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堯
4G是個契機,無論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還是中國電信,都想借著這個機會形成對自己更有利的局面。
2014年10月28日,中國電信公布前三季度財報稱,經過半年的用戶流失后,中國電信的移動用戶數在第三季度止跌回升。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電信的移動用戶數約1.82億戶,累計凈減401萬戶。其中,3G用戶數約1.13億戶,累計凈增940萬戶。從第三季度開始,中國電信移動用戶數止跌回升,凈增133萬戶。中國電信稱,這主要受益于4G的推出。
去年12月,中國移動正式取得了TD-LTE(分時長期演進技術,和FDD,即頻分雙工長期演進技術同為目前4G標準之一)牌照,開始大力發展4G業務,就是從這時候開始,中國電信開始了長達半年的移動用戶流失。有數據顯示,僅2014年6月,中國電信就減少了將近100萬移動用戶,前半年共減少約540萬用戶。
轉機始自2014年6月底,工信部正式允許中國電信在上海、成都等16個城市率先進行LTE混合組網試驗。自此,中國電信踏上了其全力布局4G,收復失地的征程。
陳“資”百億 奮力一搏
在今年6月的“第六屆智能終端及移動互聯網產業高峰論壇”上,媒體首次從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處得知工信部將在全國重點城市放開4G業務。很快,中國電信就開始與京東合作,在取得LTE混合組網試驗資格的城市發展用戶,在這些城市免費試用中國電信的4G手機,同時又與終端廠商合作生產更多物美價廉的定制手機。
有中國電信華東區某負責4G業務的負責人說:“中國電信的下一步毋庸置疑,肯定是從集團到區縣,全員全力以赴建設4G,盡快完成網絡覆蓋。”他說:“中國電信其實早已啟動全國的基站建設,以上海為例,已建設了約4000個基站,年底前還將完成1000個基站的建設,基本完成4G信號覆蓋該區域。然后就是覆蓋地下空間、室內等優化工作。”
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國電信將全部工作的重心轉移到4G布網工作上的同時,對于混合組網中TD-LTE和FDD LTE兩種技術的選擇上,似乎也已經有了定論。有中國電信集團內部人士表示,公司已經確認將把FDD LTE技術作為其4G業務的發展方向。他說:“公司希望將TD-LTE技術作為其主流技術的輔助網絡,只在一些大城市中使用,從2013年底至今已經基本布網完成,2014年底之前最重要的任務還是全力推進FDD LTE網的建設,在獲得混合組網許可之后,這一進程正在加速推進。”
據了解,與中國電信策略相仿,中國聯通的TD-LTE基站數量也很有限。以黑龍江為例,中國聯通在全省布設的基站只有一千個左右,而僅僅在哈爾濱一地部署的FDD LTE基站數量就將達到兩千個。中國電信僅在哈爾濱一地部署的FDD LTE基站也有五百個左右,而且還在不斷增設中。
在資金方面,為了支持4G網絡的建設,中國電信也是全力以赴。有中國電信內部人士透漏,公司極有可能出資700億元-800億元購置基站等布網基礎設施,而在中國電信的傳統優勢領域固網寬帶領域則將減少投入。
從設備制造商角度看,他們早已經開始分食中國電信布局4G網絡,購買FDD LTE基站設施這塊蛋糕。上海貝爾是中國電信的設備提供商之一,該公司負責人表示,中國電信的FDD LTE設備招標已經進行了兩輪。華為、中興、愛立信、上海貝爾和諾基亞等企業都有幸向中國電信提供大量基站等設備。眼下,這些基站設備基本都已經完成交付。
國內某券商電信行業分析師告訴《中國經濟信息》記者,目前中國電信已經獲得40個城市的LTE混合組網試驗牌照(在6月份批準16個,8月份批準24個)。為了更好的推銷4G網絡,現在中國電信放開了4G網絡體驗,在一些重點區域提供免費體驗活動。而對于還沒有被批準的城市,他們其實也已經將網絡布置好,正在進行測試、維護和優化,就等著政策放開的號角。
