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風


近年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積極順應信息網絡技術迅猛發展的趨勢,準確把握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成因及特點,主動迎接新媒體發展給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挑戰,建立了“華水葦渡”微博、微信等網絡集群,在利用新媒體引導、教育與服務管理學生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和探索。目前,“華水葦渡”已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貼地皮接地氣的校園網絡文化育人新陣地和傳遞“華水同舟,微博共濟”精神的新平臺?!叭A水葦渡”校園微博先后榮獲“河南省2012年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全國2012年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河南省2013年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
一、把學生的網事視為要務,在順應學生中引導教育學生,精心設計“網上導航站”
審時度勢,抓住先機。2010年初,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校黨委敏銳地意識到微博的興起將對今后的高校學生工作帶來重大影響,特意安排學工部、教務處、校團委以及部分干部教師試水微博。在積累一定的經驗后,2011年5月,學校成立了由校黨委書記任組長的“校園微博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規劃校園微博建設思路、實施步驟和運行管理機制。經過深入研討,確立了“華水同舟,微博共濟”的理念和“育人為本,服務為先,引導為重”的思路,制定了校務微博統一標識,設計了“華水葦渡”主題網頁,建立了以校務微博、教師微博、學生組織微博和學生個人微博協調聯動的“華水葦渡”微博矩陣。
因勢利導,分層構建。經過“構建基礎、完善功能、組成矩陣”三個階段,逐步形成了由“校務華水”“師慧華水”“學聚華水”“達濟華水”四部分組成的“華水葦渡”微博矩陣,這四部分相互耦合,點線面結合,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其中,“校務華水”,是由各個職能部門的校務微博構成的“信息公開和新聞發布中心”;“師慧華水”,是由學校領導、教師和輔導員的個人微博構成的“思想引導和心理輔導中心”;“學聚華水”,是由學生會、學生社團和學生班級等學生組織微博構成的“校園文化和大學生活展示中心”;“達濟華水”,是由華水眾多普通學生、微博達人個人微博構成的“自由表達和交流互動中心”。
順勢而為,協同進步。既然學生喜歡微博,那我們就應當用好微博來與學生交流。所謂“華水同舟,微博共濟”,意在淡化官方、校方、我說你聽、你做我看的生分色彩,倡導平等、協同、親和、互動、同心、互助、奉獻、團結向上的風氣,構筑師生利益交融、榮辱與共、親密和順的虛擬現實共同體?!叭A水葦渡”微博矩陣四部分,學生組織、學生個人部分占其二,這里,學校、教師不純粹是教育者,學生也不純粹是受教育者,而是“同舟共濟,渡人渡己”的關系,師生共同作為“華水號”的劃槳者,同心同德,攜手共進,努力實現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學校發展的和諧統一。
截至2014年2月23日,學生在新浪開通微博的人數突破2萬人,社團、班級等組織開通微博600余個,校領導、部門負責人、部分干部和教師開通微博的有310人,20多個學校部門也開通了微博?!叭A水葦渡”“華水”微博話題分別達到131870條和1223042條,通過師生互動解決訴求3000余件。新近開通的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微信,作為微博矩陣的拓展補充,很快受到2000余名學生關注。
二、把學生的小事當成大事,在服務學生中引導教育學生,不斷擴建“網上校務廳”
