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文光
(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 廣東廣州 510545)
學校體育作為一種身體健康教育,它既是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一種人類體育文化與文明的傳承教育,學校體育與德育有著內在的聯系。作為技工院校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目標,除了突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三個方面外,更加具體并強調了要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由此可見,體育課程同德育、智育是緊密相聯的,除了擔負著向學生傳授體育與健康知識外,還擔負著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務。顯然,德育教育已經成為體育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不斷探索實施德育教育的途徑和方法,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形成積極的體育情感、價值判斷和道德準則,促進學生認識生命、熱愛生命、關注安全,具有團隊精神、個體責任和積極互助、誠實守信、合理取勝的行為。筆者所在學校有針對性地開展隊列、隊形、跑操、拓展訓練等引入體育課中,并貫穿在整個在校學習期間,開展系統的個人項目和團體項目訓練,豐富體育課的教學內涵,注重加強學生心理訓練、通過團隊合作、交流與溝通,挖掘團隊潛能,培養學生的領導力、執行力、創造力、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等,使學生更能適應現代企業需求,使體育課成為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陣地。
教育不僅肩負著鍛煉學生“身”的職責,同時還肩負著育人“心”的任務。學校體育作為開放性和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不僅能強健學生體魄,增強學生的運動能力和學習能力,而且能在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方面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學校體育作為一種教育載體,正是因為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實踐性,因此它在提高學生的情商和關鍵能力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
拓展訓練就是設計獨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戰性和趣味性的戶外活動,以游戲為活動形式,導致某些預期的結果而設計的,是將心理學和管理學融入戶外運動元素,以體驗式學習模式進行的一種團隊教育互動。通過體驗、反思、總結和引申四個環節,使參加拓展訓練的團隊更有凝聚力,更明確和認同團隊目標。同時能改善人際關系,形成積極向上的團隊氛圍,改進團隊內部的交流與溝通并共享資源。
在學校開展拓展訓練應以場地項目和低空項目為主,這些項目對場地要求不高,甚至只有一片空地就可以開展。場地項目所需的器材大致有球類、呼拉圈、武術棍、接力棒、欄架、雪糕筒、秒表等較為普通的器材。另外,器材成本也不高,一般學校都有現成的,有些項目所需器材完全可以就地取材或自制,甚至不需要購買專業拓展訓練器材。因此,拓展訓練所需場地、器材較為簡單,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在校園中開展。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開展一些低風險的項目。這些活動通常在兩米以下的高度進行,因此不需要繩索和安全帶等較多專業保護裝備。
“拓展是一種培訓,是震憾下的理念,體驗下的感悟”。學校針對當今技工院校學生的特質設計并開展有針對性的團隊定向拓展體驗式訓練,即開展團隊溝通協作能力、團隊執行能力、核心領導力、個人與團隊的應變與創新等各方面的拓展訓練。不僅對在校學生的新人融合、班級或學生組織高績效團隊建設、學生個人素質提升和潛能的激發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拓展訓練引入體育課堂是對傳統體育教學的必要補充,也將多學科與體育結合進行教育的大膽嘗試。
除了在體育課戶外拓展訓練,學校還成立了“職業核心能力訓練營”社團,對學生會、團委干部以及準備外出實習的學生進行戶外拓展訓練。每次訓練周期為兩周八個課時,每期三個主題,主題的設定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一般即將畢業的學生以就業指導、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提高學生職場適應能力為主,學生干部以團隊精神、協作溝通等主題為主。每期訓練營由德育組指派一名經驗豐富的職業指導課教師、體育組指派一名體育拓展教師組成訓練師聯合訓練。
在體育運動中,很多項目都要靠團隊的團結協作來完成的。因此,在此類體育課的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而這也正是新課程標準中體育課的德育目標之一。學校利用體育課的前20min時間進行隊列隊形和跑操訓練,訓練內容要求“精”,形式上重點突出,對于難的練習可連續出現或階段復習,使學生動作逐漸正確、熟練、規范。
