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廣州車展上,廣汽集團展出了一輛基于傳祺車型所開發的混合動力車型,該車不僅僅是可以提升燃油經濟性那么簡單,最重要的是,在繼承了傳祺車型優秀的底盤基因的基礎上,實現了四驅功能。
提及廣汽的混合動力汽車,不免聯想廣汽豐田凱美瑞,事實上廣汽豐田只是廣汽集團乘用車版塊下的合資企業,其混合動力技術并不能代表廣汽,而廣汽的混合動力技術研發實際上有更廣闊的涵蓋。
據廣汽集團汽車工程研究院首席總師徐吉漢博士介紹,廣汽在混合動力方面從2002年開始就有所動作。從2002-2008年之間,廣汽開發了若干款混合動力和電動的客車,當時是屬于樣車階段。同時,在混合動力專業技術方面,廣汽也有所投入,比如說作為電驅動的,有雙轉子電機方面研發,在電術器方面有過電池無機電術方面的研發,轎車方面也有過混合動力,雙門電機樣車。當然,以上這些在最初都屬于樣車開發階段。
從2009年年初開始,廣汽方面感覺光做樣車不行,要開發產品車。于是,混合動力技術研發真正邁上舞臺。
當時,混合動力技術已經進入視野,根據混合動力驅動的聯結方式有串聯、并聯、混聯式混合動力系統等;依混合度,又有微、輕、中、完全混合動力系統。廣汽最后決定做一款有一點新意的車,在ISG的基礎上,把后橋也做成電動的,這樣這一款車就成為電動四驅。
ISG系統也就是常說的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該混合動力系統采用了集成啟動電機,是輕混合動力系統。與微混合動力系統相比,輕混合動力系統除了能夠實現用發電機控制發動機的啟動和停止,還能夠實現:①、在減速和制動工況下,對部分能量進行吸收;②、在行駛過程中,發動機等速運轉,發動機產生的能量可以在車輪的驅動需求和發電機的充電需求之間進行調節。輕混合動力系統的混合度一般在20%以下。
2012年廣州車展上,廣汽集團展出了一輛基于傳祺車型所開發的混合動力車型,該車不僅僅是可以提升燃油經濟性那么簡單,最重要的是,在繼承了傳祺車型優秀的底盤基因的基礎上,實現了四驅功能。
傳祺混合動力車型搭載了一臺1.8L自然吸氣發動機,它與目前傳祺車型上的1.8L發動機完全一致,其最大功率144Ps(106kW)/6400rpm,最大扭矩167Nm/4750rpm。與之相匹配的是一臺5速手自一體變速器。作為混合動力車型,在發動機艙內還增設了ISG(啟動/發電一體)電機,它既可以用作啟動機,同時可以作為發電機來進行制動能量回收。
在車輛的后橋部位布置了一臺永磁同步電機,其最大功率34Ps,它輸出的動力直接驅動后輪,為其供電的是磷酸鐵鋰離子電池組,電池組的總容量為4.4Ah,總電壓288V。它被安放在后排座椅靠背與后備箱之間的空間內,正因為如此,該車的后備箱容積由普通版傳祺的500L下降到300L。
傳祺混合動力版的車身結構以及底盤系統完全基于傳祺車型而來,所以它繼承了傳祺良好的操控特性,傳祺混合動力版的前輪依然靠內燃機進行驅動,由于電機的加入,后輪同樣可以驅動車輛,但是前后橋之間并沒有傳動軸進行機械連接。
傳祺混合動力版可以單獨依靠電機實現純電力驅動,而此時車輛采用后輪驅動的形式(目前還無法得知純電動行駛下的續航里程)。該車也可以只通過內燃機由前輪驅動,這時它就是一輛普通版的傳祺。此外,當內燃機與電機同時工作的時候,它便具有四驅功能。通過電腦系統對車輛狀態的監控,系統可以對驅動后輪的電機實施干預,從而使車輛在彎道以及濕滑路面中獲得更好的操控性和穩定性。
由于有兩套系統分別驅動前后橋,所以通過適當的調校,也完全可以使車輛在行駛中展現出不同的行駛特性,以此獲得更多的駕駛樂趣。據官方的數據,混合動力版傳祺的百公里油耗為6.6L,而百公里加速時間為10.9秒。
廣汽傳祺的混合動力系統是在一款較為成熟的車型上通過后輪驅動電機并配合傳統內燃機而實現混合動力的,這與豐田普銳斯上的混聯式混合動力系統的工作原理并不一樣。應該說,傳祺混合動力版這套方案的技術成本更低,不過該車型通過驅動后橋而實現了四驅功能是一個較大的突破,這也是目前國內首款四驅重度混合動力車型,在有效降低油耗的同時,也可以使車輛獲得更好的穩定性。
》》》廣汽研究院新能源中心部長 裴鋒
在美國加利福尼州(State of California)亞隨處可見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為什么它會發展得那么好?
首先,我認為是政策先行,如果不先制定政策,坦白講誰先投入誰吃虧;這是我個人的觀點,如果你先制定了政策,誰先投入,誰受益。
其次,加州具備了混合動力車的使用環境,他們是愿意使用新能源或者是混合動力車的,也就是說這個環境已經給新能源車和混合動力車推廣建立了很好的土壤;
我們必須承認別人有一些先進的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廣汽是從2009年開始對混合動力車進行開發的,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投入比較巨大,思路也清晰。
廣汽自主品牌的混合動力車目前有3款車在試運行,分別是混合動力車型、增程式車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我們做的是一款中重度的混合動力變速器和發動機的技術,比其他技術的挑戰更大,當時我們選變速箱的余地非常的有限,只拿到一款AMT機械式的變速器。
雖然我們也一直在持續提升我們零部件的品質來帶動整車品質,但是我也不怕直說,目前在產品和零部件的可靠性上我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零部件的可靠性上不去,整車的質量也上不去,按照廣汽的質量標準,這些車是不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