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建++劉偉++何濤++李雪菲++郅歡++周權
摘 要:隨著能源危機的日益臨近,新能源必然成為今后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一。其中風能、太陽能以及生物能源等新型能源已經逐漸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可是作為新能源,它們能否承擔起全國能源消耗的沉重負擔”成為現今的重要課題。因此,本次調研針對在河北省承德地區建設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的可行性。最終依據調研結果提出相應意見及建議。
關鍵詞:可再生能源 示范區 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F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a)-0110-01
1 調研對象的選擇及調研內容
建設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需要政府的引導與規劃,需要公眾的大力支持,需要關注社會、經濟、技術、環境及政治等要素的可行性,需要采用符合當地特點的100%可再生能源城市模式。因此,本次調研的主要調研主要定位為河北省承德市以及豐寧地區的相關政府部門、可再生能源辦公室,承德市相關新能源產業以及當地城鎮居民以及村民。
走訪可再生能源辦公室,調研承德市政府、豐寧縣政府等相關部門了解該部門能否為可再生能源產業提供足夠的資金、技術、人力;能夠承受多大的規模的產業建設以及針對這些需求制定了哪些政策;了解行業背景和當地產業發展情況。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走訪有特色的新能源企業,掌握該行業第一現場資料與情況,并有針對性對工作人員進行“可再生能源在逐步走向主力舞臺的過程中,傳統能源如何實現從所占比重較大到所占比重較小直至退出的過程”的調研。
2 依據調研結果進行可行性分析
通過對調研數據的分析結果結果顯示,在承德地區建立和發展中國首個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的條件以及基礎具備一定的優勢。
(1)自然條件:具備良好的風、光資源,適合發展可再生產業。在這里可再生能源產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和基礎。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抽水蓄能電站以及生物質能發電等都已經在這個地區開展建設,并且水源、土壤源及空氣源等可再生能源采暖制冷熱泵應用技術等在可再生能源建筑中得到了推廣應用。
(2)群眾基礎:當地民眾對于可再生能源的了解程度以及認知程度普遍較高,對于可再生能源的接受度和認可度也較高,如果價格等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可再生能源設施的普及必將為當地居民生活帶來更多的方便。
(3)政府支持:當地政府對于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積極性較高。在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大背景下,傳統工業的發展受到各種政策等因素的限制,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對于當地經濟必將起到有力的拉動作用。如同大唐風電為當地居民解決的就業問題,拉動當地的消費,帶動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后續旅游產業的發展和為當地貢獻的稅收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正面積極作用。
3 對承德地區建設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的建議
根據調研結果建議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盡早向國家發改委及能源局申請立項,盡早成為中國首個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在100%可再生能源概念下落實國家級清潔能源產業基地建設規劃。具體建議如下:
3.1 政府方面給予的政策支持
在國家以及地方原有優惠政策的前提下,為吸引更多有實力的公司企業參與到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的項目中,以及維持示范區內電價等相關費用處在正常范圍內,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增加以下政策的支持:
(1)信貸扶持。
可再生能源企業在先期啟動可再生能源技術應用項目時,政府應給予鼓勵,如給予貸款作為啟動資金等。當這項技術的應用形成良性循環后,再由企業自己投資。
(2)稅收優惠。
稅收政策有兩大類:一類是直接對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企業及個人實施稅收優惠政策,包括減免關稅、減免形成固定資產稅、減免增值稅和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收入稅等;另一類是對使用傳統能源的企業及個人實施強制性稅收政策,如碳稅政策等。
(3)補貼。
投資補貼即對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投資者進行直接補貼。此外還有產品補貼,即根據可再生能源設備的產品產量進行補貼。此項用以維持項目示范區內電價等相關費用處在正常范圍內,避免當地居民出現抵觸情緒,以使得當地居民繼續支持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
3.2 技術層面的統籌規劃
(1)半獨立的微型局部電網的建立。
集中式風電、光伏發電、分布式發電、抽水蓄能電站與微電網產業并行推進,在示范區內建立一個半獨立的局部微型電網。與此同時,針對此微電網建立一個專門的電力調度控制部門,用來調配微電網內風電、水電、光伏發電以及生物質能發電和抽水蓄能電站之間的電力供應調度,以實現微電網內電壓、頻率、相位的穩定輸出供應。
為保障微電網的運行安全,將微電網建設成為半獨立電網,在內部產能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從外部大電網獲得支持,維持微電網的正常運轉工作。同時,在外部大電網需要支持時,微電網也可以提供一定的有功補償與無功支持。
(2)能源結構與產業結構轉型。
政府通過各種措施逐步調整產業結構,逐步淘汰傳統能源生產和使用,在工業生產、交通、供熱與制冷等各個環節使用可再生能源;發展電動交通工具,逐步取代傳統能源交通車輛。在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時大力推進節能降耗,實現能源轉型與示范,形成可再生能源完整的產業鏈及經濟形態。
3.3 人才培養建設
建設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區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與智力支撐,政府可以同廣大科研院校、國家電力部門以及可再生能源企業間建立合作溝通機制,在先期啟動、后續發展以及后期運行維護的過程中都可以獲得足夠無的人力與智力支持,形成示范區項目發展的良性循環,確保中國首個再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區順利建設與發展運行。
4 可再生能源示范區未來發展前景
通過政府、可再生能源企業以及當地居民的共同努力,預期在未來十年左右,基本達成完全型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目標。
通過中國首個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為中國整體能源轉型提供大規模示范;同時把承德建成人文歷史與生態文化并重的世界級文明城市,成為京津冀城市圈中人們領略可再生能源與人類協調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與旅游經濟相結合的、高度現代化城市,真正再現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空氣更清新的宜居城市。
參考文獻
[1] 婁偉.100%可再生能源城市建設模式分析[J].中國能源,2013(9).
[2]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Cities,towns&Renewable energy[R].2009.
[3] 李紅葉.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發展戰略探討[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