我們在實踐中體會到,學生在微博、貼吧、論壇上反映的問題、發泄的怨氣和某些情緒化的內容,大多與他們的切身利益和心理特點相關。我們也逐漸認識到,只有堅持在關愛學生、貼近學生、服務學生中引導教育學生,把解決其思想問題與解決其關心的實際問題相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真正接地氣,增實效。特別是建立“華水葦渡”以來,我們的工作行動變得更為暢通便捷。學校各部門打造熱線微博,及時發布信息,切實為學生排憂解難?,F在學生中間已熟知:學生問題請@華水學務,教務問題請@華水教務,總務后勤問題請@華水勤民勤事,黨務問題請@華水先鋒,網絡問題請@華水現教中心,圖書問題請@華水書香,團學問題請@華水青年。我們努力推動:學生有需求,學校有作為;學校有要求,學生有行動;問題網上來,實事網下辦。學校師生中還涌現出來一大批網絡達人。筆者作為校黨委書記開通新浪個人微博“@海兮風兮”,現有粉絲27856人,學生處處長費昕開通個人微博“@昕飛揚1996”,現有粉絲19774人,教務處處長劉法貴開通個人微博“@線性回歸自然”,現有粉絲12323人,團委書記李尚可開通個人微博“@尚且可以”現有粉絲11951人。而且粉絲絕大多數均為在校學生和教師。我們利用微博評論、私信交流等方式及時回應學生訴求,解答學生疑問,與學生進行積極溝通,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當中的困難。學生在網上不再稱呼筆者朱書記,而親昵地叫筆者“海叔”,叫學生處處長費昕“費老”、“費哥”,叫團委書記李尚可“李哥”。正如學生微博達人@華水風航所言:“自從有了微博,我們有了一個可以隨時了解到學校領導老師和同學最新動態和最真實想法的平臺,有了同高人對話、老師過招和領導交流的機會,有了一個@就可以集大家智慧迅速解決問題的路徑?!薄澳膫€地方的領導可以做到不僅要掌控好發展的方向和大局,還要為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而事必躬親呢?我們的海叔@海兮風兮,費老@昕飛揚1996,李哥@尚且可以都做到了?!?012年@海兮風兮獲得“河南省十大公務員微博”,中南大區公職人員微博“影響力飛躍獎”等稱號。
三、把“大V”“小V”連成一線,在吸引學生中引導教育學生,主動當好“網上聯絡員”
學校根據學生關心社會和校園出現的焦點、難點、疑點,由學生處處長牽線和學生一起在微博上聯系邀請“紅色大V”(社會各界專家、學者)來校為學生作報告,引導和幫助學生客觀、全面、正確地看待當前時事政治和社會現象,在校內形成了以微博為工具進行學生組織、現場互動、講座評價的新型校園文化活動及思想教育新載體——“微言大義達人講堂”。該講堂自2011年4月15日開辦以來,已邀請復旦大學葛劍雄教授、解放軍羅援少將、國防大學房兵大校、《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著名作家陸天明、原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貴州大學校長鄭強等知名人士舉行了32場講座,內容涉及國際形勢與政治、國家發展、青年勵志成才等各方面青年學生關心、感興趣的話題,講堂無須特別組織,場場爆滿。很多專家被學生的熱情邀請過來,無須校領導陪同,吃一碗燴面,給一個報告廳就可以開講,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財力。該講堂也切合了學生的現實精神需求,從原來傳統講座的“要我聽”,變成現在的“我要聽”。自第一場起便在校內外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也吸引了附近眾兄弟高校的學子慕名而來,學生參與人數超過2.3萬人次,真正做到了“講者樂講,聽者樂聽,辦者樂辦”。如今,“微言大義達人講堂”已經成為我校校園文化品牌,并獲得了“河南省2013年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成果一等獎”。該講堂也得到學生積極推廣,仿效這種模式的校園文化活動越來越多,“求知微講堂”“尚水國學社”等系列活動正在華水校園積極傳遞著正能量。endprint
四、把交流互動變為常態,在溝通學生中教育引導學生,持續開辦“網上懇談會”
深入了解、準確把握、有效引領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利用微博有利于師生以及學生間的互動交流,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學生易于接受,也符合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理念。我校微博矩陣的形成,大大豐富了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和引領教育學生的手段。借助電腦和手機,學生會隨時將自己的想法寫進微博。學校通過對粉絲活躍程度、評論、轉發情況的分析,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
密切關注,收集信息。各主要職能部門教師和輔導員教師各負其責,密切關注學生思想動態,及時發現學生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和收集整理學生在網上反映突出的問題,供部門領導和學校領導參考決策。
