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潔
摘要:人崗匹配是企業崗位管理的目標和難點,本文從人崗匹配角度對企業崗位管理的具體方法進行分析,希望對我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一定的建設性意見,促進我國企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人崗匹配;崗位管理;步驟
在企業崗位管理中實現人崗匹配是企業崗位管理最希望達到的結果,為了實現企業的人崗匹配狀態,在企業崗位管理過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以人崗匹配為導向的崗位培訓
(一)工作職責與知識技能
應對崗位工作的職責范圍和在組織中的地位進行講解,使員工清楚工作的主要內容并在崗位職責范圍內開展工作,從而保證各個崗位的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另外,雖然在崗位配置的過程中人員的素質已經與崗位要求相匹配,但為了使員工更好地了解崗位的性質和自身應具備的素質,需要對崗位的要求進行詳細的講解,使員工更好地適應崗位要求,提高人崗匹配程度。
為了使員工迅速進入崗位角色,在培訓時還需要對崗位工作所用的技能和相關知識進行系統的培訓,加深員工對工作技能和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工作能力。
(二)職業生涯規劃
1.了解企業戰略目標。員工的職業目標是借助企業而實現的,離開了企業這一載體,便沒有員工的職業發展,員工的職業規劃需要圍繞企業戰略目標而制定。因此,對員工職業生涯的規劃前,必須進行關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培訓教育。
在職業生涯規劃中,企業戰略目標和員工職業目標的關系是:企業戰略目標是所有員工職業目標的總目標,而每個員工職業目標的實現也能促進更好地實現企業戰略目標。
2.對員工分析與定位。為了幫助員工更好地了解自己,企業需要對員工進行全面分析,主要包括對員工的需求、目標、素質、性格、氣質、興趣、特長、價值觀等方面內容的分析,企業可根據情況選擇。通過對員工的全面分析,可以得出員工做適合從事的職業類型和等級,從而幫助員工進行自我定位。
3.環境分析。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不僅要對員工個人進行具體分析,還應對員工所處的環境進行科學全面的分析,員工的環境分析主要包括組織環境分析、經濟環境分析和社會環境分析三方面的內容。
4.幫助員工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員工的職業生涯目標可以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短期目標通常為一年至二年,短期目標又細化為日、周、月、年的目標;中期目標通常為三年至五年;長期目標通常為五年至十年,這三種目標分別和短期、中期及長期規劃相對應。
在目標制定時,首先根據員工的個人情況和環境情況確定員工職業發展的長期目標,然后將長期目標分化,根據員工的能力和組織發展情況確定中期和短期目標。員工與領導共同討論制定這些職業發展目標,并填寫好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表。
5.職業生涯規劃的評估與反饋。企業需要定期對員工職業生涯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得出員工能力的開發成果,并將評估結果發給員工。根據評估結果,幫助員工對目標追求過程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工作的改進措施,同時對員工表現優秀的方面給予肯定和表揚,引領員工朝著職業生涯規劃制定的目標方向不斷努力,最終實現員工的職業生涯目標。
隨著環境等因素的不斷變化,職業生涯規劃某些方面與職業發展不適應的情況必然存在,針對該種情況,企業應在評估后與員工共同修改職業生涯規劃的不適方面,以保證員工職業生涯取得成功。
(三)企業文化培訓
企業文化的培訓內容可以分為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在硬件上,可以把企業文化寫出來掛在墻上,放在企業內的路標上,做到在公司的任何醒目位置都可以看到公司的企業文化,員工隨時隨地都可以受到公司企業文化的熏陶,使企業文化在他們腦海中形成深刻印象;在軟件上,為講解公司企業文化的含義及精髓,以及與他們工作的關系,使他們意識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充分深刻地了解企業文化的內涵,并且隨著員工對企業文化的理解程度與熱愛程度的加深,還會對外主動宣傳本企業的形象。還可以在培訓中設計一些游戲活動,使員工共同參與其中,讓他們感受到企業的集體力量,并在活動中加強溝通、促進友誼,從而把員工凝聚起來共同為企業的發展而努力。
二、以人崗匹配為導向的績效考核與管理
(一)制定工作計劃
首先由員工制定本崗位的工作計劃,然后交給直接上級審核,經過雙方的充分溝通,確定最終的工作計劃。崗位工作計劃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具體工作任務;2.績效考核標準:必須進行量化,從工作任務完成的數量、質量、使用資源情況、時效性及客戶評價等方面進行;3.各項任務權重:根據各項任務的重要程度設置權重,權重和為1;4.參與評價者:即上級評定時的參與者。
