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自然物”與詩歌創作*——以西晉詩歌為中心

2014-12-04 16:44:08
理論月刊 2014年4期

蒯 定

(上海師范大學 人文與傳播學院,上海 200234)

西晉(265—316年)結束了“漢末差不多七十年來的分裂、割據”,“那是:新的政令、新的氣象。”[1]西晉的詩歌創作也較為發達,涌現了一批名詩人。①鐘嶸在其《詩品序》中言:“太康中,三張、二陸、兩潘、一左,勃爾復興,踵武前王,風流未沫,亦文章之中興也。”可見出西晉詩壇的盛貌,詩壇新人層出不窮。西晉詩人在詩歌表達之中,也承繼了西晉之前詩歌慣用自然物引出詩歌表達內容的技法,他們在詩歌作品之中,多用自然物的介入詩歌,這在提升了詩歌的藝術品味的同時,也構建了西晉詩歌的基本風貌。那么,西晉詩歌創作與自然物的關系是什么?西晉詩歌中多以自然物入詩的原因是什么?西晉詩歌承繼自然物入詩之意義有哪些?本文將展開相關探討。

一、西晉詩歌中所涉“自然”、自然物,何以界定?

我們在對西晉詩歌中的“自然”,展開相關討論,在展開這一主題討論之前,有必要簡要地厘清“自然”、自然物的相關概念。“自然”這一概念是多義的。關于“自然”的內涵,主要有以下幾種,如,“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此自然有“自然而然”意;“縱欲則得自然。”(嵇康《難自然好學論》),此自然,可以解釋為本性之意;凡此種種,可謂“自然”之義,無達詁。而本文所言的自然,即大自然、自然界,此“自然”亦有狹義與廣義的解釋。從狹義上說,自然界或言大自然,指的是人類社會以外的無機界和有機界;而從廣義的層面理解,自然,可以指涉整個客觀物質世界。本文所論的自然,并非涉及“自然”的多重涵義,諸如“自然而然”、“本性”之意涵,亦非指涉整個客觀物質世界的宏大概念,而是從狹義的角度來理解的大自然,即與人類社會相對應的自然界。本文提到的自然物,指的是:除了人類自身以外的動物、植物、礦物等自然界的物質實體。

通過研讀西晉詩歌,我們發現,西晉詩人多以自然物入詩,在承繼了西晉之前的詩歌創作的表達方式的同時,也展現了西晉詩歌之中“自然”的風貌。自然物在西晉詩人的“藝術處理”后,精致化了,西晉詩人的詩作中自然“主觀化”色彩濃,呈現出了獨特的藝術風格。西晉詩歌可以說是一部濃縮史,這些詩歌文字之中有意或無意地積淀著西晉詩人的生命體驗。而我們通過對其作品的“自然”來進行深入探討研究,這對于我們中肯地把握西晉詩人的詩歌作品,窺探西晉詩人的自然觀,都有著借鑒的意義。

二、西晉詩歌創作與自然物的關系

西晉詩歌之中,用大量的自然物入詩歌,增加了詩歌的意蘊。“自然”作為西晉詩歌之中重要的“元素”,對詩人的詩創作有“觸發”的作用,自然物也多作為詩人表達的重要依憑,西晉詩人筆下的“自然”呈現出了協調、有序的風貌,鮮見對“自然”消極層面的詩歌表達,西晉詩人筆下的自然也呈現出了明顯的“藝術化”、“主觀化”傾向。

(一)自然物作為西晉詩歌的“發生”源

我們在西晉詩人的詩歌,可以見到諸多自然物的介入,但這并非西晉詩人始為之,我們在《詩經》、《楚辭》之中亦頗多見到。在距離西晉比較近的曹魏時期,詩人將自然物作為詩歌表達對象、傾訴對象的情況多了起來,情感上更加具有個性化。自然物觸發了詩人的情緒,外在的自然與內心的思想,形成互動。自然物介入了詩歌,成了詩人內心情緒表達的對象。如,“三曹”文人中的曹丕,他在面對大自然之時,深受觸動,多有感慨,其《丹霞蔽日行》有詩句:“丹霞蔽日,采虹垂天”,“古來有之,嗟我何言。”①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M].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本文所涉詩歌均引自該書,下同。《善哉行二首》有載:“高山有崖,林木有枝”,“載馳載驅,聊以忘憂。”曹丕作品可謂盡顯了大自然的“嫵媚”,令人神往。自然物對曹丕觸動很大,其詩歌作品中不乏自然物的書寫,但這些自然物在曹丕看來,亦有“悲”、“憂”、“愁”,也是他心境的體現,又如其《至廣陵于馬上作詩》開始曰,“觀兵臨江水,水流何湯湯。”曹丕臨江水,江水觸動了詩人的心弦,其詩歌中對江水的簡略提及,然后“歌以詠志”,從“誰云江水廣,一葦可以航”,足可見出其氣概,亦可見出自然物對其心靈深處的觸動。

