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計武
今年9月19日在山西大同市新榮區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里,女村官趙鑫娥正在觀察黑木耳的長勢。為了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現任大同市新榮區新榮鎮李大頭窯村黨支部書記的趙鑫娥,帶頭培育黑木耳。今年,她投入培育黑木耳菌棒10萬棒,每棒產干黑木耳50克,共計產出干黑木耳5000千克,銷售額達50萬元。
自2008年3月中央部署實施大學生“村官”計劃以來,截止2013年底,全國累計選聘41萬名大學生到村任職,目前在崗22萬多名。在“誰來種地”、“誰來養豬”的擔憂聲中,大學生村官創業無疑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大學生村官一般擔任村委會主任助理或村支書助理,是農業集體經營的直接推手;大學生村官參與帶領創辦合作社,為農業合作經營帶來了生機;有些大學生村官注冊公司、開辦企業,更是農業企業經營的實踐者。
經過近幾年的建設和發展,大學生村官在農村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據《2014中國大學生村官發展報告》顯示,2013年,全國在崗的22萬多名大學生村官中,有3萬多名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參與創業,領辦創辦創業項目2萬多個,領辦合辦合作社5204個,為農民提供就業崗位26.6萬個。據了解,近年來大學生村官創業共投入資金60多億元,帶動了30多萬農民增收致富。
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大有作為,大家為其感到欣慰,但同時又為村官及其創業項目感到擔憂。目前大學生村官錄用實行聘用制,三年合同制,隨著部分大學生村官任期期滿的臨近,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村官通過參加考試或另行擇業的方式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如何做好村官離職后其創業項目的續接問題,需引起政府和社會的足夠重視。
為了讓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實現連續性、可持續發展,真正為農民致富、農村繁榮和農業發展繁持續做出卓越的貢獻,筆者有三點建議:一是村官組團創業,一人離職不至于影響整個項目的運營。二是村官聯戶創業,帶領村民致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三是村官接力式創業,政府引導村官創業項目在做規劃之時就立足長遠,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保證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在村官離職后還能持續運轉下去,才不會隨著個別大學生村官人走而茶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