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榮 季必華 秦其榮 丁以星 夏福林
馬鞍山市吸毒者美沙酮維持期間梅毒血清陽轉及危險因素的研究
徐建榮 季必華 秦其榮 丁以星 夏福林
目的了解美沙酮維持治療期間吸毒者梅毒血清陽轉的具體情況、特征,探討與陽轉相關的危險因素。方法對馬鞍山美沙酮門診成立以來,治療前梅毒血清陰性,保持治療且隨訪梅毒血清2年以上的全部吸毒者,回顧梅毒血清陽轉情況、特征,并對相關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結果161例研究對象中,2年美沙酮維持治療期間15例梅毒血清陽轉,平均陽轉率為4.66/100人年;梅毒血清陽轉率呈前期高,后期低的特征;單因素χ2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梅毒血清陽轉與“治療前最近一次性生活沒有使用安全套”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美沙酮門診應盡早對吸毒者進行安全性行為干預,早期推廣安全套使用尤為重要,以更好阻斷性傳播途徑。
梅毒;美沙酮;治療;危險因素
吸毒人群是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1-2],為了解美沙酮維持治療期間吸毒者梅毒血清陽轉的具體情況和特征,探討與陽轉相關的危險因素,在美沙酮門診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降低梅毒血清陽轉率,我們回顧了馬鞍山美沙酮門診2006年9月成立以來,全部161例治療前梅毒血清陰性,保持治療且隨訪梅毒血清2年以上的吸毒者的資料,現報告如下。
(一)對象:2006年9月30日至2013年6月30日,馬鞍山美沙酮門診保持美沙酮維持治療2年以上的吸毒者177例,篩選其中治療前梅毒血清為陰性的161例為研究對象。
(二)方法:
1.資料來源:人口學信息、性行為學調查以吸毒者進行美沙酮維持治療前所填寫的“基線調查表”為準,基線調查表、美沙酮維持治療期間的服藥情況以及梅毒血清學檢測信息均來源于“社區美沙酮治療管理系統”;研究對象治療2年以上有脫失現象,為保證資料完整性,危險因素分析所用服藥情況及梅毒血清陽轉數據以治療2年期間為準。
2.梅毒血清檢測時間:參加美沙酮治療的吸毒者治療前進行梅毒血清學檢測,維持治療期間每年6月定期隨訪梅毒血清檢測。
3.梅毒血清檢測實驗室方法:抽取靜脈血5 ml,置無菌試管中,以1 260×g分離血清。血清進行梅毒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和梅毒螺旋體顆粒凝集試驗(TPPA)。
4.梅毒血清陽轉及陽轉時間的判定:考慮丙肝感染可能影響梅毒檢測初篩試驗結果[3],判定梅毒血清陽轉的標準為TRUST和TPPA均陽性;陽轉時間的確定,取末次血清陰性時服藥天數與首次血清陽轉時服藥天數的算術均數。
5.統計方法:用Excel 2003軟件錄入資料,運用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描述性資料用頻數與百分率進行描述,梅毒血清陽轉危險因素的單因素分析采用χ2檢驗和連續性校正,多因素分析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
1.人口學特征:161例全部為漢族;平均(35.37±5.78)歲;男121例(75.16%),女40例(24.8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23例(76.40%),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8例(23.60%),已婚有配偶73例(45.34%),未婚64例(39.75%),離異22例(13.66%),喪偶1例;生活來源靠家庭朋友供給99例(61.49%),有收入來源的62例(38.51%);與家庭成員關系一般及較差的117例(72.67%),關系良好的有44例(27.33%)。見表1。
2.梅毒血清陽轉情況及特征:161例吸毒者梅毒血清總陽轉率為2.00/100人年(17例/850.17人年)。2年美沙酮維持治療期間,梅毒血清平均陽轉率為4.66/100人年(15例/322人年)。0~6個月,陽轉率8.70/100人年(7例/80.5人年);7~12個月,陽轉率6.21/100人年(5例/80.5人年);13~18個月,陽轉率2.48/100人年(2例/80.5人年);19~24個月,陽轉率1.24/100人年(1例/80.5人年)。梅毒血清陽轉率隨美沙酮維持治療時間延長呈明顯下降趨勢。2年以上的美沙酮維持治療期間,梅毒血清陽轉率更低,為0.38/100人年(2例/528.17人年)。
3.梅毒血清陽轉的相關因素分析:單因素χ2分析社會人口學、性行為學、美沙酮維持治療相關因素與吸毒者梅毒血清陽轉的關系,顯示治療前“最近一次性生活沒有使用安全套”與梅毒血清陽轉相關,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將單因素分析中P<0.1的變量納入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結果仍顯示治療前“最近一次性生活沒有使用安全套”的吸毒者,治療期間梅毒血清易陽轉(P<0.05)。
美沙酮維持治療改變吸毒者的給藥方式,減少高危靜脈注射行為;同時可以減少吸毒人群的高危性行為,減少性伴數和增加安全套的使用[4-6]。本文資料證實,服藥情況好的吸毒者安全套使用率高。因此,從理論上看,美沙酮維持治療可以從性傳播途徑對梅毒艾滋病起到一定的干預作用。但是美沙酮門診中的服藥者仍存在著不安全的性行為[6-8]和梅毒、HIV的感染及新發感染[9-10],因此在美沙酮門診重視對吸毒者高危性行為干預不容忽視。本研究觀察到馬鞍山美沙酮門診的吸毒者服藥期間存在梅毒血清陽轉現象,2年內的平均陽轉率為4.66/100人年。梅毒血清陽轉率呈現前期高,后期低的明顯下降趨勢,服藥2年后的梅毒血清陽轉率更低。說明美沙酮門診在吸毒者服藥治療前期,干預高危性行為工作可能存在薄弱環節,導致了梅毒血清陽轉率高。隨著美沙酮維持治療時間的延長,治療者社會家庭因素逐漸穩定,接受門診的心理行為干預次數增多等原因,高危性行為可能減少,梅毒血清陽轉率也逐漸明顯走低。所以盡可能早地加強高危性行為干預,對美沙酮門診控制吸毒者經性途徑感染梅毒、HIV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通過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梅毒陽轉率的相關危險因素發現,在治療前“最后一次性生活時沒有使用安全套”與治療期間梅毒陽轉相關,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既往安全套使用情況不好的吸毒者在治療期間,梅毒血清陽轉可能性大。所以針對門診梅毒血清陽轉的特點和相關危險因素,大力推廣安全套應成為門診前期干預工作的重點[11-12]。另本研究發現,雖然梅毒血清陽轉率可能由于樣本量相對較小,在統計學意義上與治療前吸毒者“與家庭成員關系”無關,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自我感覺“與家庭關系良好”的吸毒者,梅毒血清陽轉率(2.08%)明顯低于自我感覺“關系一般或較差”組(12.39%),提示門診工作也應注意疏導吸毒者的家庭關系,有利于降低梅毒血清陽轉率。由于本研究沒有設置合適的對照,研究結果不能說明該人群是梅毒發病較高的人群,也不能說明美沙酮治療會降低該人群梅毒陽轉率。因此,在后續研究中應進一步完善研究設計。

表1 161例吸毒者美沙酮維持治療期間梅毒血清陽轉危險因素部分單因素χ2分析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國預防與控制梅毒規劃(2010—2020年)[M].北京,2010.
[2] 尹潞,秦光明,阮玉華,等.四川省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和梅毒新發感染的隊列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6,27(4):293-297.