亦如其《芙蓉池作詩》中有詩句:

“驚風扶輪轂,飛鳥翔我前。丹霞夾明月,華星出云間。”

詩歌中“風”、“鳥”、“霞”、“星”等自然物,觸動了作者,自然物亦是化為詩歌中的構成因子,成了詩人內心積郁抒發與排解的對象。正如《文心雕龍·明詩》所言:“感物吟志,莫非自然”,“物”觸動了“人”,而后有詩文出爐。此時的詩作之中,自然物入詩歌,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但自然物依然是輔助的“因子”,依然為主體的表情達意服務。

西晉時期的詩人作詩,亦無法逾越這一“框架”,明顯繼承了這一詩歌表達風格,自然物對西晉詩人的觸動,激發了西晉詩人的詩歌創作,此時的詩歌對自然物的描寫,也呈現出了新的特點,詩人對自然物入詩歌的“技法”,把握地也更加嫻熟了,甚至呈現出了一種口語化表達的傾向。且看張翰的《思吳江歌》:

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魚肥。三千里兮安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

“秋風”、“佳景”、“江水”、“鱸魚”,這些自然物,讓張翰受到觸動,未免思鄉情切。詩人信手拈來,自然物在詩中既然方便了表達,又增強了詩歌的氣韻,詩人對自然物入詩歌這一表達方式的把握,已經不著痕跡,出語自然;《思吳江歌》呈現出了較為明顯了口語化傾向,但這并沒有降低詩歌藝術水準。在西晉詩人的作品之中,自然物介入詩歌,對詩歌本身的藝術價值的提升,有著積極影響的,如陸機的《擬古七首》之中的詩歌:

“物色之動,心亦搖焉”(《文心雕龍·物色》),外在的自然界事物,觸動了作者,加之作者自身情緒因素與之互動,從而激發了詩人的創作欲望。陸機的《擬東城一何高》這一詩歌中,開始曰,“西山何其峻,層曲郁崔嵬”,山的峻拔,對其作詩靈感的激蕩,十分明了。

陸機對山的描寫極其精細,“層曲郁崔嵬”,寫出了山的九曲回環、樹木叢生、高聳之貌,極盡描述之能事。《擬蘭若生春陽》之詩首句:“嘉樹生朝陽,凝霜封其條”,此詩句對“樹”的描寫,亦十分細膩。寫出了“樹”所生長的位置,在山的東面,也寫出了“樹”當時的狀貌:霜已經覆蓋了其枝條。西晉時期的詩人陸機對自然物的描述可謂“工筆”,這是自然物對人深刻觸動的結果,這“筆”之中也浸潤了其個人對自然物的理解,可以說,這也是整個西晉詩人對自然物的新感知、新理解、新體會的一個表征,展現了西晉詩歌的獨特風貌。

西晉詩人在詩歌之中對于自然物的運用,已經較西晉以前有了較大的提升。不僅是詩歌創作,我們在此時的詩論之中,亦能看到一斑,如陸機的《文賦》中有言,“心懔懔以懷霜,志眇眇而臨云。”詩人受到自然物觸發,而后有作品產生,這不僅運用于西晉詩人的詩歌創作當中,亦為詩論家進行相關的理論總結提供了便利,這是西晉詩歌發展之中,值得注意的現象。

