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勇

今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省代表團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建立畢節試驗區是貴州改革的“獨到之處”。5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對畢節試驗區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畢節試驗區創辦26年來取得的成績,賦予了畢節試驗區“為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闖出一條新路子”和“在多黨合作服務改革發展實踐中探索新經驗”的新的歷史使命。
6月21日,省委、省政府召開了畢節試驗區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大會,趙克志書記、陳敏爾省長分別作了重要講話。會議明確提出,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動畢節試驗區實現新跨越;要求畢節試驗區在七個方面“闖新路作示范”。
建設好畢節試驗區,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6.21會議”精神,推動全省科學發展、后發趕超、同步小康的具體實踐,是畢節試驗區各族人民的光榮使命。
深化畢節試驗,踐行好“闖出新路子”、“探索新經驗”的光榮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畢節試驗區“為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闖出一條新路子,同時也在多黨合作服務改革發展實踐中探索新經驗”,這是畢節試驗區的使命所在、職責所系。26年來,畢節試驗區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統籌推進“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三大主題改革試驗,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普遍貧困到基本小康、生態環境從不斷惡化到明顯改善的跨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完成“闖出新路子”、“探索新經驗”的歷史使命,必須積極向上借腦、向外借力、激發內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大膽探索、先行一步,與時俱進深化畢節試驗,為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闖出一條新路子。
緊扣試驗主題,加快科學發展。畢節試驗的主題,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要義,是畢節試驗的鮮明特色。深化畢節試驗,必須堅持“三大主題”不動搖,以開發扶貧、生態建設和人口控制為重要支點,優化要素配置、整合各方力量,努力實現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推動人民生活從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邁進、生態環境從明顯改善向生態文明邁進、人口發展從控量提質向全面提高邁進。當前,重點在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按照精準扶貧“六個到村到戶”的要求,在創新產業精準扶貧模式等方面探索有效機制,加快提高群眾收入,增強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二是堅決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深入推進林業合作經營、森林保險、生態補償、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市場化運作等體制機制創新,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三是進一步完善“雙誠信、雙承諾”等人口計生工作機制,創新獎勵扶助政策,深入實施教育“9+3”計劃和推進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進一步提高人口素質,推動人的全面發展。
補齊發展短板,加快趕超跨越。在同步小康征程中,關鍵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遵循山地經濟規律,大力推進山區特色新型工業化、山區特色新型城鎮化,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補齊發展短板,推動趕超跨越。一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市場主體培育,完善市場體系,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努力實現資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二是按照傳統產業生態化、特色產業規模化、新興產業高端化的要求,以建設畢節國家新能源汽車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為載體,在建立資源加工循環利用體系、有序承接產業轉移、推動資源依賴向創新驅動轉變等方面探索創新,大力發展裝備制造、新型能源化工、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構建具有畢節試驗區特色的山區工業體系。三是按照“美麗鄉村、綠色小鎮、山水城市、和諧社區、多彩畢節”的思路,創新城鎮建設體制機制,加快城市新區、城市綜合體建設,迅速做大做強畢節-大方中心城市,加快推進各縣縣城發展,大力推進特色示范小城鎮建設,不斷提高城鎮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四是著力推進投融資體制創新,加快構建投資主體多元、群眾主體作用充分發揮的基礎設施建設體系,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
