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霞,王虹(長江大學荊州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院輸液室,湖北 荊州 434020)
我院為湖北省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0年3月成為衛生部首批優質護理服務示范醫院,我科是優質護理服務首批試點病房之一。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優質、滿意的醫療服務是我們的目標,我科從2012年2月開展了醫護一體化責任制整體護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我科開放床位41張,月收治患者約126例。在職護士16人,均為女性。年齡23~51歲,平均年齡33.6歲;學歷:碩士1人,本科9人,專科5人,中專1人;職稱:主任護師1人,副主任護師2人,主管護師3人,護師9人,護士1人。醫生9人,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4人,醫師2人。
1.2.1 傳統工作模式 為半功能制護理加半責任制護理,排班方法及職責:每天分4個工作時段,即白班(07:50~12:00,14:00~17:00)、連班(8:00~11.00,11:45~15:00)、小夜班(16:45~00:00)、大夜班(00:00~8:00)。白班8人,按患者分組,每組責任護士2人,輔助班1人,連班2人,主班1人。責任護士負責患者上下午的所有治療護理、健康教育、康復指導等;連班2人,未分管床位,負責中午時段的所有治療護理,手術病人、新病人的接待等;小夜班、大夜班各1人,分別負責夜間所有治療護理。
1.2.2 醫護一體化工作模式為系統性責任制整體護理
1)排班方法。科室醫生分為2大組,即手術組和放化療組。每組由副主任醫生1人、主治醫師2名、住院醫師1人組成。護士除主班和護士長外,分成2個責任組,每個責任組3人(責任組長1人,責任護士2人),負責20~21例患者。2個責任組分管的床位與醫生分組分管床位一致,形成醫護合作團隊。每日在崗總人數11人(包括護士長1人),每組在崗4人(包括責任組長1人,白班責任護士1人,連班責任護士1人,整夜班護士1人),主班1人,護士長助理1人。除護士長助理、主班外,其他白班護士和護士長均7:30上班,行晨間護理,即白班(07:30~12:00,14:00~17:00)、連班(7:30~11.00,11:45~15:30)、整夜班(16:45~8:00),整夜班2人輪流休息4h。
2)重新制定工作職責。除護士長、主班、護士長助理外,其他護士每人包干床位6~8張,與醫生同組排班。晨會交班前完成所分管病床的晨間護理和陪護的清理工作,為醫生提供安靜、整齊的查房環境;護士床頭交接班后責任護士參與本組醫生查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檢查、治療方案等,以提供預見性護理;查房完成后進行患者評估,根據病情、自理能力等完成生活護理、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健康教育、康復指導等工作。連班護士11:00~11:45和15:30之后不在崗時其床位由責任組長負責接管。整夜班護士負責本組患者夜間的治療和護理,輪休時由另外2人接管本組患者。工作期間責任護士全面負責本組患者的護理質量和安全,參與醫生診療計劃的討論、危重病例討論,負責實習護生的帶教和考核。
3)比較醫護一體化責任制整體護理實施前(2011年2至12月)、后(2012年2至12月)患者滿意度、患者對分管責任護士的知曉率、護士滿意度、護理質量、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其中患者滿意度、患者對分管責任護士的知曉率、護士滿意度、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均由護理部每月發放調查表調查,取均數。護理質量由護理部根據護理質量標準每月檢查,包括病房管理、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安全管理、健康教育,每月抽查10份,滿分100分。
患者滿意度、患者對分管責任護士的知曉率、護士滿意度、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比較,患者滿意度由90.56%上升為98.73%,患者對分管責任護士的知曉率由81.23%上升至100%,護士滿意度由91.5%上升至99%,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由90.43%上升至98.88%。
見表1。

表1 醫護一體化責任制整體護理實施前后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患者對醫護工作的滿意度是衡量醫護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1]。醫護一體化責任制整體護理的開展,使每一位患者從住院開始就有固定的責任醫生和責任護士負責其全程的治療和護理工作,形成了“我的患者、我的醫生、我的護士”的責任關系,醫生、護士主動與患者和家屬交流溝通,主動解決患者的疑問,熟練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療、護理、用藥、病情變化等,給予患者及時的幫助,使患者減少了陌生感,增加了信任感,融洽了醫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對責任護士的知曉率,由81.23%上升至100%。更提高了患者的綜合滿意度,由90.56%上升為98.73%。
醫護一體化責任制整體護理與傳統的工作模式比較,護士工作職責分明,各班次人員配備較均衡,護理交班次數減少,護理工作連貫性增強。責任護士對分管患者的病情、治療、護理問題及護理要點了解清楚,保證了各項護理工作的及時到位,避免了交接不清而導致的治療、護理的遺漏,減少了護理差錯的發生,提高了護理質量。表1顯示,醫護一體化責任制整體護理實施前后各項護理質量均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保證了每班有2名以上護士值班,充分體現了雙人雙班雙核對的原則,保障了各班次的人力資源和技術力量。護士相互協作,避免了護士長期連續、高強度工作帶來的身心疲憊,減輕了低年資護士和夜班護士單獨值班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2],增加了個人安全感,體現了對護士的人性化管理,護士工作滿意度由91.5%上升至99%。
醫護合作是指醫生、護士之間的一種可靠的合作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醫護雙方都能認可和接受各自行為和責任的范圍,能保護雙方的利益和有共同實現的目標[3]。良好的醫護合作是提高醫療、護理水平,消除疾患,促進患者康復的重要保證[4]。醫護一體化責任制整體護理的開展,使醫護形成一個合作團隊,責任醫生熟悉與自己合作的責任護士,經常詢問了解患者的情況,一起查房,一起討論患者的病情和患者對治療方案的反應等;責任護士也及時主動向責任醫生匯報患者的病情變化、情緒反應、康復情況、心理變化等,并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建立了相互信任、相互理解、配合默契的醫護關系。滿足了患者治療護理的需求,促進了患者的康復,提高了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由90.43%上升至98.88%。
醫護一體化責任制整體護理的實施,真正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使患者從入院到出院得到全程全方位無縫隙的醫療護理服務。促進了醫護合作,融洽了醫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滿意度,體現了衛生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讓患者滿意、醫生滿意、護士滿意的精神。
[1]孫雯敏,周志祥,湯琪春,等.綜合性醫院開展“主護制”試點病區的實踐及效果[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6(11C):68-69.
[2]柯彩霞,謝文,劉曉華,等.護士排班模式改革與效果[J].中國實用護理管理,2008,8(11):38-40.
[3]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Nursing’s social policy state-ment[M].Washington Dc:American Nursings Publishing,1995:89.
[4]楊曉莉,呂海燕,李曙光.醫生和護士對醫護合作所持態度的對比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5):46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