前述上海貝爾負責人說:“在LTE混合組網試驗許可發布之前,基礎運營商們其實已經開始籌劃FDD LTE基站的建設,從今年7月開始,他們就開始將之前建好的基站正式運行。”兩個月之前,中國電信曾經進行過一次網絡測評,測試混合組網效果,估計近期還將大量采購設備。
據預測,有關主管部門還將擴大混合組網試點城市的范圍。中國電信現在已經建成了約7萬個基站,如果試點城市增至50個,至少還需要再新建13萬個基站才能滿足基本需求。
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
讓中國電信在4G業務上如此賣力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前述券商電信行業分析師說:“中國電信4G業務慢于中國移動,3G網絡成熟度遜于中國聯通,因此在現階段的競爭中不占優勢。”甚至在其傳統優勢固網業務上也有些力不從心,這些都讓中國電信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自從中國移動最先獲批開展以TD-LTE為基礎的4G業務,中國電信的移動業務就開始受到明顯影響。由于其采用的第三代移動通信制式為CDMA2000,這是由高通主推并進行技術升級演進的。但高通已經宣布放棄對這一技術進行繼續升級演進,這使得這一技術面臨發展困境。這一技術最高網速只能達到14.4M,這與中國聯通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WCDMA(最高網速42M)和中國移動的TD-LTE(最高網速100M)相比都遜色一籌。
要想在移動市場站住腳,就迫切要求中國電信擁有一個網速更快的4G網絡。但無論選擇TD-LTE還是FDD LTE技術,都需要其從頭開始。前述券商電信行業分析師說:“在選擇技術路徑上看,CDMA無法向LTE演進,與TD-LTE混網更無先例,而FDD LTE更成熟,且美國verizon為它提供了范本,大量新建FDD-LTE網絡或成為可能,有利于其迅速與競爭對手縮小差距。”
但對于大多數終端廠商,中國電信并不是個“好主顧”。由于中國電信選擇了FDD LTE,與中國擁有部分知識產權的TD-LTE技術相比,主管部門必先發放TD而非FDD。終端廠商在為中國電信生產手機時,就必須同時支持FDD LTE和TD-LTE兩種技術,致使廠家要為中國電信生產專屬終端,生產成本高。對于大多數終端廠商而言,在商言商是至上邏輯,對于他們的“老主顧”也最多只是生產幾款撐撐場子。
在移動業務遭遇困境時,中國電信的傳統優勢項目——固網寬帶或許能發揮拉動效應。前述券商電信行業分析師并不同意這樣的觀點,他說:“早期依靠寬帶硬性捆綁帶來的手機用戶,現在到期后多數自動離網。實事證明捆綁客戶多為低ARPU(即每用戶平均收入)、低忠誠度的用戶,不會對電信業務做出長期貢獻。”
特別是在固網寬帶方面,中國移動也參與了進來,對中國電信的優勢構成了一定影響。據悉,中國移動自2013底獲得了固網寬帶牌照以來,一直在低價拓展用戶,對中國電信影響很大。現在,中國移動正在力推“中國移動光寬帶,一天只需一塊錢”的促銷活動,對于全部移動客戶,只要其是58元人民幣及以上檔位4G上網套餐/4G商旅套餐用戶,只要再交730元人民幣,就將獲得10M固網寬帶的兩年使用權,還可以獲得一部互聯網電視機頂盒兩年使用權。在有些地方,中國移動甚至向用戶承諾,只要月消費達到128元人民幣,就可以免費使用中國移動的4M寬帶。其實中國電信正好相反,往往都是用IPTV和移動通信業務拉動固網寬帶,而中國電信的10M寬帶一般每年需要800元-1200元人民幣。
事到如今,中國電信其實也已經意識到固網寬帶提升的空間已經有限,只能依賴4G。按照中國電信的規劃,2017年之前,由4G擔綱的新興業務收入占比要達到一半以上。已經獲準鋪網的40個城市的電信員工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以上海為例,上海電信計劃在年底前要發展百萬用戶,這幾乎是上海電信原有的全部移動用戶總數的五分之一。
4G是個契機,無論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還是中國電信,都想借著這個機會形成對自己更有利的局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