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花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 甘肅甘南 747000)
甘南藏族體育是藏族文化的瑰寶,是藏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藏民族生活習俗、倫理道德、宗教信仰、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的外化,是藏民族以體育活動為中介,表達信任、友情、互惠等人際關系時建立起來的民族認同形式。甘南藏族體育具有鮮明的當代價值和創新發展的肥沃土壤。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甘南藏族體育的發展、運用和普及出現了較好的勢頭。在思想觀念上,由封閉逐漸轉化為開放。在性質上,由競賽型體育逐漸轉型為群眾性體育。在管理體制上,由自發型逐漸向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方向轉化。在科研上,由民族學、民俗學單科研究向民族學、民俗學、歷史學、文化學、體育學等多學科綜合研究轉變。甘南藏族體育正日益受到重視并煥發出新的光彩。瑪曲縣舉辦的一年一度的格薩爾賽馬大會,影響遠達新疆、青海、四川、甘肅,瑪曲縣被國家體育總局命名為“中國賽馬之鄉”。由各民族群眾參與的臨潭正月萬人拔河比賽衍生出的冶力關拔河公開賽已成為品牌賽事,產生了極好的社會效益,臨潭也被國家體育總局命名為“中國拔河之鄉”。尤其是全民參與的鍋莊舞,不斷推陳出新,正在走向全國。以上情況表明甘南藏族體育在改革創新和繼承發展中被不斷賦予了新的活力,得到了穩步發展和推廣。但甘南藏族體育在發展中也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理論研究與實踐脫節,研究成果轉化運用差。學者對甘南藏族體育的研究,多數是對其價值、功能等進行廣義上的研究,與運動實踐聯系不緊密,研究成果對藏族體育的指導、推動作用不明顯。從現代經濟學角度看,民族體育作為一種文化,如果僅僅將其作為一種學術研究的對象,是難以發揮其實際價值的,只有將其作為一種資源參與到社會經濟文化中,才能在資源配置中體現其自身價值。二是體育管理和推動缺位,全社會缺少良好的體育運動風尚。受氣候狀況、經濟發展水平和公眾思想觀念的影響,甘南藏族體育開展得尚不充分。藏族體育在全民健身運動中運用得較少,尤其是在學校體育運用上還存在不少的空白。根據2001年教育部出臺的《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甘南藏族學校體育中雖然增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活動,但在實踐中仍顯得比例過低。三是加快發展的緊迫感不強,缺乏對外交流。藏族體育承載了藏族傳統文化中的許多藝術元素,是我國傳統體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當前缺乏加快藏族體育發展的緊迫感,缺少正確的管理、引導,使藏族體育出現了粗放發展和不平衡現象。甘南藏族體育雖然在一些省級民族運動會、農民運動會上與兄弟市、州有所切磋交流,但仍缺少走出去的實際步驟,限制了它的提升和創新。
發展好甘南藏族體育,是一個落實以人為本科學理念的問題,也是一個弘揚傳統文化推動民族地區全面進步的問題。現代體育運動,雖然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宗旨,但競技表演的味道日漸濃厚,這顯然與實現全人類共有的社會運動目標和身心共健的體育價值背道而馳。而具有獨特身心共健效應的藏族體育運動,卻為實現奧林匹克精神并回歸人文精神提供了良好的途徑和方式。
政府牽頭組織,調動各方力量,積極鼓勵引導西北民族大學、甘肅民族師范學院、甘南各縣藏族中學、文化體育局等單位和機構,立足甘南藏族體育資源,積極做好收集、挖掘和整理工作,加大對甘南藏族體育文化資源的研究,切實改變目前藏族體育文化理論研究上存在的不均衡狀態。要將研究重點轉到市場開發、場地器材、體育文化內涵等方面來,充分發揮甘南草原、森林、湖河、石林等自然資源優勢,以獨特的藏族體育文化為立足點,以文化資源的開發為中心,推動甘南藏族體育向娛樂業、旅游業、制造業、表演業等行業輻射發展。堅持理論研究與推動發展相結合,積極拓展市場,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吸引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進入體育產業開發領域,不斷增強甘南藏族體育產業發展的動力和后勁。
甘南藏族體育項目大都源自民間,非常豐富,尤其是賽馬會,是流行于廣大藏區的一項體育盛會。賽牦牛、大象拔河、抱石頭、藏棋、飛馬撿哈達、馬上雜技、摔跤、馬上射箭等,是較受歡迎的傳統體育項目。鍋莊舞具有良好的科學鍛煉、健身健心、娛樂、群眾體育和旅游開發價值,是一項既可以作為舞臺表演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節目,又可以作為群眾自娛性的全民健身的運動項目。甘南有些縣雖然開發了一些藏族體育文化項目,但目前還沒有形成規模,還處于小打小鬧的低層次和低水平。如,瑪曲縣的馬球比賽項目創意好、前景好,但目前還處在推介和積累經驗階段,還沒有實現深度挖掘和開發,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面對豐富的體育項目,體育行政主管部門要組織專門人才,在深入調查、考證、研究的基礎上,積極開展項目論證,把那些影響力廣、發展潛力大的項目做成項目計劃書,積極向上爭取項目投資,進行系統開發,努力推動甘南藏族體育的長足發展。
甘南藏族體育雖在表現形式、文化底蘊、開展方式等方面與現代體育大相徑庭,但二者并非一組對立關系,發展甘南藏族體育應該同現代體育和諧發展互為補益。一方面,要繼承和弘揚藏族自身優秀體育文化遺產;另一方面,要學習和借鑒外來先進的體育文明成果。藏族傳統體育文化需要走出草原,走向世界,但走向世界應該以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文化特色走向世界。藏族傳統體育只有在不斷吸收、揚棄、再吸收、再揚棄的過程中融合西方體育,創建藏族現代體育,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成為人們健康的方法與手段。那種過分強調民族特色甚至要求保留“原汁原味”的愿望是不現實的,故步自封只能被時代淘汰。
將藏族體育引進學校教學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在體育教學方面,現代體育項目的田徑、球類、等競技體育項目受場地器材限制、練習方法單一和重復性等因素的限制,難以滿足少數民族地區普通學生對體育的趣味性和健身性的要求。而藏族體育來源于和少數民族的生產、生活環境,具有淳樸自然、貼近生活、簡便易行等特點,并且對場地器材的要求不高,活動方式多樣,利于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地開展學校體育活動,此類活動進入學校體育課堂,可以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達到強身健體和學會自我鍛煉的目的。藏族體育本身也是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將藏族體育活動引入甘南中小學體育課堂,對于繼承和發展藏族體育文化將會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為了讓藏族體育不斷的繁榮發展、推陳出新,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教師不了解藏族體育的基本技能、方法,就不能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更談不上是學生的領路人。積極培養一批藏族體育教育人才,是有效傳播發揚藏族體育文化的關鍵措施。同時,必須建立多元化的藏族體育課程體系,這些課程要盡可能地借鑒其他學科成熟的理論與原則,形成獨立的有藏族體育文化特色的課程框架。要通過舉辦觀摩課或集中授課等方式,普及藏族體育教學方法,真正作到把我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藏族體育繼承并發揚下去。
[1]張納新,蔡智忠,龔成太.甘肅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旅游開發的問題及對策[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10,30(5):104-107.
[2]韓玉姬,王洪坤,林峰.影響我國少數藏族體育發展的因素及對策研究[Z].2004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號04BTY018.
[3]黃銀華,龔群.少數藏族體育文化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中南民族大學,2009,1(1).
[4]劉濤.藏族體育在普通高校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8):79-81.