(二)自然物作為西晉詩歌表情達意之憑借

詩歌創作當中,要表情達意,離不開詞匯。而詞匯當中承載的多為“自然”與社會生活的內容。而詩人在詩歌創作當中,用自然物來承載詩歌思想的表達方式,亦是十分普遍的。究其源頭,自然物作為西晉詩歌表情達意之憑借,在西晉之前已較多,如在《詩經》之中,自然物被用來比擬,用來引出作者要表達的想法。到了漢代,用自然物來引出詩歌敘事的“習慣”被承續下來,用自然物來喻人、喻事的情況日益增多,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可謂自然物漸漸演變成了詩歌思想表達中的憑借了,如朱穆的《與劉伯宗絕交詩》中有詩句:

“饑則木攬,飽則泥伏。饕餮貪污,臭腐是食。”

趙壹的《秦客詩》中有詩句:

“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

對以上詩歌的梳理,可看出此時的自然界中的自然物,已被引入創作,用于敘事。詩人“自我”的思想通過自然物來委婉表達,如其中言“饕餮貪污”,“河清不可俟”等,詩人在不自覺之中,已將借助自然物,運用于詩歌委婉表達,或者說是一種隱晦表達的憑借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自然物大量入詩,并充當了詩歌思想表達的憑借的現象,當然也同該歷史階段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有關系,這時期,社會經濟以農業經濟為主導,人在創作詩歌時,不免要用自身最熟悉的自然事物入詩,大量的自然物入詩,承載了人對自然、人對社會等諸多方面的思考,這一現象一直延續到西晉及以后的詩歌創作。

值得注意的是,西晉之前詩歌從思想和內容上,不少詩歌透露出人與自然關系的緊密聯系。人與自然不可分,在詩歌創作上,亦是如此,這或許可認為是一種“集體無意識”,先人之生存經驗,積淀于人之心靈,[2]先人的生活、創作與自然聯系緊密,從西晉以前的詩歌來看,這種人與自然親和的“集體無意識”滲透到詩歌中,是非常普遍的。甚至有些民歌也是如此,如:

明明上天,爛然星陳。日月光華,弘于一人!(《卿云歌》)

可謂信手拈來,不知不覺地將自然界中的自然物運用于作品創作。到了西晉時期,詩人與自然親和,密切相關的“集體無意識”,亦在不斷地得到強化。自然物用來作為詩歌表達憑借,所運用的范圍更加擴大了。且看,張華的《勵志詩九首》中的《其五》中有詩句:“養由矯矢,獸與于林。”《其七》中有詩句:“山不讓塵,川不辭盈。”可以說,自然界的動物、植物、山、水等自然物,皆入了張華之詩歌,張華以自然之物來比人,來做形象的言說,闡明道理,等等。西晉詩歌中的自然物,在構建詩歌的內涵方面,發揮了極大的價值,詩人在其詩歌作品創作之中,對自然物的運用亦是信手拈來,自然物是詩歌成文的重要“材料”了。可以說,自然物不僅僅為詩人的物質生活的豐富,提供了資源供給,對人的精神文化的發展,亦是貢獻極大。在西晉詩歌之中,自然物“承載”了詩人的思想,要比西晉之前的詩歌作品愈加豐富了。且看,陸機的《猛虎行》中有詩句:

“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

詩中引入自然物,實為便于陸機表達內心之思索。可見,西晉的詩歌之中,自然物成了詩人表達個人情緒與思想之中的重要元素,詩人不自覺地在詩歌創作之中,承繼“以自然物比德”的詩學傳統,自然物作為詩歌中的“底色”或者說是“背景”的情況,愈加強化了;自然環境在詩歌中,成了不可或缺的元素,如左棻的《啄木詩》中有詩句:

“此蓋禽獸,性清者榮,性濁者辱。”

詩人寄情于詩,以“啄木鳥”入詩歌,依然顯見“比德”之風;與此同時,“啄木鳥”這一自然物,亦是詩人表達思緒所不可或缺的。

又如,劉琨的《扶風歌》之首句為“南山石嵬嵬,松柏何離離。”此亦為自然物介入詩歌,方便詩人的表情達意。西晉詩歌創作之中,自然物大量而嫻熟地用于比擬人,但自然物只不過是點綴物,終是要用來表現個人情感或者思想的,也更加凸顯“人”的價值,這或與當時的整個社會風氣有關,西晉品鑒人物的社會風氣,對西晉詩人有著影響力,當然對其詩歌的創作也是有著一定影響的。而以自然物的譬喻來進行人物品評,這在西晉社會之中,亦是較多的,如《世說新語》中載:

有人哭和長輿,曰:“峨峨若千丈松崩。”《世說新語·傷逝第十七(第5條)》

“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世說新語·容止第十四(第11條)》

用自然物來品鑒人物,借用自然物來表達個人思想傾向,也凸顯了對“人”自身價值的肯定。而晉人對時人進行品評,這不僅是對于個人品質的評價問題,往往還關系到 “入世”詩人謀求自身社會地位的重要依托,如《世說新語》之《賢媛第十九·第19條》記述了陶侃之母,助其獲得美譽,然后入仕得官之事。

在晉代,舉孝廉這一選官制度依然盛行,詩人要取得一官半職,有影響力的人物對其的評價和推舉,往往能夠改變詩人的人生軌跡,又如 《世說新語·德行第一(第47條)提及吳坦之、吳隱之兄弟在遭遇母親童夫人逝世一事,悲痛欲絕,感動時人。之后,吳隱之得到韓康伯提拔,顯貴發達了。

概而言之,西晉時期自然物被用來品評人物,或介入詩歌創作的現象是較多的;自然物是西晉詩人詩歌創作的重要“憑借”;而我們細讀西晉詩歌,也不難發現,其中的“自然”只是從屬,為“人”的表情達意服務。自然物入西晉詩人的詩歌,但多充當“服務”于詩人情感表達的角色,而自然物作為完全獨立的審美對象,我們在西晉詩人的詩歌當中,基本看不到。這也可以見出,西晉詩人在其詩歌當中,對于自然物的運用是有意或無意的,這都要服務于詩人主體的個性表達。而“作為西晉詩歌表情達意之憑借的自然”之“價值”的不斷凸顯,也反映了西晉詩人多用自然物入詩,不斷完善詩歌表達技法的趨向。

(三)西晉詩歌中被美化的自然物

值得注意的是,西晉詩歌中的自然物,多經過“藝術的加工”,有自然審美化的傾向,如:

西山何其峻,層曲郁崔嵬。(陸機《擬東城一何高》)

蘭波清涌,芳滸增源。(陸云《谷風五章之一》)

而自然界當中,自然物往往為災害的肆掠充當物質載體,由此引發的自然災害等“消極”因素,在西晉詩人的詩歌中是鮮見的。但事實上,西晉時期,自然災害頻繁:

(晉武帝太康)七年春正月甲寅朔,日有蝕之。乙卯,詔曰:“比年災異屢發,日蝕三朝,地震山崩。”

秋七月,朱提山崩,犍為地震。(《晉書·卷三》(帝紀第三 武帝)

又如:

(晉惠帝永平二年)冬十一月,大疫。是歲,沛國雨雹,傷麥。

三年夏四月,滎陽雨雹。

六月,弘農郡雨雹,深三尺。(《晉書·卷四》(帝紀第四 惠帝)

本地的湖面上彌漫著霧氣,對增進環境氣氛來說是不可多得的機會。這時天鵝或是家鵝是很好的拍攝對象,因為它們有著容易識別的輪廓。

從這些史料之中,我們可以看出西晉時期,不僅時局尚不穩定,以自然物為載體的自然災害,肆掠非常,而這些自然的災害書寫或描繪,在詩人的詩歌當中,被“遮蔽了”。極難見到西晉詩人對于自然災害的書寫,詩人的詩歌之中反映的自然物,多是借物表達思緒,借自然物滌蕩心靈,而自然物本身猙獰的一面,多在西晉的詩人詩歌之中,被淡化了。可以說,這也是詩人詩歌中“自然”的一個重要表征。西晉詩人在面對人事的焦灼,自然災害的肆掠,最終還要用較為“緩和”的“自然”來表達詩人的感與思,體現了西晉詩人自然觀的獨特風貌。①這也從一個側面應證了亞里士多德“詩比歷史更真實”論點的局限。縱觀西晉的歷史,當然我們對于史書可以有質疑的地方,而我們在研究西晉詩歌之時,也未必只是以詩歌文本來進行討論,必要的歷史框架之中的詩歌研究,將更加深刻,從多角度、準確地呈現西晉詩人“詩如其人”,“詩不如其人”的特點,這對于我們用“冷眼”去看西晉詩歌發展,以及西晉詩人的自然觀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西晉詩歌創作中多以自然物入詩的原因

