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志華 張曼 馬悅
摘 要:本文以咸陽師范學院在校大學生為調研對象,通過訪談、問卷的方式,全面分析了大學生自助游的行為特征;并針對性地提出促進大學生旅游市場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咸陽師范學院;在校大學生;自助游;行為特征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旅游業的日趨成熟,旅游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傳統旅游模式已不能滿足旅游者多樣化的需求,自助游作為一種新興時尚的旅游模式受到旅游者的廣泛關注。不同旅游者群體在旅游市場中不斷被細分,而大學生則成為旅游市場細分的一個重要客源群體而被關注,他們對于旅游的需求以及旅游自主性的要求非常高,因而大學生自助游市場存在著很大的開發潛力。
本文以咸陽師范學院在校大學生為調研對象,對大學生自助游的行為特征進行了有效分析,并為大學生自助游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一、研究方法
通過研讀大量文獻、分析大學生特點,筆者根據咸陽師范學院專業結構設置,設計《咸陽師范學院大學生自助游行為特征》調查問卷,對咸陽師范學院在校大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抽樣調查共發放問卷600份,回收問卷596份,回收率99.33%,其中有效問卷590份,有效率為98.99%。調查對象中女生356人,占有效問卷數的60.33%;男生234人,占有效問卷數的39.66%。其中被調查者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級的學生人數分別為112人、158人、184人、136人,所占比率分別為18.98%、26.78%、31.19%、23.05%。問卷內容涉及個人資料,對自助游的認識以及旅游消費意向等,通過采用Excel,SPSS軟件對問卷樣本進行統計和分析,得出調查結果。
二、大學生自助游行為特征
(一)自助游的認識與態度。調查結果顯示,僅有2%的學生對自助游非常了解,46%的學生對自助游一般了解,13%的學生對自助游的了解較少, 39%的學生對自助游不了解。而在對自助游的態度調查中顯示,有33%的學生非常喜歡,47%的學生喜歡自助游,19%學生對自助游的感覺一般,只有1%的學生不喜歡自助游。由此可見,有52%的學生對自助游缺乏認識,而喜歡自助游的學生占到80%,說明大學生自助游的市場潛力巨大,亟待在大學生中推廣、宣傳相適應的自助游產品,以吸引更多的大學生群體加入到自助游的行列。
(二)自助游的目的。表1顯示,87%的學生選擇自助游的目的是游覽觀光,消遣娛樂。大學生在快節奏的課業學習和日常生活中急需放松身心、緩解壓力,這也是此目的的主要原因。
55%的學生是為了獲得新知識,滿足求知欲。大學校園生活已經不能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強烈求知欲,所以通過旅游來充實自己,開闊眼界是當下自助游的另一重要目的。34%的學生是為了鍛煉身體,增進健康,目前很多學生出游更傾向于運動類項目,如自行車騎行、戶外探險、登山運動等,而自助旅游既滿足他們的興趣,又鍛煉了身體。少部分的學生是因為特殊興趣,尋求刺激,探親訪友等而選擇自助游。
表1 大學生自助游的目的
圖1 大學生自助游目的地類型
圖1結果顯示,旅游目的地類型和自助游的目的是高度吻合的,多數學生自助游時選擇了自然風光類(87%)和休閑度假類(45%)的目的地,源于大學生面對沉重的學業和就業壓力,需要有自我調節和放松身心的機會。由于歷史文化類和宗教信仰類目的地的游覽參觀需要相對專業的知識才能理解景區內涵,而我們調研對象是面向咸陽師范學院各院系大學生的,所以選擇相對偏少。
(三)目的地距離和交通工具的選擇。針對此次調研對象,設計以咸陽市為中心逐級向周邊擴散進行目的地距離的調查。結果顯示有9%的學生選擇咸陽市周邊,61%的學生選擇陜西省內,28%的學生選擇省外,另有2%的學生選擇國外。而交通工具選擇方面,選擇汽車和火車的學生較多,所占比例分別為63%和65%,此外有30%的學生選擇徒步、30%的學生選擇自行車,僅有10%的學生選擇飛機。這兩項調查表明,目的地距離與交通工具的選擇很大程度受個人支付能力限制。首先,由于大學生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有限,因此距離較近的周邊及省內成為大家的首選,且在交通工具選擇方面考慮更多的是性價比較高的火車和汽車。其次,鑒于經濟限制及興趣愛好所致,騎行和徒步也成為少部分學生的首選,但是這類選擇又限制了他們的出游的距離。僅有極少數家境優越的學生會選擇乘飛機去外省甚至是國外旅游。
(四)出游頻率和出游時間選擇。對咸陽師范學院在校大學生自助游出游頻率調查顯示,27%的學生年內無自助游經歷,28%的學生有1次自助游/年,38%的學生每年會進行2~3次的自助游,只有7%的學生年內有4次以上的自助游。學生出游頻率與經濟條件和閑暇時間關系密切,因此對出游時間做進一步調查。數據顯示:寒暑假(66%)為學生出游首選時間,因為寒暑假沒有學習的壓力,閑暇時間充足,經濟允許的條件下多進行遠途的自助游。其次為周末(42%),周末自助游所選目的地比較近,花費的時間為1~2天左右,且花費少,屬于經濟實惠型。再次,即是黃金周(32%)期間,每年黃金周作為我國旅游高峰期,氣候適宜、時間集中是其最大的優點,但也不乏學生的從眾心理。
