅果一年只有幾十萬的銷售額。自從把店鋪搬上網,銷售額逐年翻番,去年公司的銷售額已經突破1500萬元。”臨安天玥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坦言,從“線下”到“線上”的銷售模式變化,讓他們在幾年間成長為白牛村的龍頭堅果炒貨企業。
當電子商務進入農村,帶來的將不僅僅是銷售模式的變革,而是商業模式的全面洗牌。
2012年下半年,阿里巴巴銷售額的一次統計,讓臨安市昌化鎮白牛村意外地成為“淘寶村”。2013年,白牛村被阿里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中心授予中國“淘寶村”的榮譽稱號。作為一個全國性的“淘寶村”,白牛村自2007年以來經歷了銷售收入的幾何式增長。據村黨總支書記金土根介紹,2014年該村電子商務銷售收入達到1.3億元,比2013年增長14%。
相比之下,不少傳統企業卻經歷了線下銷售額的下跌。這也倒逼傳統堅果炒貨企業紛紛試水電子商務,發展自己的線上平臺。
“人才制約是農村電子商務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要發展電子商務,必然需要一大批電子商務的專業人才和網絡銷售人員,作為農村,要留住這批人具有相當的難度。”說到人才引進,金土根面帶愁容,“還是要利用政策激勵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業。在電子商務領域,政府對大企業的資金扶持可能不能發揮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對于那些剛剛開始創業的個人和企業來說,每年幾萬元的資金扶持也許就是幫了大忙。”
白牛村電子商務的火速發展,使其成為農村電子商務的創新樣本,效仿者絡繹而來。金土根告訴我們,“很多外省來的大學畢業生,在我們這里當了幾年銷售客服,積累了一定的網店經驗,也萌生了回老家開網店創業的想法,試圖將當地的土特產通過電子商務推向全國。”如今,白牛村作為全國聞名的淘寶村,儼然成為農村電子商務創業者的“訓練營”。
“集聚發展”,成為臨安“電商換市”加速發展的一大催化劑。
2012年5月,臨安境內出現首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臨安電子商務科技園。園區負責人王江飛向外人說道起這一電商集聚平臺時,脫口而出的沒有浮夸的自贊,只是幾個不言而喻的數字。“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目前園區共有16家農產品電子商務企業和服務商入駐,其中不乏東升頌越、昱嶺關這樣的品牌企業。去年,園區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8億元。”
對于電商集聚所發揮的作用,浙江省商務廳電子商務處處長盧成南認為,電商集聚最大的意義就在于科技服務、物流服務的一站式獲取。而臨安電子商務科技園恰恰在這兩方面下了番功夫。王江飛介紹,目前園區內已引進兩家電商服務企業,其中包括一家科技企業和一家網絡設計企業,分別為入園企業提供網絡技術和設計方面的相關服務。為調動電商服務企業入園的積極性,園區免去了這些服務企業前兩年的場地租金。同時,與多家快遞物流企業達成協議,對入園企業給予一定程度的優惠。
杭州臨安東升綠色食品有限公司作為臨安電子商務科技園的會員企業,也是較早涉足電子商務的傳統企業之一。如今,除了臨安東升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身份外,楊毅平還是臨安東升小伙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臨安東升頌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的掌舵人,同時也是臨安網商協會會長。“作為一家傳統堅果炒貨企業,企業已有15年的歷史,但是涉足電子商務,還是近5年的事。”