西晉詩歌中的自然物的介入,給詩歌本身帶來了一股清新之氣。西晉詩人承繼自然物入詩的“套路”,也為其詩作整體上籠罩了一方“小氣候”。那么,導致西晉詩歌中多以自然物入詩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自然物本身對人心的“感蕩”

詩評家鐘嶸在其《詩品》序中說,“氣之動物”,他認為,“創作主體的人心,先是被物感”,[3]“物”觸動人心,而有文藝之發明。此時的詩歌中的自然物,多成為詩人詩歌創作的重要“觸發物”。如,張協《雜事十首之四》中有詩句:“朝霞迎白日,丹氣臨湯谷。”自然物觸發張協的心靈,張協在其詩歌之中,不自覺地揉進了自然物,滿目自然元素,“朝霞”、“白日”、“氣”等構建了詩歌的大背景,雖然張協在先描摹了自然圖景,隨后,轉入寫自己內心的“悲”、“憂”,但如果缺乏這些自然物對詩人的強烈觸動,整首詩歌的文采將暗淡不少。

當然,在西晉之前的詩歌作品中,亦有自然物介入詩歌之中,如先秦的詩歌多以自然界的動植物來做引子,方便敘事。例如,《詩經·月出》詩之首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詩經·蜉蝣》之首句,“蜉蝣之羽,衣裳楚楚。”以上詩歌共同的特點,都是以自然界的自然物開頭,引出整首詩歌。寫物和抒情的相互依存,“情”和“物”多不可分,[4]而自然中的自然物作為詩歌的引子并不是主要的目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寫事。又如《詩經·黃鳥》詩有詩句:“黃鳥黃鳥,無集于穀,無啄我粟。”從這些作品可以看出,自然物與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用“黃鳥”來喻人,其諷刺意味不言自明。整個詩歌,著力于寫實方面,寫出了人對現實的想法與不滿。先人在進行詩歌創作時,自然中的自然物充當了詩歌的“引子”,便于主題創作。就這類詩歌中涉及自然物喻人的情況來看,多是出于一種自發的或者說是一種不自覺的意識,在模仿中,也“發現了某種具有表現力的東西”,[5]并將這一理解訴諸于詩歌創作,滲透到詩歌內容之中。

西晉詩人的詩歌創作,亦沒有繞開 “自然與人”的“糾葛”,自然物觸動西晉詩人的內心,詩人聯系自身“感遇”,遂成詩歌。可以說,西晉詩歌依然承繼了自然物入詩歌的“老路”,并借用這一詩歌藝術方式,來表達新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這一詩歌創作方式的發展,提升著詩歌的藝術品味,推進詩歌的發展。

(二)特定的社會生產狀況局限

西晉統一天下之后,實行了占田制。在農業經濟占據主導地位,技術不發達的西晉社會環境里,詩人直面自然界的機會極多,詩人面對自然界之時,時有感慨。此時的自然物多“作為詩人內心積郁表達對象”,滲透著詩人的“悲”、“樂”、“憂”、“愁”;詩人的詩歌創作,對自然物也進行了細致地描摹,但這些作品中較少見出自然物獨立的審美價值,詩人通過對大自然的描寫,為自己的境遇“代言”,如陸云的《谷風五章之一》之詩句:“高山熾景,喬木興繁。”“山”、“木”等自然物入詩歌,成為陸云表達內心的重要憑借,也化成了陸云詩歌風貌中的物質依憑,也漸漸演變成為“士龍朗練,以識檢亂”(《文心雕龍·才略》)的創作風貌。又如,潘岳的《楊氏七哀詩》之中有詩句:

“漼如葉落樹,邈若雨絕天”

自然物“樹”、“雨”成了全詩必備的因子,試想,如果潘岳的情緒無法用這些自然物來表達,他的內心情感將無法完滿地表達出來,至少無法形象的表達開來。潘岳在詩歌之中用“葉落樹”來形容涕泣淚垂,用“雨絕天”來言情緒上的渺茫之感懷,凡此種種,用自然物來承載詩歌要表達的意蘊,語言到位,形象傳神,潘岳內心喪楊氏妻之悲痛欲絕,溢于言表。可見,自然物成了西晉詩人表達情緒的依托了。