堅持以人為本,加快和諧發展。堅持發展為了人民,全面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治理,在培養推動和諧發展的人才、營造和諧發展的氛圍、構建促進和諧發展的社會關系等方面完善制度安排,推動和諧發展。一是著力在統籌城鄉就業創業、統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等方面下大力氣,加快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二是堅持把教育作為拔掉窮根的治本之策優先發展,創新醫療、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不斷提高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質量和水平。三是深化“六零六好”社會治理集成創新經驗,不斷改進民生項目監督特派組等創新做法,進一步創新群眾工作機制,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健全維護群眾權益機制,提高群眾幸福指數。
豐富畢節經驗,彰顯好“闖新路作示范”的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國政協、中央統戰部和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長期支持和廣泛參與畢節試驗區建設,創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助推貧困地區跨越發展的成功經驗,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畢節試驗區將不斷豐富和發展“畢節經驗”,進一步彰顯“闖新路作示范”的重要作用。
堅持全面統籌,在科學發展上作示范。堅持可持續發展,深化開發扶貧內涵,走出開發開放、轉移轉型、求精求實的跨越發展之路。堅持協調發展,深化生態建設內涵,走出人與自然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人與人和諧的生態文明之路。堅持全面發展,深化人口控制內涵,走出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開發人力資源的以人為本發展之路。
堅持群眾主體,在構建和諧上作示范。堅持把保障群眾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新思路、制定新舉措;及時總結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充分調動群眾推進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凝聚起最廣大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不斷改善民生,讓廣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感到溫暖、看到希望、實現夢想,堅定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堅持多黨合作,在同心共建上作示范。健全完善“同心共建”機制,充分發揮統一戰線參與支持畢節試驗區建設的優勢,廣泛匯聚政協組織和統一戰線的各種資源、各種力量推動畢節試驗區實現新的更大發展,積極探索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新思路、新途徑、新辦法,努力建設多黨合作示范區。
弘揚畢節精神,激發好“實現新跨越”、同步奔小康的巨大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畢節試驗區“進一步深化改革,銳意創新,埋頭苦干,同心攻堅”。總書記所要求的,也正是試驗區26年奮斗歷程中孕育出的“畢節精神”,是畢節各族干部群眾精神風貌的生動寫照,必須始終堅持、大力弘揚。
堅持“深化改革”增動力。每一次改革發展的關鍵轉折,無不源于勇于擔當的善作善為;每一項工作質的飛躍,無不凝聚著盡職盡責的深厚積累。培育和弘揚深化改革的畢節精神,要堅持問題導向、發展導向、環境導向、創新導向,增強改革意識,大膽地干、大膽地闖、大膽地試,敢于擔當、敢涉深水、敢闖險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把握機遇,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努力開拓改革試驗新天地,奮力開創科學發展新境界。
堅持“銳意創新”添活力。站在新起點,邁向新征程,必須以新方法解決新問題、以新思路謀求新發展、以新眼光把握新機遇、以新措施贏得新成效。培育和弘揚銳意創新的畢節精神,要與時俱進、不甘落后、頑強拼搏,著力摒棄“抱著老經驗、用著土辦法”的舊、克服“群眾過了河,還在摸石頭”的慢,以敢為人先的銳氣激發創新熱情,以上下求索的執著砥礪創新智慧,真正激發出創新熱情、凝聚起創新能量,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堅持“埋頭苦干”強內力。越是貧困落后,越要艱苦奮斗。推進畢節試驗區改革創新發展,靠的是百折不撓、堅忍不拔,只爭朝夕、埋頭苦干。大力培育和弘揚埋頭苦干的畢節精神,必須突出“干”字當頭,不爭論、不折騰、不懈怠,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干勁把看準的事先干起來、把能干的事先干起來;像文朝榮同志那樣,苦干實干,“把肩膀當作地皮磨”,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愚公移山、改變面貌,鼓實勁、辦實事、求實效,在干中比高低,在干中求跨越,在干中樹形象。
堅持“同心攻堅”聚合力。搶抓機遇,廣泛匯聚各方力量,形成多方參與、協調并進、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團結奮進新格局,是推進畢節試驗區建設的重大舉措。培育和弘揚同心攻堅的畢節精神,必須堅持和發揚“同甘共苦、同舟共濟”的發展理念,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參與畢節試驗區改革發展,形成上下同心、內外同心、干群同心的良好氛圍,不斷探索多黨合作服務改革發展實踐的新經驗,凝聚助推畢節試驗區跨越發展的強大正能量,進一步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作者系畢節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彭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