(二)完成工作計劃
員工按照工作計劃完成崗位工作,直接上級需要對工作情況進行及時監督,明確指出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
(三)工作績效考核
1.績效記錄。員工在每項工作完成后應按時對工作情況進行記錄,填寫工作任務評價表,在工作完成過程中,如果出現重大計劃調整(權重大于0.2的工作任務的增減或工作任務權重增減后大于0.2時),必須重新填寫工作任務評價表。
2.上級評價。上級對員工本月度的工作表現情況進行打分,打分內容包括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和工作態度兩欄,分別占打分的80%和20%。
3.成績匯總。首先,根據工作任務評價表的內容,計算員工績效記錄總分數。計算方法是每項任務的得分與任務權重相乘,再將各項任務的得分相加。然后計算員工績效的最后分數。計算方法為員工績效記錄總分數與上級評價分數,確定績效考核的最終得分。
4.績效面談。上級和員工就季度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和工作態度進行溝通,針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例如員工某項的能力提高或者崗位所提供工作設備的改善),制定相應的改進策略。
三、以人崗匹配為導向的薪酬回饋
(一)確定崗位工資
1.劃分崗位等級與標準。首先,收集企業崗位的有關信息及資料,主要內容包括:崗位的名稱、編碼,崗位的所屬單位、上下級單位以及上下級之間的關系,工作職責、要求、內容、工作條件及環境。接著,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確定崗位的幾個最主要的因素。接著,對崗位因素進行評價,劃分崗位的等級。最后,根據各個因素的不同條件,確定崗位等級下不同條件的權重。
2.確定崗位薪酬標準。首先,對該崗位的薪酬市場進行調查,薪酬市場調查的主要內容為:幾年來該企業各崗位的薪酬情況、同類企業相同崗位的具體薪酬情況及該企業與其他企業各類人員薪酬結構對比,匯總結果然后,對企業員工的薪酬期望進行調查,得出各個崗位的員工期望薪酬。最后,根據對薪酬市場調查情況的匯總結果和企業員工的薪酬期望值,確定企業的薪酬標準。一般企業的薪酬標準要處于本地區同行業的上、中等水平,使員工對于薪酬的滿意度提高,增加企業的競爭力。
3.計算崗位因素薪酬。將崗位的權重與薪酬標準相乘,即可計算出與崗位因素有關的薪酬。
(二)確定獎金
為了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需要對員工發放獎金,獎金的金額根據員工的績效考核情況而確定。首先,制定獎金的具體標準。然后,根據上面所介紹的績效考核的計算方法,得出員工的績效結果。最后,根據績效考核結果結合和標準,相乘后得出獎金的數額。
(三)報酬匯總
根據基本工資、工齡工資與崗位工資計算工資額,然后將工資與獎金相加,得出員工的報酬。
(四)發放福利
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與員工期望,設置福利內容。
通過對崗位工資的分級設置、獎金與績效的對應以及福利的發放,提高了員工的滿意度,增加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促進員工自覺地提升自身素質,從而達到很好的激勵效果,更好地實現了人崗匹配。
四、以人崗匹配為導向的職位調整
(一)實現動態崗位管理
通過員工的績效考核結果,評選出淘汰和晉級范圍,進入淘汰范圍內的員工將給予待崗處分,然后根據下一次的績效考核結果確定是否恢復上崗,晉級范圍人員則處于考察階段,考察其各方面的能力是否與上一層崗位的要求相符,管理人員進入淘汰范圍直接給予降級處理,促進員工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達到甚至超越崗位要求的標準,實現員工素質與崗位要求的動態匹配。
(二)管理崗位競爭上崗
對管理崗位實行競爭上崗機制,進入晉級范圍的優秀員工通過競爭晉升管理崗位,為員工創造平等的機會,使員工形成自我提升的意識,營造一種鼓勵員工成長的氛圍,達到人才培養的目的。
(三)技術崗位職稱評定
企業通過組織職稱考試,結合績效考核的結果,確定技術人員的職稱等級。
(四)建立優秀員工培訓中心
為了提高員工的自我提升意識,可以在企業設立優秀人才培訓中心。在工作中表現優異的員工,企業會授予優秀員工稱號并給予獎勵,然后企業會定期對這些員工進行培訓,學習新的技能和知識,并開辦講座讓優秀員工介紹自身的工作經驗和心得,隨著員工工作表現的變化情況,不斷調整培訓中心的人員。這樣不僅提升了表現優秀員工的工作滿足感與自豪感,同時對于表現落后的員工是一種鼓勵和鞭策。
參考文獻:
[1]劉正周.管理激勵[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208-212
[2]楊傳華.如何制定工作計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30-37
[3]王爽.國有投資公司薪酬制度設計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8:34-56
[4]尹隆森,孫宗虎.崗位評價與薪酬體系設計事務[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53-59
[5]楊志,鄧瀚深.人本管理[M].山東:石油大學出版社,1999:217-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