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在抗戰中以兼職眾多聞名。
抗戰爆發前,蔣介石的主要職務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副主席(代行主席職權)。此后,蔣在1937年8月任國防最高會議主席;1938年4月任國民黨總裁;1939年1月任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國民參政會議長;1939年11月任行政院長;1943年6月任國民政府主席。此外,蔣身兼的重要職務還有中央設計局主席、四聯總處(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聯合辦事處總處)理事會主席、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等。蔣同時獲得黨、政、軍和民意機構的最高職務。在自己主持的這些機構中,蔣介石也兼掌它們的一些下級單位。
身為最高領袖,蔣介石還兼任了一些地方職務,包括四川省政府主席、川康建設學院學長、四川省禁煙督辦公署督辦、四川省煙毒總檢查督察團團長等。
軍事上,蔣介石是空軍總司令、航空委員會委員長、廬山暑期訓練團團長。他臨時兼任過幾個戰區首長。蔣唯一長期兼任的是第八戰區司令長官,時間從1937年11月—1939年1月。中國加入同盟國后,蔣介石任中國戰區最高統帥。
除了黃埔軍校(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外,蔣介石還兼任過陸軍大學、中央警官學校、國立中央大學和國立政治大學的校長,但為時不長。
上述種種,均系蔣介石當年所兼任之需負責任的職務。據統計,此類職務,總計在80個以上;其中較重要、為長期性質者,有30個左右。
其余不負具體責任的榮譽性質的兼職,如中華基督教徒全國聯合會名譽會長、三民主義教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滑翔機總會會長、南洋華僑協會名譽理事長等,則難以統計,其具體數目已不得而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