隊列隊形練習起初是部隊對軍人進行的軍事化管理的一種訓練模式,后來被引入體育課堂的教學中。隊列隊形練習是體育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是對身體姿態和空間體位感覺的基本訓練,其主要功能是使人養成聽從指揮的優良作風,培養學生組織紀律性,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氣質和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
跑操就是以班級為單位組成方陣,保持速度適中的勻速跑,隊列緊湊,前后左右對齊,邊跑邊統一喊口號。跑步時步長不要太大,雙臂自然擺動,抬頭挺胸,眼睛平視前方,雙腳踏地有力,全班動作整齊,節奏一致;每班有自己的口號,口號要響亮、有力,內容積極向上,富有特色。跑操不僅僅能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目的,關鍵是通過跑操可以砥礪學生學習斗志、提高團隊協作精神、蕩滌學生靈魂境界、潤澤學生心靈和精神,成為展示形象、凝聚人心、提升內涵、完善人格的一個亮點工程。
綜合素質既包括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專業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素質,還包括健康的身心素質和過硬的作風素質。將軍訓的隊列隊形訓練由入學的集中訓練延伸到學生在校的始終,可使學生的外部形象得到改善。看似簡單的隊列訓練動作,日復一日從不間斷的訓練,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態度在平凡而簡單的動作間得以養成;整齊劃一的腳步、抖擻的精神和富有激情的口號,鍛練和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組織紀律性和服從精神。
目前教學實踐中,戶外活動拓展訓練比較容易吸引學生參與,但隊列隊形訓練就容易顯現出單調、枯燥的狀況。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和一個班級的班風,可以通過短短十多秒鐘的“集合”充分地展現出來。要達到“快、靜、齊”的基本要求,我們必須要從新生軍訓開始,將隊列隊形訓練延續下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教師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創新教法,增加新的內容,巧妙構思,如開展班級間的比賽和交流,期末進行全校的匯演比賽等,讓隊列隊形跑操訓練也成為有趣的教學內容之一,既能達到鍛煉身體又愉悅心靈、提高關鍵能力的目的。
要加強對指導教師的理論學習和專業知識的培訓,使他們掌握和了解拓展訓練的知識、技術、規律,讓拓展訓練項目更好融入體育教學和教職工的業余體育活動中。
無論是隊列、隊形,還是拓展訓練,教師都要注重活動之后的引導分享。回顧與分享分為以下四個階段:第一、自然發揮階段。教師鼓勵學生充分地展開討論,引導學生養成回顧與分享,學生要對自己和同伴經歷過的事情有所感悟,在這基礎上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經驗。第二、隊員發表階段。讓學生把自己的體驗感受講出來與他人分享,教師要運用“拋磚引玉”的提問方式引導整個回顧,把學生分享的話題逐步引導到所要解決的問題上,順著學生的話題一步一步地把學生帶入到培訓目的的主題上。第三、反思階段。教師發掘“行為”背后的“態度”,使項目和我們日常生活結合起來。第四、理論提升階段。教師要注意多與現實社會結合,以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并通過積累回顧與分享的素材,使學生能夠將培訓中的收獲遷移到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
雖說是場地項目和低空項目,如果組織不好,也存在著一定的危險。安全是拓展訓練的命脈,是每一次拓展訓練都能順利進行的保障,開展拓展訓練必須做到以下兩方面:第一、對教師加強安全意識的培訓,切實提高教師安全意識。教師不但要考慮如何對學生進行保護,同時也考慮自身的安全保護。第二、拓展訓練中應遵循的原則。a安全檢查原則:定期檢查裝備和器材、養成良好的拓展安全行為習慣、強烈的責任心和正確熟練的操作手段。b安全監督原則:備份原則、復查原則、監護原則。
德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課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在體育教學中有意識地融入德育教育,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培養學生遵紀守法、團結協作、勇于開拓的品質。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通過多種手段,把德育工作滲透到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
[1]陳雁飛.體育新課程教學與教師成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賈書文.學校心理拓展訓練教學模式初步研究[D].江蘇:江南大學,2009.
[3]嚴瑩.淺析拓展訓練與學校體育教學融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7):162.
[4]李少明.將拓展訓練引入高校體育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保山師專學報,2007(2):70-72.
[5]張金國.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開設拓展訓練課程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10):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