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躍
作為三網融合的重要力量,中國廣電行業在2012年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種新技術推陳出新,新業務層出不窮。但它的網絡基本屬于單向網絡,這在一定程度上與當今的全民互動、參與積極性等狀態有所差距。廣電網的現狀建設仍呈區域化、碎片化態勢分布,無法形成規模效應,且資源分散、浪費現象較為嚴重。另外,本身沒有獨立的互聯網國際出口和帶寬,廣電網在開展網絡業務等諸多方面必然要受電信運營商的牽制。2013年三網融合工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試點更大面積地鋪開,融合程度也開始加深。在這一階段三網基本形成適度競爭的網絡產業格局,并開始建立新型的監管體系。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接近甚至超過上網本性能的機頂盒芯片出現,機頂盒有能力加載更多的應用,甚至可以運行一些臺式機電腦的應用程序,可以很容易承載網絡電視和IPTV,在開放的IPTV和互聯網電視技術標準下,這些芯片可以嵌入到機頂盒中推向市場。但現行封閉的數字電視技術體系顯然不能適應這種技術的發展需求,按照以往的經驗,這些芯片如果進入廣電市場,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當形成產品時,技術已經開始落后。如果廣電能順應和把握住數字電視技術必須開放這個趨勢,以開放的胸襟擁抱開放的技術規范,廣電運營商也可以和電信運營商那樣借助產業界的力量和技術進步發展壯大。在這場“明”融合“暗”競爭的無硝煙戰爭中,廣電網的網絡技術建設仍處于劣勢位置。
互聯網是基于IP協議的開放技術,而廣電采用的是通過技術封閉獲得安全性的加密CA系統,存在著加密信息從智能卡輸出之后通過互聯網擴散的嚴重安全隱患。所以,在三網融合的過程中,廣電采用的封閉技術無法和開放的互聯網技術相對接。這是目前三網融合的最大障礙,即使融合,也會出現如下安全隱患。
一、CA的CW網絡共享泛濫。廣電網與互聯網融合,正好為CA的CW網絡共享提供了機會。在智能卡與機頂盒通訊的過程中,CA非常容易被竊取,然后通過網絡傳播出去。有了CW之后,第二臺機頂盒就不再需要智能卡就能共享第一臺插有智能卡的機頂盒中的節目,而且通過互聯網共享CW,還可以帶動第三臺、第四臺甚至N臺機頂盒。這種CW共享可以通過局域網傳播,也可以通過廣域網傳播,所以對于廣電運營商來說,收視費的流失將是不可避免的。
二、廣電或被邊緣化。由于廣電封閉的技術標準無法與開放的互聯網技術相互融合,所以目前各個電視機廠家的網絡電視和智能電視都無法支持廣電的數字加密電視,致使網絡電視和智能電視離廣電越來越遠。面對三網融合大潮,電視機廠家向網絡電視和智能電視方向的發展卻沒有絲毫停滯的跡象,相反,英特爾、谷歌和蘋果向網絡電視的進軍將加快這個進程的步伐。幾年后如果無法兼容廣電加密數字電視的網絡電視和智能電視大量普及,這些電視將直接變成電信推廣IPTV的工具,屆時電信無需贈送機頂盒,就可以大力推廣IPTV,廣電用戶必將大規模流失。這對廣電而言如同釜底抽薪,被邊緣化的風險也將日益增大,而對于基本完成寬帶到戶的電信運營商而言簡直就是天上掉下的餡餅。
三、機頂盒或成他人嫁衣裳。如果廣電繼續采用封閉的技術標準,隨著終端電視與電信網絡的IPTV的連接越來越密切,很可能會給電信不用送機頂盒就能開展高清互動業務的機會。因為廣電的高清機頂盒所采用的芯片其性能和電信的IPTV機頂盒芯片已經趨于一致,唯一有區別的地方僅僅是廣電的高清機頂盒多了一個高頻頭。也就是說,廣電的高清數字電視機頂盒既可以接收廣電的高清數字電視信號,也可以接收電信的IPTV信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改變機頂盒軟件的功能,廣電用戶就可以把高清機頂盒直接變成電信的IPTV用戶。如果在試點城市廣電已經有了大批高清用戶,當電信開通IPTV業務時,廣電的高清用戶可能會帶著機頂盒大批流失到電信運營商。而電信的IPTV機頂盒因為沒有高頻頭,不能變成廣電的用戶,特別是免費發放高清機頂盒的城市,因為機頂盒相對統一,批量變為IPTV機頂盒將更容易。
一、開展 “拯救廣電有線電視運動”。借助有關政策文件規范互聯網電視發展的同時,通過強推技術標準,讓四面楚歌的有線電視進入良性發展道路。要切實解決有線電視通過“一機一卡”等技術措施。
二、制定出一個適合廣電順利發展的開放統一的綜合技術平臺。讓IT界的軟件企業都可以在該平臺上自由開發各種應用,吸引各類軟件人才進入廣電行業,大力培養適合廣電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可以有力地促進廣電行業競爭力的增加,也便于與開放的互聯網技術相互融合。
三、加強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廣電因技術封閉導致具備數字電視軟件開發基礎知識的工程師缺乏,人才基礎薄弱,難以形成有效的應用軟件開發群體,分散封閉的小規模經營也難以使應用軟件形成規模效益。廣電要向三網融合發展,技術規范的統一開放必須先行,特別是涉及廣電運營的CA技術規范。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不被封閉技術所有者的利益所綁架,真正邁出數字電視技術規范的第一步。
四、依托現有的國標DOCSIS。作為一套誕生至今就為廣電網絡量身定制的國際標準,DOCSIS經過數十年的完善升級,實現了多項技術的融合,成為一個不僅面向下一代廣播電視網,更是面向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的國際標準。目前DOCSIS標準3.0具有高帶寬、動態流量監測、統計分析并動態綁定空閑頻道等特點。所以說,DOCSIS是一套非常好的標準,在良好網絡質量的保障下,現有的HFC網絡完全可以承載三網融合的各種業務,而不需要另外新建一張網絡。
五、發展廣電網絡大數據,與互聯網接入服務結伴前行。隨著4G牌照的發放,整個視頻產業將開始新一輪顛覆和競爭,視頻服務已經不再成為廣電網絡運營商的專利。互聯網的出口寬帶資源被兩大電信運營商占有,互聯網企業正在利用大數據分析產品、分析流量、分析喜好,顛覆傳統的廣電思維,一切以“用戶”導向為準。
在廣電繼續采用封閉技術標準的情況下與互聯網進行融合,這將對廣電網絡的安全性提出更大的挑戰,同時對三網融合下廣電的良性發展也會起到巨大的阻礙作用。因此,廣電如果要改變這種境況,必須進行深層次的技術改革,采用開放的綜合技術體系以便與開放的互聯網技術對接,走市場化道路,以促進廣電事業的順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