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偉,鄭家萍,蔣中陶
(上海市徐匯區華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0231)
口腔護理是臨床護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保持口腔清潔、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2l世紀醫學界提出了,口腔健康是“生命質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和科技的進步,口腔護理的理念、口腔護理的技術、方法也有了進一步的更新,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的途徑之一[2]。對于老年人來說,他們的生理功能都有所衰退,抵抗力弱,尤其是老年高血壓、腦卒中等患者,他們吞咽能力下降,口腔的溫度、濕度和食物殘渣,很適宜微生物繁殖生長,使口腔成為病原微生物侵入人體的途徑之一[3]。口腔護理的目的是保持口腔清潔、濕潤、預防口腔感染。老年患者牙齒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壞,使用傳統的口腔護理方法不能徹底清潔口腔。盡管口腔護理在平時護理工作中已被視作一項常規的護理措施,且其重要性也已得到廣泛的認可,但實際上護士往往采取快速擦洗老年患者口腔的做法,忽略了口腔護理的效果,為此,我們在不斷的實踐中探索出新的口腔護理方法,現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擇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于我院病區治療的患者80例。年齡57~97歲,男34例,女46例。按入院日期分組,分為單號入院的對照組40例和雙號入院的觀察組40例。納入標準:神志清醒患者;初次口腔評估黏膜完整;入組前3個月無口腔疾病史。篩除標準:昏迷、神志不清患者;近3個月有口腔疾病史;初次口腔評估有黏膜病損患者。觀察組采用愛得利手指型牙刷協助刷牙進行口腔護理,對照組采用棉球清潔口腔,實施護理后采用同一標準進行效果評價。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和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方法操作前后護士均采用標準的6步洗手法洗手1 min。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口腔護理法,由1名責任護士完成。護士按常規口腔護理方法操作步驟,即用相應的口腔護理液濕潤棉球后,手持彎血管鉗夾緊棉球,按一定的先后順序清潔濕潤口唇,牙齒各面,頰部,舌及硬腭等各個部位,操作結束清點棉球數量,對使用物品清洗、消毒、滅菌。傳統口腔護理方法需用時約10 min。傳統的口腔護理,觀察組由1名責任護士完成操作。操作前患者取半臥位或坐位或將患者床頭搖高30°,患者頭偏向一側,護士食指套手指型牙刷蘸取少量的牙膏,擦洗范圍包括患者上下牙齒的內外側面、咬合面進行縱向、環形擦洗。順序:從牙的外側前牙開始向內一顆顆擦拭,牙的咬合面,內側、牙和牙頸結合處容易有小殘渣,需反復擦拭。上腭、兩頰內側、舌下黏膜、頰和牙頸間,唇和牙頸間以及牙的內側等進行按摩擦拭。刷牙前后用清水漱口,最后用毛巾擦干口屑。手指型牙刷協助刷牙法需用時6 min。對于部分患者肢體活動障礙,可教會患者使用手指型牙刷自行刷牙,不僅可清潔口腔,還有利于肢體康復。兩組方法評價時間均為每日早餐及晚餐后30 min各給予1次擦洗。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3.0軟件進行 χ2檢驗。
2.1 兩組患者口腔情況比較 見表1。
2.2 兩組患者口腔護理操作前后時間比較 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口腔情況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口腔護理操作前后時間比較(min/次)
3.1 常規口腔護理的缺陷 住院老年患者應用傳統的口腔護理操作方法,從理論上看,用棉球擦拭很方便,簡單易行,但對于有認知功能障礙的老年患者用常規的口腔護理方法,很難使口腔達到理想的清潔程度。在臨床應用過程中,我們發現效果并不理想,操作時視野不清,患者開口困難,即使是清醒患者,由于操作面積大、患者張口時間長,且需用棉球擦拭,患者常有惡心不適感,咽部敏感者尤為顯著,口腔潰瘍者更是拒絕用此法[4]。且不能完全清潔口腔,以致分泌物殘留和牙表面的污垢不斷積累而產生口臭、口腔感染和牙菌斑。
3.2 協助刷牙法提高了口腔護理的有效性 觀察組采用手指型牙刷蘸取少量的牙膏對牙齒的內外側面、咬合面進行縱向、環形擦洗,有效清除牙齒表面及牙縫內的污跡。操作過程中患者無需過度張口配合,且減少使用壓舌板的支撐,因此,不適感明顯減少,疲勞感降低,而且擦洗過程中同樣可以對牙齦進行按摩,舒適度增加。患者易于配合,更易接受[5]。而且采用指套刷牙法口腔護理省力,省去了清潔、打包、消毒血管鉗和鑷子等環節;省時,省去了鉗夾棉球的操作過程;清潔效果優于采用棉球;可以減少護士勞累程度;且不易引起口腔黏膜、牙齦出血;牙膏的清香氣味,與傳統口腔護理方法相比,其口腔清新率更高,咽喉干痛發生率更少,可令清醒的患者感覺舒適,增強治療疾病的信心。
3.3 有效降低口腔護理成本 手指型牙刷協助刷牙法相比傳統口腔護理方法護理成本節約,牙膏和牙刷由患者家屬購買,如1支3.0元手指型牙刷和1支牙膏5.8元使用30 d,每次刷牙的成本在0.09元左右。護士還可通過指導患者家屬,使患者即使出院也不用擔心口腔護理的問題。同時減少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和護理時間,增加了護患溝通的時間。打破傳統的常規棉球擦拭法的“壟斷”,針對不同患者采用適時、實用和有效的口腔護理方法。
用手指型牙刷協助刷牙法代替傳統的棉球擦洗口腔的方法,能提高口腔護理質量,有效預防老年患者發生口臭、損傷等并發癥,讓患者感覺更加舒適和人性化。此項技術對于社區護士來說也容易掌握,主要是技術熟練后可減少護士的操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口腔并發癥的減少讓護理工作價值得到提升,增加護士工作的信心,便于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廣。
[1]鄧潔,鄭修霞,宮玉花.經口氣管插管病人口腔護理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8):623-625.
[2]崔焱.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44.
[3]王海英,吳穎.老年患者口腔護理的臨床思考[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0,13(3):331-332.
[4]白碧榮,黃萍,龍興敏.口腔護理的臨床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1):8-9.
[5]劉正芳,文瓊仙,曾海金.口腔護理新方法的臨床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09,23(9C):2484-2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