楊毅平認為,當前經濟社會正處于向國際化、網絡化、自動化深度轉型的時期,作為一家農副產品傳統企業,國際化和網絡化是企業必須抓住的兩大發展趨勢。“作為輕資產,電子商務在打破現有商業模式、助推企業轉型升級、提高社會效益方面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兩年的電商“經”,不僅讓楊毅平和他的公司收獲了不錯的經濟收益,也讓他有了更清晰的發展定位。“未來,我們要以互聯網為載體連接農戶和消費者,打造線上線下一條龍的產業鏈。”農民出身的楊毅平說,自己有一個心愿,就是要將“農民變成股東”,而這個心愿只有互聯網可以實現,“電子商務在無形之中擴大了空間,縮短了時間。對以農副產品為主打的臨安企業來說,‘電商換市’無疑是一次轉型的良機。”
臨安素以堅果炒貨聞名于全國。據統計,目前臨安共有堅果食品加工企業23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0余家,總加工生產能力3萬余噸。位于臨安西部的龍崗鎮,則集聚了臨安70%的堅果炒貨產業。2010年8月,臨安市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堅果炒貨食品城”稱號,食品城落戶龍崗西部工業功能區。據悉,食品城總規劃用地800畝,建筑面積100萬方,總投資達19.7億元。
今年年底,食品城約9.6萬方的一期工程將投入試營業。據龍崗鎮黨委委員儲航介紹,與傳統意義上的食品城有別,這座以國字號命名的食品城,未來將會以“O2O模式”實現“線上”與“線下”的全面融合,以電子商務與實體經營相結合的方式,打造臨安農副產品的又一創新模式。
儲航解釋,“建設中國堅果炒貨食品城實現集聚發展,主要基于兩方面的考量。一方面,堅果炒貨企業的集聚發展,有利于企業擴大再生產,同時企業可以集中得到排污、環保方面的配套服務;另一方面,電子商務的集聚發展,可以為企業提供場地、技術、人才、物流等多領域、全方位的配套服務。”
智能化的物流配套,是中國堅果炒貨食品城給予入駐商戶的一大“福利”。食品城內,6400平方米的倉儲物流空間已就緒。通過引入江蘇丹陽中聯網倉作為第三方倉儲物流,食品城未來將實現日處理訂單3萬筆、日發貨量30萬件的物流承載量。中國堅果炒貨食品城董事長助理胡克標表示,“屆時,食品城內600多家實體企業、300多家電商企業將享受到全方位的配套物流服務。”
在臨安“電商換市”全面開花的格局下,微平臺的出現與發展無疑是錦上添花。
“掃一掃,就可以知曉臨安市內的商家優惠,參與商家組織的各類活動,并在網上完成支付。”在微信公眾平臺搜索頁中輸入“微臨安”,即刻可以找到“微臨安”的訂閱號。在當地消費者看來,這只是一個傳遞當地生活消費信息的微信平臺,而對企業和商戶來說,這已經成為當地企業“玩轉”移動電子商務的重要通道。
“微臨安”出現于去年12月,作為“微臨安”的東家,易微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搭建了這一服務臨安電商的特殊移動平臺。“2005年淘寶網開始發展,2008年天貓進入快速發展期,我們都只是參與者,如今移動互聯網為我們提供了電商發展的新模式,我們不可能再錯過。”易微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邢海龍認為,以移動平臺為支撐的電商發展模式,將是對傳統互聯網的一次顛覆,而突破的關鍵在于抓住細分市場的需求、打造個性化服務。
隨意點擊最新一期的微臨安訂閱號推送,就可瞥見來自臨安商戶的推廣活動。“舌尖上的太湖源,垂涎欲滴最藍莓!”,諸如此類的顯眼標題,都來自于“微臨安”工作人員的策劃和創作。“對企業而言,互聯網的流量福利時代已經過去,當前網絡電商平臺消費者的平均進入成本高達60-80元/人,對于許多中小企業來說,其商品無疑會淹沒在海量的同質化商品中。而移動平臺則不同,它的每一次推送、每一次閱讀都是完全到達的。企業在微信這樣的移動平臺上做活動,推廣效果將遠遠超過傳統互聯網。”據悉,目前微臨安的關注數已達到10000人,其中活躍用戶為2000多人。邢海龍認為,抓住了這些客戶的細分需求,就等于抓住了商機。未來的時代,將是移動互聯網的個性化定制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