主動交流,注重溝通。對網上發現的學生發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教師主動通過微博與學生建立起“雙向關注”的溝通模式,在“雙向關注”的基礎上,通過“評論”“私信”功能深化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也可主動約談,當面交流;還可通過設置熱點話題,以青年學生樂于接受的表達方式,引導學生互動討論。
主動出擊,先聲奪人。通過開通特色“微”賬號,引導一批熱點“微”話題,營造一批“微”活動,各職能部門經常策劃與本部門工作相關的話題對學生進行網上引導,用正面的聲音引導學生的主流思想。
及時反饋,解決問題。相關部門和教師定時定期就學生關心的各種熱點、焦點問題進行調查并及時反饋,通報進展情況。目前,@華水微公益、@華水微文明、@華水隨手拍等微博也都在校園傳遞著正能量。學校已借助微博妥善處理了學生抱怨的三友駕校拖欠費用問題;徹底解決了學生吐槽食堂油煙抽排不暢的問題;快速處理了學生反映的餐廳人員清洗餐具使用洗衣粉這一不實消息。久而久之,學生反映的問題越來越少了,主動和老師交流思想的越來越多了,網絡正能量越來越大了,學生工作越來越好開展了,學生和老師的心貼得越來越近了。
五、把扶危濟困善舉整合起來,構建愛心互助救濟體系,在相互關心、傳遞關愛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共同搭建“網上連心橋”
近年來,不時有學生身患重大疾病且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無力支付高額醫療費,為解決這一難題,學校在給予直接救濟的同時,借助微博平臺,聯絡校內外,共同建立了一個愛心互助救濟體系。自2011年3月23日“華水葦渡”為患白血病的2011級95班的張安同學發出第一個募捐微博以來,學校相繼通過微博在校內為困難學生募捐到50余萬元的善款。由@華水學務指導,學生自行發起,通過微博廣泛征求意見、組織論證以后,建立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愛心互助基金”。該基金由學生自愿參與、自主管理?;鹄锛扔袇⑴c學生每月1元錢的捐助,也有學校老師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無償饋贈,還有國家獎助學金獲得學生及勤工助學學生的自愿獻與?;鸬氖褂脛t是由來自各學院的101名理事共同商量決定。由此形成了包括“大學生醫保”或“新農合”、大學生意外傷害的商業險、“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愛心互助基金”在內的,能覆蓋基本的醫療保障、意外傷害或較大疾病及重大疾病的“三位一體”的醫療救助體系。
此外,校內還有其他志愿者組織和愛心服務社團,如@華水順風車、@華水愛之翼、@華水失物招領等也借助微博積極開展活動,用更貼近學生、更貼近生活的形式匯聚了師生愛心,傳遞了學校大家庭的溫暖,大大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感召力。
六、網上網下結為一體,在協同聯動中增強校務微博的正能量,配好開足“網上順風車”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痹诰W絡工作中,我們較好地解決了傳統的管理和服務模式中學校難以有效與每個同學深入進行溝通交流的問題,大大減少或避免了由于各種溝通障礙和日常矛盾累積所埋下的隱患。我們力求把網內工作與網外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力求把渡人與渡己、渡事與渡魂緊密結合起來。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多次召開校務微博工作會議,對在微博上反映的突出問題現場集體辦公,組織各職能部門和學生面對面交流情況,疏通了學生利用微博參與校務管理的渠道,學校各級組織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上網收輿情,開渠引水;下網辦實事,解決問題。通過線上線下通力配合,協調跟進,初步形成了網上網下協同聯動促學促教促管促發展的新態勢、新格局。
“新媒體方興未艾,其領域大有作為?!蔽覀兊墓ぷ鲀H僅是剛剛起步。今后,我們將遵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規律,自覺適應當代大學生思想成因特點及變化,繼續創新大學生服務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點燃莘莘學子夢,唱響大學“好聲音”,共同匯聚起實現中國夢、中原夢的強大正能量!
(作者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編校:趙 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