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發妮,陸雪梅,張新風,聶艷 (荊州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科,湖北 荊州434000)
護理安全管理是指病人在接受護理的全過程中,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1]。而安全管理是精神科病房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不但關系到病人的康復,而且與病人的生命安全直接相關[2]。精神病人由于大腦功能失調,導致患者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障礙,在病態癥狀支配下常常做出難以預料的各種行為,如:自殺、傷人毀物、逃跑等突發事件在精神科時有發生,由于這些行為常常突發且無法預見故防不勝防,給護理安全管理帶來極大的困難,而安全是醫療質量的基石,醫院的安全標識是最直觀、最快捷、最具有影響力的方法和手段之一[3],我院自在一覽表上使用三防警示標識并采取相應的護理對策,來規避護理不安全因素和化解護理風險,以提高病房的工作質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10年及2011年在我院心理科住院的的患者,其中2010年收治患者252名,男性120名,女性132;年齡15~75歲,平均(45.3±15.6)歲;防自殺患者21名,防沖動傷人患者45名,防逃跑患者33名。2011年收治患者268名,男性131名,女性137;年齡13~78歲,平均(46.7±14.9)歲;防自殺患者24名,防沖動傷人患者47名,防逃跑患者38名。以上兩組各項資料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分析以往的調查內容:包括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采取的措施、可能原因及當事人的一般資料[4]。風險事件產生的原因包括人為因素和系統因素[5]兩方面。造成風險的的人為因素主要是因為護理人員風險意識不強,專業基礎知識不夠扎實,經驗不足、缺乏慎獨精神幾方面。另外,患者和家屬對病中行為隱瞞或認識不足也是構成護理風險的主要因素[6],如患者和家屬因病恥感對病中傷人毀物等行為隱瞞,認為自己親人的病很輕等。系統因素主要是醫院管理機制不完善,如三全管理落實不到位,監控制度不力、服務流程不完善,醫療儀器、設備、環境存在安全隱患,如床邊交接班未落實導致對病人時張冠李戴,巡查制度執行不嚴導致意外事故發生,隔離間相關設備缺乏等。
1.3.1 實施方案 護理部根據分析的原因和收集臨床護士長、科主任及全院護士合理化建議,最后決定從病區一覽表上開始實施,因為一覽表是病區病人主要信息集中查閱的地方,每個病人的信息卡不僅登記了病人的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疾病診斷等內容,還可以有新病人、危重病人、三防病人、等級護理等標識,并根據警示標識制定相對應的緊急預案。標識牌設計原則以醒目、美觀、易于操作、不影響病房的整體性和患者的安全舒適為主,且能夠對醫療護理人員起到警示、提醒的作用,達到警示安全為目的。
1.3.2 使用方法 對不同的標識牌采用不同的顏色,防自殺—黑色,防沖動傷人—紅色,防逃跑—桔色。病區護理單元在患者入院24h內填寫護理病歷,對患者進行高危風險評估,同時置入醒目的警示標識,并將三防患者床位安置于靠近護士站的病房。病區護理單元對三防患者每班進行床頭交班,并將當班情況如實地記錄在護理記錄單上,隨時對患者進行評估,并根據病情更換警示標識卡。白班將三防患者置于工作人員視野之內,中夜班加強對三防患者的巡視,同時加強基礎護理、生活護理和心理護理,采取有效可行的護理措施,確保護理目標的實現。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以χ2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實施三防標識牌前后病人沖動傷人、逃跑、自殺自傷安全意外事件的比較,實施后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實施前,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施三防標識牌前后病人意外事件發生率 %(例次/人次)
實施后護理人員的差錯率較實施前也明顯下降,護士風險意識增加,缺乏慎獨精神減少,專業知識缺乏狀況得到改善,同時護士的操作技術得到提高(P<0.05)。見表2。

表2 實施三防標識牌前后護理人員差錯發生率
醫院是一個特殊的服務場所,尤其是精神科,難以預料的突發事件時有發生,但不良事故的發生需要一個過程,實施三防警示標識就是將可能發生的風險事件轉移到事前預防上來的一種超前管理方法和預防為主的思想,使病區單元的工作人員采取有效的干預方式,防患于末然。結果顯示,實施三防標識牌后,安全意外事件的發生率及護理人員的差錯率明顯降低(P<0.05),說明風險事件的事前預防可以有效彌補護理人員因素和患者及家屬因素造成的安全隱患。也是預防突發安全意外事件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防警示標識的使用,增加了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提醒護理人員在采集病史時要認真詳細,善于引導家屬提供病史,打消家屬顧慮,提供病人在家的真實情況,以便對有三防表現或傾向的患者做出合理正確的評估,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
同時護理人員對重點病人易于辨認,重點關注,方便管控,比如床位安置于靠近護士站的病房,白天將其放于視野之內活動,便于觀察,及時發現異常征兆,將異常安全事件消滅在萌芽狀態。三防警示標識的使用還加強了護理人員對精神病人危機狀態護理預案的學習,尤其是剛參加工作的護理人員,這樣既能夠幫助他們識別三防病人的一些基本癥狀和表現,也可以幫助他們提高應急事件的處理能力和積累臨床經驗。另外,三防警示標識增強了護理人員主動服務的自覺性和密切了護患關系,如:主動與病人談心,全面掌握病人的思想動態和行為,恰當分析,及時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同時護理人員責任意識增強,比如:嚴格執行巡查制度﹙15min床邊巡查﹚,嚴格床邊交接班和危險物品的保管等,增加了護理安全系數。
醫療質量始于教育,醫療質量終于教育 由于精神病患者受精神癥狀的支配,意外事件時有發生,給護理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給社會和家庭造成傷害,同時也增加了醫患糾紛,為了減少這些意外事件的發生率,把風險降至最低,通過使用三防警示標識,可使有些護理人員改變思維定式,改變對質量、對做事的觀念,進而強化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慎獨精神和質量意識,減少護理差錯和意外事故的發生,,對臨床工作有積極的應用價值。
[1] 潘紹山,孫方敏,黃始振 .現代護理管理學 [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349.
[2] 曹新妹 .精神科護理學 [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611.
[3] 申光 .醫院標識在醫院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J].中國醫院,2007,11﹙2﹚:44-46.
[4] 丁力,姜安麗,葉旭春 .患者安全相關問題的國外研究現狀 [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4):55-56.
[5] 錢萍 .加強醫院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J].護理管理雜志,2004,4﹙6﹚:17-19.
[6] 鄭芝芳 .蔡學朕 .陳愛初,等 .護理標識在護理風險管理中的實踐和體會 [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3﹚:1177-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