西晉詩人身處以農業立國的西晉社會環境當中,個人亦無法逾越特定的社會歷史階段,他們在詩歌之中多以熟悉的自然物入詩,也是有其合理性的。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西晉特定社會生產力發展狀況,也是導致西晉詩人的詩歌中多以自然物入詩的原因之一。

四、西晉詩歌創作承繼自然物入詩之意義

西晉詩歌中承繼了西晉之前詩歌創作當中用自然物入詩歌的表達方式,一方面,自然物入西晉詩歌,可以更好地方便詩人傾訴內心感受。另外一方面,自然物入西晉詩歌,提升了詩歌本身的藝術價值;西晉詩歌承繼自然物入詩之與詩人自身,以及詩歌這一文學樣式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西晉詩歌承繼自然物入詩之于詩人自身的意義

自然物承載著詩人的深情,這源于詩人內心的訴求,詩歌創作者欲借助現實的、感性的對象,來表現自身鮮活的生命,詩人積極在自然界獲得慰藉,亦是與自然物的欣欣向榮、靜默、孤寂等特點和詩人的精神渴望是契合的,而由自然物構成的自然界具有的特點,也符合詩人所向往的“自然”,自然物成了詩人“確證”其生命的對象,當仁不讓地成了詩人的精神棲息之地了。且看西晉左思的《招隱詩二首》之《其一》有詩句:“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其二》中有詩句:“前有寒泉井,聊可瑩心神。”從左思的招隱詩來看,其對自然地向往油然而生,“山水有清音”之詩思,寫出了左思對自然山水的贊賞,“峭蒨青蔥間,竹柏得其真”,詩人向往隱逸之生活方式,欲高蹈隱逸之思,入自然界之中,“逍遙撰良辰”,獲得精神世界的“詩意棲居”。這也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詩人在現實里,心理上備受煎熬,面對現實的不如意。詩人所處的“男不被養,女無匹對”(《晉書·劉毅傳》)的社會中,他們期待去自然中抒解,運用自然界具有的凈化人心靈的作用,①關于“凈化”,朱光潛在其《西方美學史》言“凈化(katharsis)”:“通過音樂或其他藝術,使某種過分強烈的情緒因宣泄而達到平靜。”事實上,不僅僅音樂或其他藝術,能夠使人強烈的情緒達到平和,大自然亦有這一功效,尤以山水為甚,如,“取歡仁智樂。寄暢山水陰”(《王羲之·答許詢詩》),“散懷山水,蕭然忘羈”(《王徽之·蘭亭詩二首》),“夏景多煩蒸。山水暫追涼”(《李德林·夏日詩》)從這些詩歌之中,亦窺視一斑。體驗到“一種舒暢的松弛”,[6]撫平內心的創傷、焦灼,除去心理的“有害細菌”、“污染物”。詩人期待以自然山水的景物美,對抗內心中的紛擾,亦或現實里非所愿見的場景,消解心中的怨氣、怒氣、不快;把心理調控在心平氣和的范圍內,恢復與保持心靈的健康。又如陸機的《招隱詩》中有詩句:

“激楚佇蘭林,回芳薄秀木。山溜何泠泠,飛泉漱鳴玉。”

“林”、“木”、“泉”、“玉”等自然物鋪將開來,“山溜何泠泠,飛泉漱鳴玉”,山水之美,可觀可感。

這些作品表現出西晉詩人自然觀在發生微妙變化,可以感受其精神狀態與情感脈絡;詩人向往安頓心靈之地的自然,這種愿望反映到了西晉詩人的詩歌中了。西晉詩人投身自然,在自然里能夠釋放積郁,安頓心靈,獲得精神的自由與獨立,這是西晉詩人自然觀的一個新變化,這一風氣也對西晉之后,田園詩人、山水詩人的詩歌創作中引入自然物,盛行以自然物介入詩歌創作,亦是有一定程度影響的。

