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廣播電視臺技術管理部主任 林偉明

在全方位的傳播渠道方面,目前上海廣播電視臺已經具備了有線網絡、地面、衛星、IP網、互聯網等立體化的內容傳播渠道能力。
有線網絡:東方有線網絡公司(OCN)擁有上海市的有線電視網絡資源,經營有線電視、家庭寬帶、互動電視、企業數據等服務。目前上海高清電視用戶達150萬,數字電視用戶達400萬。
地面覆蓋:目前地面廣播電視節目播出信號已覆蓋整個上海地區。包括高清地面電視4套(未來可達8套),標清地面電視8套,移動電視3套及全市公交電子站牌。
上星電視:目前衛星地球站目前共上星電視節目23套,其中,高清節目4套,標清節目2套,數字付費電視17套。
IPTV及OTT:SMG百視通公司經營IPTV、OTT及手機電視等新媒體業務。2005年,在國內率先推出IPTV業務,目前播出節目117套(含高清20套),并能提供24 000小時的點播節目,業務覆蓋中國大陸十多個省市。2012年,推出3D高清互聯網“小紅”機頂盒。
網絡電視臺:2010年,推出了以視頻新聞為特色的的網絡電視臺——“看看新聞網”。主打條塊化的視頻新聞,支持SMG旗下所有頻道的時移及會看,鼓勵新聞拍客上傳自制的新聞素材。2013年,SMG收購風行網。打造新媒體傳播平臺,同時通過風行網進行內容發布,目前,風行網用戶已超過9 000萬,每日播放文件數超過2 700萬,是全球最大的影視點播平臺之一。
目前,SMG已具有采、編、播、存、用全流程網絡化的內容生產能力。
網絡化制作:目前新聞、娛樂、財經、體育類節目已實現網絡化高清制播。
網絡化存儲:4個生產型媒資+資料型媒資。
網絡化播出:電視播控中心具備24套高清節目、56套標清節目的播出能力。
目前,SMG已實現了基于樓宇區域共享的內容加工和管理的公共服務能力。SMG業務主要分布在四幢大樓內,采用高效的樓宇共享和集約化的集團統籌兩種方式進行技術系統部署。
SMG近年來逐漸積累了一定的跨媒體內容協同生產的技術支撐經驗。例如SMG旗下“第一財經”公司的跨媒體業務包括廣播、電視、報刊雜志及數據信息服務等。
首先,全媒體建設要關注盈利模式對業務流程設計的影響,從為播出而制作,向為市場而制作轉變;從單一節目播出,向多元化經營轉變;從僅注重節目質量,向關注盈利模式轉變。
其次,要關注應用場景對平臺功能設計的影響。傳統節目生產是以節目制播為核心,而未來全媒體生產將轉變為以用戶服務為核心。全媒體技術平臺建設時必須從用戶的行為習慣出發,根據產品的應用場景來進行平臺功能設計。
最后,要關注組織架構對平臺運維設計的影響。東方衛視中心今年對組織架構和運營模式進行了大幅度調整,采用去行政化的獨立制作人方式,生產流程進行了大幅度調整。SMG技術運維架構也正做出適應性調整,主要內容包括:桌面化的技術服務,云架構的技術平臺及提高技術資源的共享能力和再分配能力。
1)從融合生產逐步向全媒體生產過渡。融合生產(傳統媒體+新媒體混合制作)的特點為:先制作后播出、受時間窗口限制、用戶管理松散。全媒體生產的特點:制作與播出一體、沒有時間窗口的限制及可實現精細化的用戶管理。
2)從云計算的虛擬初級架構向混合云架構過渡。從2009年開始,SMG就開始嘗試采用云計算技術通過服務器虛擬化來進行系統架構(信息管理、三維特技制作合成),現在正逐步過渡到混合云架構方式;未來將采用混合云架構方式構建“新聞資訊全媒體采集平臺”,在臺內建設一個高效安全的內容采集系統,同時與第三方合作實現信息的共享交互。
3)從企業自投逐步向吸引市場資本共同參與方式過渡。SMG近年來十分注重利用社會資本進行文化產業開發,2012年實現旗下百視通借殼在A股上市。接下來準備將百視通和東方明珠兩個上市公司進行融合,并繼續注入優質資產,尋求集團整體上市,借助資本市場打造千億級的集團公司。
1)構建統一的全媒體內容采集平臺。SMG從2007年起搭建了公共電視新聞網(CPTN),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了臺際間電視新聞素材(多種格式視頻、音頻、文稿)的及時共享。未來將構建全臺統一的涵蓋新聞、娛樂、體育、財經資訊多種媒體形態的內容采集平臺。采用云計算技術、智能關聯技術、集中轉碼技術實現全媒體內容的平滑使用,同時利用大數據分析拓展用戶規模,增加用戶黏性,為最終用戶提供優質服務。
2)構建基于類型的全媒體融合生產平臺。目前上海廣播電視臺新聞、娛樂、財經等不同類型節目生產規模較大、個性化較強,為其配套的生產流程與平臺運維也有較大差異。為此SMG近階段將構建基于新聞、娛樂、財經等不同類型的全媒體融合生產平臺,并對后續全媒體生產流程進行進一步探索研究。
3)構建面向臺內外服務的全媒體內容管理交易平臺。從2010年開始打造數字媒體版權內容綜合交易的第三方電商平臺,并開通了“秒鴿傳媒交易網”,可實現視頻、圖片和音樂版權內容在線信息共享及商業交易。未來SMG將適應高速膨脹的全媒體內容管理與交易需求,構建面向臺內外服務的全媒體內容管理交易平臺,在滿足臺內內容共享需求的同時,也為自媒體及外來版權內容提供管理與交易支撐。
4)通過合作,構建具有產業擴展能力的新媒體內容發布渠道。2013年SMG百視通收購風行網,將臺內品牌節目第一時間通過該平臺實現移動互聯網的對外發布。2014年東方衛視與阿里巴巴開展五大領域合作:內容合作、天貓旗艦店、技術與硬件開發、游戲開發、娛樂寶。未來還將尋求有實力的互聯網公司,通過收購或合作等資本運作方式,同時實現互聯網內容快速分發。
SMG近年來多次承接總局全媒體科研項目,目前正在研究的項目包括:《基于云計算技術的電視臺全臺網和全媒體制播平臺關鍵技術研究》(白皮書)以及《基于云計算技術的廣播電臺全臺網數字化網絡化白皮書研究》。已經完成項目主要包括:《跨媒體內容制作、交換和業務應用及交易平臺技術研究》、《網絡化制播環境下的全媒體全業務內容制編存播技術流程、管理策略及系統架構研究》以及《面向廣播網和互聯網互聯互通的融合新業務綜合制播與服務系統研究》等。
iStudio——全媒體演播室互動管理平臺。SMG于2012年自主研發iStudio互動管理平臺,實現了演播室與互聯網的雙向數據交互及節目與觀眾的實時互動。該研究成果目前已在上海臺廣泛使用,并被行業內多家電視臺所采用。iStudio的主要功能包括:采,強大的多元匯聚能力;編,貫穿傳統媒體的全媒體制作;播,多頻播出及觀眾互動參與。與此同時,iStudio還具備強大的全媒體監控功能,支持熱點詞統計分析、節目輿情分析及節目正反意見分析及大屏微信微博內容。目前該平臺已在“中國年味”跨年晚會、“決戰世界杯”等節目上實踐應用。
SMG未來還將在全媒體融合發展的道路上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