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為芳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東站小學)
為了規范學生的行為,培養合格小公民,我校始終把青少年普法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基點,奉行“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教育理念,緊緊圍繞“德在心,法伴行”的教育主題,嘗試從不同的角度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多年來形成了以學校課程和少年模擬法庭實踐活動為主軸,以多樣化陣地、系列化活動、愉快大課間和三結合教育為支架的“米”字式的教育模式,使“法”的概念以多元的形式根植于孩子們的思想中。
自2000年開始,學校開發并實施了《我與法》學校課程,經過多年的嘗試、實踐、修訂,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一至六年級共6冊的學校自編教材,內容涉及了小學生常規教育、普法教育和預防犯罪教育,使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在能感受、能觀察、能體驗的生活常例中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護法,從小做一個合格的小公民。現在全校開設《我與法》學校課程,每周一課時,分年段由開發和編纂教材的教師親自授課,備課、上課、作業、評價、教研等各項工作規范到位,得到了師生的歡迎和家長的好評。
為了培養孩子們對于法律的認知興趣,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學校一直把“少年模擬法庭”實踐活動作為法制教育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把法律知識和犯罪案例融入其中,激發了孩子們對“法”的興趣,拉近了學生與法律的距離。現在學校、年級、班級三個層面定期開展“少年模擬法庭”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使孩子們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同學們廣泛參與“模擬法庭”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學校不定期地組織學生旁聽青少年犯罪法庭現場審判過程,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場景和素材,使“法”的精神深深地滲透進孩子們的心里,實實在在地影響了學生的生活態度。
一是學校在校門口二百米巷道內建成“社區法制教育長廊”,將《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條文,以及交通安全常識、消防安全知識、反邪教知識等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制成大小、形狀不同的展板,讓廣大學生、家長在上下學的路上接受法律的熏陶和教育,既營造了良好的法制教育氛圍,又美化了校園周邊環境,實現了以學校小環境影響周邊大環境的目的。
二是將法制教育作為“德育10分鐘”主要內容,提高德育實效性。每天下午2︰30~2︰40是我校的“德育10分鐘”教育時間,班主任對學生及時開展案例分析、規范教育、守法用法教育等,讀規范、講案例、辨是非,聽錄音、看視頻,形式多樣,異曲同工,學生受益非匪淺。
三是班級開辟“法制小園地”,張貼相關法制知識、警言、手抄報等,學校組織評比,要求主題突出,圖文并茂,以提高教育氛圍和學生興趣。
四是在校園廣播和校園網開辟法制教育專欄,定期進行法制宣傳,入眼,入耳,入心,日積月累,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滲透教育。
學校堅持“人人健康,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牢固樹立“終身體育,遵紀守法,促進養成”的新課改理念,以“以美輔德、以美益智、健體審美”的校園文化育人特點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和老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自2000年以來“愉快大課間活動”逐步向多元化發展,成為學校校本必修課程之一。“愉快大課間活動”為25分鐘,早晨第二節課后進行,活動內容由五小(小皮筋、小沙包、小毽子、小游戲、小跳繩)自主開放式活動為鋪墊,在音樂聲中逐步過度到五個篇章(《文明禮儀篇》《道德規范篇》《傳統武術篇》《健體審美篇》、《隊列行進篇》),在寓教于樂的主題操活動之中,促進學生知、行、意、德的統一和諧。
為了實現“法在心中,伴我成長”這樣一個教育目標,為了使每次活動富有實效性和科學性,學校結合實際開展了系列化的普法教育實踐活動。
一是以傳統節日、紀念日為依托開展相關的法制教育宣傳活動,既讓學生理解這些特殊日子的特殊含義,學到相關知識,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從小樹立公民的責任意識。
二是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為契機,開展以“德在心,法伴行”為主題的法制教育月系列活動。屆時全校參與法制教育專題報告會、學校主題隊會,班級模擬法庭展演等;同時開展法制教育宣傳圖片和案例的制作、收集和展覽活動,舉辦普法教育知識競賽、普法教育宣傳欄評比等等,以靈活多樣、富有成效的專題教育活動,增強學生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提高了法制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身處新世紀的學生,他們涉足的社會舞臺更加廣闊,社會風氣和各種思想,都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而我們以學校為中心,將普法與社區、家庭構成三結合教育網絡,使法制教育發揮社區優勢,促進齊抓共管的合力。一是把家長學校作為對學生家長進行普法的重要課堂,通過對家長的普法教育,提高了家長的法律意識,同時也將家長培養成對子女進行普法教育的老師,多開通一條普法的渠道。二是學校聘請轄區派出所的民警擔任學校法制副校長,定期為廣大師生做法制宣傳教育講座,與校方一起研討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案;同時經常與所在社區聯系,邀請校外法制輔導員,及時向校方反映學生在校外的不良苗頭,將青少年犯罪扼殺在萌芽狀態。
時代在變,學生在變,教育形勢在變,青少年法制教育更是充滿了挑戰,這就需要教育者不斷思考,不斷創新,不斷探索出更加適合于時代,適合于學生的教育模式,讓孩子們在學校的不懈努力中獲得終身難忘的教育,做一個明理、誠信、守法的合格小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