(二)西晉詩歌承繼“自然物入詩”之于詩歌發展的意義

處于曹魏與東晉詩歌發展“過渡階段”的西晉詩歌,繼承了西晉之前的以自然物入詩歌的表達方式,西晉詩人的詩歌之中對于自然物的描述,也更加地“傳神”。但與東晉詩歌相比,其對自然物本身的審美價值的詩歌中的凸顯,是鮮見的。西晉詩歌之中對于自然物的運用,依然是為凸顯“人”的思緒,自然物觸發了敏感的西晉詩人的情思,自然物的感蕩,讓西晉詩人的作品“氣韻生動”起來。雖然西晉詩歌作品中,對自然物之描述,依然多停留在便于詩人表情達意的層面,而伴隨著詩歌自身的發展進程,西晉詩歌中對自然物運用的“熱衷”,也推進了自然物作為獨立審美對象之可能,可以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東晉詩人的詩歌創作。且看陶淵明的詩《飲酒二十首·其七》中詩首句: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陶淵明對“菊”這一自然物展開“話題”;他對“菊”感觸極深,言“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菊”是自然界中的植物,陶淵明將其入詩,透過陶淵明對“菊”的喜愛。這具有使人“忘憂”之功效的“菊”,對其平衡身心來說是必要的。又如陶淵明在其《桃花源詩》中就體現了陶淵明深刻的自然觀,他期待人與自然的親和,享受田園之樂,剔除的惡劣“社會生態”的擾亂,“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桃花源詩》)”,陶淵明在詩歌之中,構建了理想的人與自然親和的生態之境、審美之境。“自然”在陶淵明的筆下,更加凸顯其審美價值,不只是觸發詩人的創作意念,進而會對詩人的身心起到一種調節的作用,自然的審美功用愈加凸顯開來。可知,西晉詩歌之中“自然”介入的詩歌創作手法,為東晉詩歌發展所繼承,從這個層面上來看,西晉詩歌中自然物入詩,亦是東晉的玄言詩、山水詩興起的前奏,西晉詩承繼自然物入詩的表達方式,對于詩歌發展的相關探討來說,也是值得我們重視和深入思考的。

綜上所述,西晉詩歌中的自然物,是構建西晉詩歌意境的重要因子,西晉詩人的詩歌依然特別關注主體,關照人自身對于自然的感受,這也是當時的社會風氣使然。自然元素的滲入,豐富了西晉詩歌的內蘊,自然物是西晉詩人詩創作觸發物,激發了詩人的創作靈感;自然物是西晉詩歌表情達意之憑借,也成為了西晉詩歌描寫的對象;由自然物構建的大自然之于西晉詩人有著重要的價值,是西晉詩人精神棲息之地,亦成了西晉詩人所希冀的,馳騁內心、舒展自我的“樂土”。在西晉詩歌中的自然,依然有實用和比德的影子,或者說占據了較大的成分,而西晉詩人中對于自然物入詩這一表達方式的承繼,在凸顯主體價值的同時,讓“自然”之于詩歌藝術價值提升的意義也凸顯開來,這對東晉詩歌的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

[1]曹旭,王澧華.論西晉詩學[J].文學評論.2011,(05):40.

[2]榮格.心理學與文學[M].上海:三聯書店,1987.52-53.

[3]曹旭.詩品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23.

[4]杜書瀛.先秦審美文化和審美心理結構之雛形.文學遺產網絡版[EB/OL].http://wxyc.literature.org.cn/journals_article.aspx?id=2710,2012(04),閱讀時間:2013-4-23.

[5]蘇珊·朗格.藝術問題[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91.

[6]朱光潛.西方美學史(第二版)[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97| 欧美在线天堂| 中文字幕伦视频|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高清无码不卡视频| 久久综合激情网|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青草精品视频| 国产va视频| 无码丝袜人妻| 午夜国产小视频|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亚洲丝袜第一页| 国产精品v欧美|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欧美午夜久久|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啪啪| 中国精品久久| 久久人体视频| 婷婷伊人久久| 免费高清a毛片| 丝袜国产一区|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你懂的| 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 99re免费视频| 男女男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蜜桃| 欧亚日韩Av| 国产高清不卡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2020| 久久国产V一级毛多内射| 日本不卡在线|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另类| 97久久免费视频| 五月综合色婷婷| 啊嗯不日本网站| 国产 日韩 欧美 第二页| 亚洲视频免| 免费在线播放毛片| 久久夜夜视频|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欧美高清三区| a级毛片免费网站|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v天堂中文在线|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伊人| 天天色天天综合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www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色妺妺在线视频喷水|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亚洲天堂免费|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 午夜影院a级片|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 夜夜拍夜夜爽| 高清国产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性色| 免费欧美一级|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欧美色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