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龍
(長沙航天學校 湖南長沙 410205)
根據體育教學的客觀規律,體育課的組織結構由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組成。體育教學中的準備活動是準備部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傳統地沿襲了幾十年的準備活動教學過程具有比較穩固的特點,這些特點反映了一定階段的教學思想,對具體過程中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甚至制約作用。[1]
經過了新一輪課程改革后,在中學體育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相對于以前的公式化和教條化的現象有了明顯的改觀。但是,不少中學女生在體育課準備活動中缺乏積極性,無法達到身心準備的目的,這對于活躍課堂氣氛、培養運動興趣非常不利。本研究在于了解中學女生上體育課在進行準備活動時出現的懶散和厭煩的情緒的現狀,并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在多年實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對中學女生體育課準備活動的改進提出對策性建議。
體育課準備活動可以提高中樞神經系統和植物性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加強新陳代謝,提高整個機體的運動能力;抑制過度緊張,穩定情緒;適當提高體溫,減小肌肉的粘滯性,防止運動損傷;發展各項身體素質,增強體質。但是對于中學女生來說,體育課準備活動除了常規的意義外,還有其特殊的意義。
中學女生的年齡一般都在11-18歲之間。這一年齡段的女生身體形態發育變化較大,主要是青春期帶來一系列的影響:由于神經過程的靈活性高,神經細胞物質代謝機能旺盛,因此身體易疲勞,但恢復也快,準備活動能很好地延緩疲勞的出現,促進機體更快地恢復;準備活動還能促進腦細胞內部結構和機能迅速發展,為基本部分的正式練習提高思維能力創造條件;由于內分泌活動發生變化,性腺活動加強,神經系統的穩定性受到影響,繼而影響協調能力,準備活動則能減輕這方面對運動能力的影響。[2]
中學女生的心理特征處于不穩定和不完全成熟的時期,情感比較內向、含蓄、敏感,意志上表現為畏難、經受不起失敗的考驗,體育課表現為對疲勞的耐受力差、怕臟、怕曬、膽小、怕嘲笑、鍛煉積極性不高等,準備活動是教師做思想工作的最佳時機,教師通過準備活動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消除各種歧視、增強學習興趣和信心。
訪談得知,在課程改革之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和淡化競技教學內容的方法大行其道,中學女生對體育課的興趣較之以前有了大的提高,但是體育課準備活動依然是女生們最不感興趣的部分。一般來說,喜歡運動的女生喜歡自由隨意的運動方式,不喜歡準備活動時的規范和要求太多,而不喜歡運動的女生對準備活動反正是抱“無所謂”的態度,她們的積極性是很被動的。傳統的“跑步——徒手操——游戲”準備活動模式是抑制女生參與積極性的主要因素。
體育運動是身體的活動,難免會出現動作不協調的“丑態”,中學女生正處于發育、愛美的年齡段,自然不愿意“現丑”。尤其是來自農村的女生,平時較少接受形體方面的教學,更是覺得身體動作就是現丑,無美可言。比如說,有些女生在做徒手操的髖部運動時,扭扭捏捏,動作幅度小,達不到目的。
高年級的女生在上體育課的時候怕曬黑了皮膚,弄亂了頭發,弄臟了衣服,甚至有些女生誤認為運動量過大會使食欲增加導致身體發胖。還有些女生意志力不夠堅強,跑圈時候跑跑停停;接力游戲的時候不賣力;做健身操的時候動作不到位;頻繁請假等,這些都是怕苦、怕累的表現。
進入中學,學生身體素質的差異開始顯露,有些女生在學習過程中看到自己表現不如別人,會產生自卑的情緒。還有些女生對形體美存在片面的認識,過分追求苗條身材,總認為自己“胖”,在進行徒手操、健身操等活動的時候,很在乎別人的看法,認為別人總在關注自己。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中學女生在上體育課時表現出求新、求輕、求趣、求美、求高的心理要求,對新興的、趣味性和形體美感強的內容感興趣是青少年學生的一大心理特點,為了使準備活動達到應有的效果,教師在內容安排上應該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新興、趣味性的項目。在準備活動中引入健身操能滿足女生追求形體美的需求,能活躍課堂氣氛,發展其個性;引入游戲內容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克服固有的生理惰性。
賞識教育是當代家庭教育的新模式,對中學女生實施賞識教育也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方式,能創造融洽、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克服困難、勤于思考和提問、互助互學,不斷刺激學生自信心的增強,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3]同時對于女生怕苦、怕臟、怕累的心理也有較好的調整。教師在準備活動的時候就應該通過眼神、手勢、語言等多種方式的賞識教育加以實施。
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組織準備活動,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樹立終身體育意識;能培養學生的體育組織能力和主人翁精神,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也是通過體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體育素質與體育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一種具體可行的方法和手段。[4]
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的實施者,他們的言行儀表、專業水平、工作態度等方面對學生都有深刻的影響。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用獨特的教學風格,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解,優美準確的示范和豐富的形體語言,以及恰到好處的幫助、提示、保護讓女生感受到體育的美與吸引力,[5]調動其積極性,而這些都有賴于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1)由于中學女生的年齡特征,使得她們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有其特殊性,體育課準備活動對于她們來說也有特別的意義。
(2)通過訪談得知,較多中學女生在上體育課時,有怕臟、怕苦、怕累、怕羞,愛面子,自尊心強等特點,這導致了她們對體育課參與不積極,對準備活動更不感興趣,尤其是農村來的女生怕羞、害怕別人嘲笑的心理較為明顯。
(3)中學女生對于新興、時尚、趣味性和形體美感強的項目比較喜歡,也喜歡在教學過程中嘗試自己組織準備活動、賞識教育等新興的模式和交流方式。
(4)教師的全面素質,尤其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創新能力,對于體育課教學的效果較為重要。
(1)體育課準備活動時,教師在選擇項目內容的時候,應注意“輕技術,重興趣”,多安排新興、趣味性和形體美感強的內容。
(2)準備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開拓思維,創新性地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手段。
(3)體育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果,就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包括專業水平、文化素質、業務能力、工作態度,以及科研和創新能力等。
[1]時玉英,馬成亮.體育課準備活動的原理與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
[2]盧春峰,吳強松.提高高校女生體育課興趣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15):143.
[3]潘潔.淺談賞識教育在高校女生體育課中的運用[J].體育科技,2003(4):83-85.
[4]宋玉梅.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自帶準備活動的實驗研究[J].上海體育科研,2003(2):69-71.
[5]陳洪.新課程下中學體育課準備活動的改革初探[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