[3]Wei-Fang Zhu,Shui-Ying Lei,Lan-Juan Li,et al.Hepatitis C virus intection and biological false-positive syphilis test: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J].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2011,10(4):399-402.
[4]Yin W,Hao Y,Sun X,et al.Scaling up the national 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 program in China: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Int J Epidemiol[J],2010,39 Suppl 2:ii29-37.
[5]Han-Zhu Qian,Chun Hao,Yuhua Ruan,et al.Impact of methadone on drug use and risky sex in China[J].Journal of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2008,34(4):391-397.
[6] 郝春,胡薇,阮玉華,等.社區美沙酮維持治療對海洛因成癮者性行為影響的初步研究[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6,12(4):307-310.
[7] 徐建榮,季必華,秦其榮,等.美沙酮維持治療的出勤率對吸毒者性行為和梅毒發病的影響[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1,15(10):850-852.
[8] 張歡,陳濤,龐琳,等.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服藥人員的不安全性行為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3,19(1):25-28.
[9] 常志任,殷文淵,黃玉滿,等.廣西和貴州部分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服藥人員,梅毒及-感染狀況[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0,16(5):470-472.
[10] 王常合,龐琳,柔克明,等.我國社區美沙酮維持治療吸毒人員新發感染研究[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2,18(6):392-395.
[11] 蕭燕,李春梅,呂繁,等.中國個城區男男性行為人群梅毒感染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8,41(6):353-356.
[12] 李輝,王茜茜,李秀芳,等.例男男性接觸者安全套使用與性傳播疾病的關系[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2,45(5):312-314.
2013-10-08)
(本文編輯:吳曉初)
Syphilis seroconversion among drug addicts during 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 in Maanshan city,Anhui province: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Xu Jianrong*,Ji Bihua,Qin Qirong,Ding Yixing,Xia Fulin.*Maansh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Maanshan 243000,Anhui,China
Xu Jianrong,Email:xujianrong228@aliyun.com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incid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syphilis seroconversion amomg drug addicts during 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Methods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drug addicts receiving MMT at MMT clinics in Maanshan,who were seronegative for syphilis before the treatment and followed up by serological tests for syphilis for more than two years.The incid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syphilis seroconversion during the two years of follow up were analyzed in all the subjects.ResultsA total of 161 drug addic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of whom,15 experienced seroconversion for syphilis with the average seroconversion rate being 4.66 per 100 person-years.The seroconversion tended to occurr in the early stage of MMT.Both Chi-square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yphilis seroconversion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nonuse of condoms during the last sexual behavior before receiving MMT.ConclusionsInterventions should be undertaken as early as possible to promote safe sexual behaviors among drug addicts at methadone clinics,and to promote condom use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blocking sexual transmission of diseases.
Syphilis;Methadone;Therapy;Risk factors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4.05.014
243000安徽省馬鞍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皮膚科(徐建榮、丁以星、夏福林),艾滋病防治科(秦其榮);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皮膚性病科(季必華)
徐建榮,Email:xujianrong228@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