(五)自助游的費用來源及消費。調查顯示,65%的學生自助游花費源于平時積攢,此類學生有出游動機但又不想為家里增加經濟負擔,靠平時省吃儉用積攢自助游經費,因此這部分學生出游選擇受到很大限制,如距離、開支及出行方式等。25%的學生通過打工獲取出游費用,此類學生獨立性強,社會經驗相對豐富,不愿向父母要錢,且出游意愿更多選擇不熟悉、不重復的路線旅游。17%的學生自助游的經費來源于父母,這些學生的家庭一般較富裕,并且愿意讓子女有更多的機會出游,鍛煉能力、豐富閱歷是父母對子女出游的最大期望。僅有11%的學生是將獎學金用于自助游,畢竟大學生不是人人都能拿到獎學金,獎學金比例是極少的,同時這類學生平時的學習也是非??炭嗟?,他們也想借此機會獎勵自己,但是這類學生出游的頻率不是很高。
對大學生一次自助游的消費調查統計,24%的學生一次自助游的花費大約在200元以下,花費大約在200-500元的學生有57%,只有19%的人花費在500元以上。旅游開支主要用于交通、住宿和門票三方面,其次是餐飲,調查已經說明大學生自助游主要為了消遣娛樂、游覽觀光,因此購物消費最少。目前大學生出游多以經濟實惠為原則,因此在食、宿消費方面比較理性,而在行與游方面都可以享受學生優惠,所以一次自助游的消費不會太高,基本在學生可承受范圍之內。
(六)出游顧慮及方式。大學生自助游出游顧慮(圖2)顯示,75%的學生對安全問題顧慮較多,其次是食宿和購票。表明在當今安全事故頻發的時期,大學生能夠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安全意識,很有必要。此外,限于經濟能力,在自助游途中食宿和購票問題也是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也為旅游企業開發大學生自助游市場提供一定的方向。為盡可能減少出游顧慮,咸陽師范學院大學生出游多選擇結伴,其中47%的學生喜歡和親友一起,這是因為和親友一起有安全感且不用擔心自身的支付能力;27%的學生喜歡和同學集體出行,可以增進友誼,增強團體意識;17%的學生喜歡和異性同伴一起出游,可以促進大學生情侶彼此了解、增進感情。另有9%的學生希望個人自助,一方面,這部分學生獨立性較強,太多人相互束縛反而不習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旅游企業的產品并未能吸引這部分學生,有待進一步探索開發。
表2 自助游的信息渠道
圖2 大學生自助游出游顧慮
(七)自助游的信息渠道。從表2看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網絡和親友推薦,分別為74%和52%。由此表明,其一,當今社會互聯網的力量不容小覷,通過網絡推廣旅游信息已經成為搶占旅游市場的重要方式。其二,親友推薦證明目的地口碑的重要性,只有滿意的游客評價才能帶來新的市場客源,這也是各目的地努力的目標。另外電視媒體對學生的選擇也存在很大影響,因為電視媒體傳達旅游文化信息的同時給予的視覺沖擊是其他方式所不能及的;信息渠道中所占比率最少的是旅行社,僅為10%,更進一步說明旅行社的宣傳力度不夠、未能充分掌握大學生喜歡自由靈活的行程的特點,此類旅游產品的缺失較為嚴重。
三、發展大學生自助游的對策
(一)設立大學生自助游聯盟。大學生自助游聯盟的意義在于服務于大學生自助游者,為大學生自助游提供必要的保障,與各大旅行社對接、溝通相關的自助游信息。旅行社通過大學生自助游聯盟可以為大學生精、準、快的傳達多種自助游產品,量身定制詳細的符合自身需求的自助游線路,甚至食宿行方面的特價信息、讓利信息等。而聯盟組織除了對接旅行社、提供大學生信息外,還可以為大學生徒步旅行者提供戶外用具的租賃業務,如帳篷、繩索、燒烤用具等,可以大學生節省自助游花費。
(二)提供多樣化的大學生自助游產品。鑒于調查顯示,大學生自助游出游喜好強烈,但對于旅行社的需求很低的特點,旅行社應該合理運用大學生群體的出游行為特點,開拓業務空間,推出滿足個性化需求的自助游產品、DIY自助游產品等,如充分利用雙休開展游覽觀光、文旅、探險等活動,并以旅行社名義為大學生壓低交通、門票等費用。
(三)完善各種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目前,我國大部分旅游景區內的基礎設施已經無法滿足自助游發展的需要,因此加強相關旅游設施的建設刻不容緩。一是要在交通路標引導方面加以完善,大學生自助游準備不足時,鮮明準確的路標可以為他們提供正確的線路引導。二是要加快經濟型酒店的建設。大學生的經濟水平,決定了便利、實惠的經濟型酒店是他們的首選。三是加大景區服務點的建設。針對大學生徒步旅游者的需要,可以建立綜合服務站向他們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務。
參考文獻:
[1] 張建軍.自助游旅游者旅游動機及其行為特征研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09.
[2] 萬紅蓮.中國西部大學生旅游消費現狀調查和對策[J].旅游經濟,2008,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