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躍+夏紅旗+陳軍
初秋時節,湖北省鄂州市華容區段店水土保持優質蓮藕示范園區的藕農一派忙碌景象: 正將整車整車的蓮藕運到武漢、黃石、鄂州等地,在村灣、集鎮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通過“水、田、林、路”綜合治理水土流失,蓮藕種植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
去年以來,鄂州市華容區抓住國家水土保持“長治”工程重點建設的時機,堅持以小流域為單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80平方公里。為當地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打下了可靠而堅實的基礎。
為了把水土保持工程建設成集“特色農業、設施農業、標準化農業”為一體的綜合性水土保持示范區,該區在投入機制上積極探索新機制、新工藝、新模式和新理念。結合區情,采用“項目打捆,集中建園,統一標準,以園串帶”的方式,將水利、農業等涉農項目有機整合,使各個項目既相對獨立,又集中成片、連接成帶。區政府制定了316國道以北73平方千米的生態建設圈,并以南跡湖為中心建設段店“生態示范區”,做活了水的文章。
在綜合利用模式上,把“治灣治水、科技致富、生態建設、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將水土保持基礎設施和水土保持園區路網科學布設,并在實現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同時,大力發展有機蔬菜產業,大田種植優質水稻,配套實施大棚西瓜、特色蔬菜等農業項目,以短養長,長短結合,不僅極大地改善了水土流失治理區小流域的生態環境,而且帶動當地周邊群眾脫貧致富。區政府還出臺優惠政策,引導業主大膽地與農民簽定土地租賃合同,由業主按每年667平方米付給農戶土地租用金,按每年667平方米土地補助農民70元,形成了“項目+業主+農戶”的發展新模式。
在抓水土保持產業開發中,華容區用“抓工業、抓經濟、促發展”的理念來抓水土保持產業發展,不僅在“市場導向、加工配套”等環節上做了積極的努力,而且在“土地、資金”等生產要素的有效配置上做了大膽探索,“開發、經營、投入”機制不斷創新。
在業主參與工程規劃、工程建設中,該區積極參與工程建后管理,業主開發機制普遍形成。區積極引導業主參與水土保持工程規劃和建設,由業主先行墊支工程建設費用,一次性繳納3年的土地租用金和保證金,使項目建設業主既是施工單位,也是水土保持的管護業主,實現了“投入、建設、管理”多元化。
留一方水土,還要富一方百姓。華容區把發展水土保持產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擺在了重要位置,讓水土流失治理后的土地充分發揮效益。該區始終抓住有機蔬菜、優質稻、精品西瓜等生態產業發展不放松,不僅助農增收的經濟效益日益顯著,而且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也越來越突出。該區去年以來生態農業人平產量達到126千克,人均收入達228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1.6%。
(湖北鄂州市華容區委宣傳部436030 陳慶躍 夏紅旗 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